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讓孩子善於自立並樂於自立

讓孩子善於自立並樂於自立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讓孩子善於自立並樂於自立,孩子總是需要家人的用心呵護的,面對難題,家長要與孩子一起面對,家長們應當儘量參與孩子的生活,與孩子共成長。爲大家分享讓孩子善於自立並樂於自立。

讓孩子善於自立並樂於自立1

由於孩子年紀小,體力知識和社會經驗都遠不及成年人,父母們常常會下意識地看低自己的孩子,低估他們的能力,事事包辦,同時又對他們不放心,管束過多,干涉過多,結果是處處都以支配者的面目出現。父母的這種做法令孩子精神負擔過重,心情受到壓抑,個性發展受到阻礙,潛在能力不能發揮,同時還缺乏獨立自主性。

讓孩子善於自立並樂於自立

學齡前及學齡期的孩子雖然在很多方面都需要父母的幫助、照顧乃至管教,但是父母“一不放心、二不放手”的管束方式,會使孩子產生嚴重的依賴性。孩子習慣於被支配,遇到問題若無人從旁指導就會無所適從,完全沒有“我能做好什麼事”的自信。某些孩子還會產生叛逆心理,偏要和父母唱反調。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父母身兼保姆和警察的角色,絕不是愛護和教育孩子的良好方式。父母要意識到,孩子雖小,也會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處事方法,應該以民主、合作的態度禾口孩子一起交流,尊重孩子的選擇。父母還應該多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以訓練他們的能力。

要讓孩子學會自立,父母不可以忽視孩子學齡前的時期。雖然此時孩子年齡幼小,似乎還沒有自己做決定的能力,但實際上他們也有自主的意願。父母可以從生活的細節做起,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學習獨立自主。

讓孩子善於自立並樂於自立2

把孩子交給藍天讓雛鷹搏擊長空——自理自立法

自理者,講的是孩子自己承擔和料理自己的事務。自立者,講的是孩子不過多依賴家長,獨立自主地生活、學習和工作。自理自立是孩子成長應具備的基礎品格,也是其做人做事必備的基本素質。而自理自立法,則是家長從孩子小時起,一點一滴地教育培養其自理自立,並放開手腳,把他們交給祖國的藍天,讓其像雛鷹那樣早日去搏擊長空。

讓孩子善於自立並樂於自立 第2張

一、自理自立的孩子易成才、早成才

有生活閱歷的家長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凡從小就一切依附父母、依賴父母的孩子,一般都“長不大”,不易成才;而從小就善於自理自立的孩子,一般都易成才、早成才。1995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就“傑出青年的童年與教育”做過調查,得出的結論之一就是“成才離不開獨立自主”。調查表明,傑出青年在童年時代66.89%的人非常喜歡自己獨立做事情;29.73%的人有時喜歡;不喜歡的只佔3.38%。(《影響家庭教育的12個話題》,浙江大學出版社)

孩子只有自理自立,才能逐步培養其自我生存和發展的能力。孩子的自理自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孩子剛出生時,有着對父母強烈的依賴性,一舉一動都離不開父母的幫助。但是,隨着孩子的斷乳和年齡增長,其要求自理自立的願望就越來越迫切。如,要求自己行走,跌倒了,爬起來繼續走。要求自己穿衣服、衣服穿反了應脫下來重新穿等。因而,孩子也就在生活實踐中逐步提高其自我生存和發展能力了。孩子易成才、早成纔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自理自立,具備起碼的自我生存和發展能力。俗話講:“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原因就在於這些孩子由於環境所迫,生活自理自立較早,自我生存和發展能力較強,因而可以支撐起家庭生活的重擔。與其相反,孩子都考上大學了,連起碼的洗衣服、疊被子、收拾房間都不會,缺少應有的自理自立能力,怎麼能易成才、早成才呢。

