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知識 > 狐假虎威比喻什麼

狐假虎威比喻什麼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來恐嚇人的人。

狐假虎威比喻什麼1

《狐假虎威》是二年級語文上冊部編教材第八單元課文第二十一課。

《狐假虎成》是根據《戰國策.楚策一)改寫的。課文講述了一隻狐狸如何狡滑地騙過老虎,不僅使自己逃脫危險,還藉着老虎的威風嚇跑其他動物的故事。

全文共9個自然段,分爲4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講老虎抓住了狐狸。“正在尋找食物”說明老虎很餓,急着找東西吃。“竄過”“撲過去”說明動作發生很快,時間很短。狐狸快速地跑過,還是被老虎抓住,說明老虎很兇猛,要把狐狸當作食物,揭示了狐狸危險的處境。

第二部分(第二至六自然段)講狐狸矇騙老虎的過程。“眼珠子骨碌碌轉”, 表明狐狸的狡猾,一下子就想出了主意。“扯着嗓子”說明狐狸內心很恐慌,卻還要裝着很神氣的樣子。“你敢吃我?”狐狸用反問的語氣,除了裝神氣,實際上還是一種試探。

“老虎一愣",說明老虎本以爲吃狐狸是理所當然的,被狐狸的反問嚇住了,覺得很奇怪,不敢立刻把狐狸吃掉。

狐狸口氣很大,用“老天爺”來威嚇老虎。“派” 說明它和老天爺之間的關係很近。“你們百獸的首領”,說明狐狸不在百獸之中,並且要比百獸高級,晴示它要比老虎還要強大。如果老虎吃了它,就等於和老天爺作對,如果說之前狐狸的反問有試探的意思,這次“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是對老虎非常強硬的威嚇了。

狐假虎威比喻什麼
  

狐狸的.謊言奏效了,老虎鬆開了爪子,放棄了已經到手的美餐。這時候狐狸還不能逃跑,因爲它一跑,老虎就會立刻識破它的騙局,最終又入虎口。它能做的, 是乘勢而上,借老虎的威風嚇跑野善,以假象徹底打消老虎的疑慮。

俗話說“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狐狸必須讓老虎親眼見識一下它的威風,才能讓老虎完全折服於它。“我帶你......”“讓你看看我的威風”說明狐狸假裝做出一副百獸首領的架勢,向老虎炫耀它的權勢,說話的語氣應該是很傲慢的。

第三部分(第七至八自然段) 講述老虎跟着狐狸去森林的場景。狐狸“神氣活現,搖頭擺尾”,是因爲它心裏有鬼,故意裝作很了不起的樣子,同時也說明它特別有把握,相信老虎一定會上當。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則說明老虎不完全相信狐狸的話,很困惑,想看看周圍動物的反應。這幾個詞把狐理和老虎的動作神態描寫得惟妙作肖,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

小動物們對狐狸大搖大擺的樣子很“納悶”,說明狐狸平時沒有這麼神氣,動物們並不怕它。但看到它後面有一隻大老虎,撒腿就跑,說明他們害怕的是老虎。動物們的反應表面上驗證了狐狸的話,讓老虎以爲是狐狸的“威風”嚇退了百獸。

第四部分( 第九自然段)講述老虎被騙的結局,揭示事情的真相。老虎從之前的半信半疑,到現在完全受騙,信以爲真了。課文最後一句話,是對“狐假虎威”這個成語意思的解釋。“假”就是“借”的意思。後來人們用這個成語來比喻倚仗別人的勢力來欺壓人。

本文語言生動形象,特別是對狐狸、老虎的神態、動作、語言描寫可以看出兩者的不同特點——狐狸的狡 猾和老虎的愚昧。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轉、 扯着嗓子、神氣活現、大搖大擺”和老虎的“一愣、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讀起來趣味盎然。

狐假虎威比喻什麼2

人們用它來比喻倚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也諷刺了那些仗着別人威勢,招搖撞騙的人。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

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藉着別人的勢力,或職務上的權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的故事告誡人們,要善於去僞存真,由表及裏,步步深入,弄清真相,不然,就很容易被狐假虎威式的人物所矇蔽。

這個寓言故事告誡人們,千萬不要因一孔之見,便洋洋自得,不要因一得之功,便沾沾自喜。

狐假虎威比喻什麼樣的人成語“狐假虎威”一詞出自哪裏?

