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和糉子的有關風俗

和糉子的有關風俗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和糉子的有關風俗,在五月初五的時候是傳統的吃糉子節日,糉子在那天吃是有特殊意義的,糉子的文化也有好多,糉子是很多人喜歡的傳統的食物之一,以下分享和糉子的有關風俗。

和糉子的有關風俗1

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及習俗

一般認爲,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實際上據專家考證,糉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糉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節吃糉子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衆的心裏願望而已。

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筒糉”的由來。

實際上,爲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糉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糉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糉的民間風俗。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爲廣東鹼水糉。

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糉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

和糉子的有關風俗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糉。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糉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糉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糉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糉”,即果品入糉。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

元、明時期,糉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糉子不僅形狀很多,品種各異,而且各地的風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鹹兩種。甜味有白水糉、赤豆糉、蠶豆糉、棗子糉、玫瑰糉、瓜仁糉、豆沙豬油糉、棗泥豬油糉等。鹹味有豬肉糉、火腿糉、香腸糉、蝦仁糉、肉丁糉等,但以豬肉糉較多。

另外還有南國風味的什錦糉、豆蓉糉、冬菇糉等,還有一頭甜一頭鹹、一糉兩味的“雙拼糉”.這些糉子均以佐糉的不同味道,使得糉子家族異彩紛呈。

和糉子的有關風俗 第2張

端午節的飲食習俗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糉子。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是在晉代,它是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吃糉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和東南亞諸國。

糉子最初是用作祭祖及神靈。從糉子的古稱“角黍”可溯其源。“黍”原爲中國北方的一種農作物,五月成熟。古人用菰葉包上黍米,成爲類似祭壇上牛頭的形狀,作爲祭品,稱“角黍”、“角糉”。

東晉範注《祠制》中說:“仲夏薦角黍。”說明當時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靈的習俗。

糉子作爲祭祀用品,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但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則是在晉代,這一時期,包糉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了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

到了唐代,糉子已成爲節日和民間四季出現於市場的美味食品。糉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糉”,即果品入糉。

和糉子的有關風俗 第3張

元代時,糉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後來又出現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出現豆沙、松子仁、棗子、核桃等,品種更加豐富。

明清兩代,糉子更是作爲一種吉祥食品。相傳,那時凡參加科舉考試的.秀才,在赴考場前,要吃家中特意給他們包的細長像毛筆的糉子,稱“筆糉”,取其諧音“必中”,爲討吉言口彩。另一說法,這種“筆糉”吃到肚裏,考場答卷,可妙筆生花。

如今,糉子與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餅一起,被稱爲中國的三大節令食品。每年五月初,很多家庭都要浸泡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繁多。

和糉子的有關風俗2

1、端午食糉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包糉子主要是用柊葉、箬葉或菰蘆葉,統稱糉葉。糉子的傳統形式爲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

2、糉子的形狀多,體現了不同地域特色。糉子不僅形狀很多,品種各異,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鹹兩種。甜味有白水糉、赤豆糉、蠶豆糉、棗子糉、玫瑰糉、瓜仁糉、豆沙豬油糉、棗泥豬油糉等。鹹味有:豬肉糉、火腿糉、香腸糉、蝦仁糉、肉丁糉等,但以豬肉糉較多。

3、也有南國風味的柊葉蛋黃肉糉(海南)、什錦糉、豆蓉糉、冬菇等;還有一頭甜一頭鹹、一糉兩味的“雙拼糉”。這些糉子均以佐糉的不同味道各異。

和糉子的有關風俗 第4張

端午節

端午節,是上古百越先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南方百越先民擇“龍昇天”吉日祭祀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爲“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爲國家法定節假日。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爲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和糉子的有關風俗3

糉子歷史記載

歷史上關於糉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糉”字本作“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西漢把糉子做爲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梟羹”。

《史記》“孝武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爲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爲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糉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

。一直要到晉朝,糉子才成爲端午的應節食品。糉子應該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爲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了。

和糉子的有關風俗 第5張

200年後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按《齊諧記》說法,因爲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糉子這種形色。因爲蛟龍怕楝葉、綠絲。可見人們對忠義之士感情之彌篤了。

看完這篇文章後,相信大家都明白糉子的美好寓意是什麼這個問題吧,每年的端午節就可以吃糉子啦,一起紀念屈原,一起放鬆下心情,當然這也告訴我們要回家看看了,回家和家人們一起歡快地包糉子,一起期盼美好的未來呢,最後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生活幸福美滿呢。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