孩子只有自理自立,才能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和潛在創造力。孩子能否成才、早成才,外部環境條件固然重要;但是,關鍵是自身的聰明才智和潛在創造力能否充分發揮出來。當孩子擺脫對家長的依附,開始獨立生活、學習和工作時,利益的驅使使他們自然而然地承擔起一份責任,煥發出一種內在積極性和主動性,千方百計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潛在創造力,努力去做好自己的事。例如,孩子要獨立自主地完成家庭作業,就不能動不動找家長幫忙,而要自己複習功課、自己動手寫作業、自己檢查作業。遇到了難題,自己查資料,動腦筋,想辦法,千方百計地去攻克它。只有這種學習,纔是高質量的學習,也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爲今後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孩子只有自理自立,才能逐步形成強烈的奮鬥精神和競爭進取能力。人是需要有精神動力的,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日益激烈,沒有強烈的奮鬥精神和競爭進取能力,孩子就不能適應環境,也就不能成才。應該看到,孩子的成纔是有條件的。任何不經過艱苦奮鬥、積極努力就能成才的想法都是不現實的。孩子具備了努力向上、自理自立的精神,他就有了一種精神動力,就會去努力拼搏,並千方百計地克服各種困難,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上爭取一流的成績,爭創一流的事業,從而促進其儘快成才。實踐也反覆證明,從小善於自理自立的孩子易成才、早成才。據報道:安徽省銅陵縣東聯鄉黃興村有個男孩叫陳鎮,4歲時母親因病去世。父親患有肺病,不能幹農活,他只能靠撿拾廢品維持生活。面對生活的困頓,陳鎮自理自立,一直靠自己的勞動讀完小學和中學,2004年考上大學。在老師和同學們的眼中,陳鎮是公認的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好班幹部。(郭月紅.《“破爛娃”今年又考上大學》,《北京晚報》2004年8月27日)這就是一個自理自立的典型例證。

讓孩子善於自立並樂於自立 第3張

二、一些孩子不能自理自立的根子在家長

當我們大力倡導孩子要具備自理自立精神時,卻常常聽到一些家長埋怨自己的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離開了家長就寸步難行;他們事事都要依附家長,離開了家長這根柺棍,孩子將一事無成;他們缺乏前進的動力,害怕艱難困苦,胸無大志,得過且過。但是造成一些孩子不能自理自立的根子在哪裏呢?是怨孩子呢,還是怨自己呢?一些家庭教育專家曾反覆講過: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孩子的家長。可見,這個根子不在於孩子,而在於家長。

孩子不能自理自立的根子在家長,這一問題產生原因和具體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一)家長過多代勞

他們以孩子尚小、不懂事和缺乏能力爲由,過多代替本應由孩子自己承擔的責任。諸如,替孩子洗臉、穿衣、繫鞋帶、掃地、收拾房間和洗衣服,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學會了依靠家長,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自己什麼也不會,連起碼的自我生存和發展能力也不具備。

(二)家長過多代替孩子的自立行爲

隨着孩子年齡增長,其自立行爲會逐步養成。他們感到自己長大了,總希望擺脫家長的牽制,進行自我行爲選擇,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增強自我決定問題和單獨行動的勇氣。但有的家長總是不放心,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中,過多代替孩子的自立行爲。如,孩子上學了,本應由自己獨立完成家庭作業,有的父母總愛代替孩子做作業,幫孩子檢查作業,孩子卻在一邊玩耍。孩子的課外活動本應由孩子自主安排,但有的家長總愛干涉孩子的安排,按照自己的愛好給孩子報鋼琴班、舞蹈班、英語班和奧數班等,搞得孩子疲於奔命。孩子升學填報院校和專業,本應由孩子徵求家長的意見,然後自主做出選擇並填寫。但有的家長卻不顧孩子的個人意願,主觀代替孩子做出最後的選擇。隨着孩子的逐步長大和日益成熟,他們對社會、對學校,甚至對家庭中的一些問題也形成了自己的觀點看法。但有的家長卻不尊重孩子的意見,動不動就批評一頓,連起碼的交流、溝通和討論也不允許。久而久之,孩子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逐步弱化,其聰明才智和潛在創造力也難於得到充分發揮。