小成語,大道理。

“狐假虎威”要不得,爲什麼呢?現代的社會,競爭太激烈了,你假借“虎威”,或許能矇混過關、胡弄一時,但終究是紙包不住火,最終會被淘汰的。

我們沒理由去學狐狸的狡猾,也不希望自己傻逼到成老虎那般的悽美,還真以爲狐狸爲百獸之王呢?對不對?!既然如此怪怪的,又如何被狐狸踐行成爲了事實呢?歷史上的“狐假虎威”,就是現實中的真人真事。

戰國年代,在楚國最昌盛的時候,北方的各個小國將領都懼怕楚宣王手下的一員大將昭奚恤。

楚王不知原由,心生疑惑,便請問朝中大臣們。

當時,有一位叫憶乙的大臣向他講了一故事:從前在深山老林裏有一隻虎,它餓急了,正尋食遊走着。

忽然發現一隻狐狸很悠閒,心想:“這下好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我一定要抓住它。

”果不其然,老虎縱身撲去,抓住了那隻狐狸。

而當它張開大口欲食時,略顯驚恐的狐狸睜眼說起話來:”虎子,你敢吃我?”“爲啥不能吃呀?”老虎很奇怪。

於是,那狐狸又接口道:”我是天帝派使下來做百獸之王的?”“喲呵,你大王呀,是真的麼?”老虎疑惑不信。

這一下,問題來了,想不到機警的`狐狸又發話了:“不信?我讓你瞧瞧。

我在前面走,你在後面跟,看一看哪個獸獸見到我有不害怕的?”聽其言,觀其行。

老虎跟着狐狸走向深林裏,半道上,兔子、野豬和狼等,乍一看見狐狸很驚喜,像久違的朋友,沒什麼顧忌、也不避讓。

狐假虎威比喻什麼 第2張
  

但不多時,都臉色驚變,快速地落荒而逃,因爲它們窺視到了狐狸身後的老虎。

由此可見,“狐假虎威”是狐狸太狡辯,連老虎都不明就裏地上了當,但從客觀原因上來分析的話,爲保命就假借一下。

這就是小國人怕楚大將昭奚恤的原因有楚宣王的兵權在他手裏

歷史上的典故有了,那這個“狐假虎威”一詞又岀自於哪裏呢?出處原文《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無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長百獸。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爲不信,吾爲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爲然,故遂與之行。

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爲畏狐也。

這個歷史記載,很明確地告訴人們:依仗着別人的威勢來欺壓或嚇唬別人的人,其實自己就真沒有什麼本事,徒具華麗的皮毛。

總之,成語“狐假虎威”一詞的內含豐富、哲理性很強,既諷刺了借別人之威勢行招搖撞騙的人,也嘲諷了那些被別人利用又不自知的昏庸之人。

成語“狐假虎威”一詞出自哪裏?宣墨來作答“狐假虎威”:成語,比喻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恐嚇人。

出自《戰國策~楚策一》裏的一篇寓言故事。

原文: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之食我,是逆天地命也,子以我爲不信,吾爲之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爲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爲畏狐也。

這是戰國時期極其有名的一則寓言故事。

在當時,楚國非常強盛,其相鄰各國皆懼之。

楚宣王究其原因,相鄰各國皆曰,他們都懼怕楚國大將昭奚恤,楚宣王百思不得其解,爲什麼會這樣呢?他們怕的該是我楚王啊!這時一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講述了這則故事。

最後說:“他們看似害怕昭奚恤,是因爲大王您的兵權掌握在他手裏,而實際上他們畏懼的是大王您的權勢呀,他這也是在狐假虎威啊!”這則寓言流傳極爲廣泛,可以說是家喻戸曉,婦孺皆知,狐狸憑藉自己的小聰明,保得了小命一條,但其狡詐的手段絕不能使其改變虛弱的本質,技倆一旦敗露,肯定會受到百獸之圍攻,弄不好還會成爲老虎的一頓美食。

後來人們就用這則寓言故事,比喻那些仗勢欺人,狗仗人勢的勢力小人,幹盡壞事,其結果都是下場可悲,爲人們所唾棄。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