(三)家長對孩子的自理自立精神持冷漠態度,對其參加的.有關活動不予積極支持

從孩子的本性來講,他們是積極向上的,有一種奮發圖強、爭取先進的內在願望。但是,這種自理自立精神又是不穩定的,一旦遇到暫時困難和挫折,其心靈極易受到創傷,行動產生動搖,甚至出現灰心喪氣、停滯不前的現象。這時,家長本應讚揚孩子的自理自立精神,鼓勵孩子參加有關的活動。但有的家長對此卻持冷漠態度,似乎“這好那好不如學習成績好,只有學習成績好纔是最大的好”。對孩子積極要求參加的軍訓活動、夏令營活動、公益活動和文體活動等,往往以種種藉口加以阻撓,生怕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累壞了孩子的身體,致使孩子上進心受挫,難於形成強烈的奮鬥精神和競爭進取能力。

讓孩子善於自立並樂於自立 第4張

三、從孩子小時抓起,一點一滴地教育培養其自理自立精神

孩子不能自理自立的根子在家長。而教育培養孩子自理自立的關鍵也在家長。爲此,要求家長必須從孩子小時抓起,一點一滴地教育培養其自理自立精神。

(一)營造自理自立的家庭環境氛圍

古今中外的許多名人志士都非常重視營造自理自立的家庭環境氛圍。如,西漢的開國良將蕭何和太子少傅、太子大傅疏廣,清代著名宰相曾國藩和著名將軍左宗棠等,他們身居高位,有權有勢有錢,但卻不爲孩子置產業,不爲子女積錢財,促使孩子自理自立。正如古人所云:“賢而多財,損其志;愚而多財,益其過。”(肖春生著.《古今名人教子70法》,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只有讓子女自理自立,才能把他們真正培養成賢良之才。還有,世界上著名企業家,如美國大財團董事長洛克菲勒,可稱之爲億萬富翁。但他教育子女卻非常嚴格,要求他們從小參加家務勞動,花錢要記賬,平時花錢要通過自己勞動所得,以培養孩子的自理自立精神。近年來,報刊上也不斷登載歐美髮達國家的一些富豪“億萬遺產不留子女”,而捐獻給社會慈善機構,其目的就在於營造自理自立的家庭環境氛圍,並將此作爲贈送給孩子終身享用的最大財富。

(二)逐步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習慣

從小養成生活自理習慣,這是自立自強的基本前提。爲此,要求家長要從孩子小時抓起,從一點一滴抓起,讓孩子逐步學會生活自理。讓他們自己穿衣服、疊被子、收拾房間,自己動手吃飯、洗碗、抹桌子,自己洗衣服,幫助家長幹家務。這些事情看似小事,實則關係孩子今後能否生活自理,能否具有自我生存和發展能力的一件大事,千萬不可等閒視之。

(三)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家庭作業和家長交給的一些任務

孩子自上小學開始,獨立完成家庭作業是學習生活中的一件常事,也是培養其自理自立的重要途徑。家長應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作業,不要過多地干涉和代替。要讓孩子自己去檢查作業,以提高他們的責任心。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家庭作業的良好習慣。另外,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交給他們一些任務,讓他們獨立去完成。如每天取家庭訂閱的報刊和牛奶等。一般來講,孩子對此有一種信任感和興奮感,工作起來特別認真。家長對他們獨立完成各種任務的情況,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孩子在完成一個個任務中去樹立自理自立精神。

(四)鼓勵孩子自主做出抉擇並承擔相應的責任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往往會有許多問題需要家庭做出抉擇,這些抉擇一般都涉及孩子的切身利益。如,要不要參加鋼琴班、英語班、奧數班的學習?是參加一個班還是幾個班?升學考試前,究竟填報哪個學校、何種專業?暑假期間是否參加學校組織的赴外地的夏令營活動?如此等等。許多家長考慮孩子小、不懂事,往往以個人主觀好惡來代替孩子進行抉擇,甚至逼迫孩子參加某項活動,搞得孩子不高興,親子之間關係緊張。對此,家長不妨解放思想,給孩子介紹各種情況,分析利弊得失,然後鼓勵孩子反覆思考,獨立自主地做出抉擇,同時承擔相應的責任。這也是幫助孩子樹立自理自立精神的好方法。

(五)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觀點意見

在家庭許多問題上,孩子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只是因爲他們年齡小,許多家長沒把孩子的觀點意見當一回事,甚至置之不理,所以纔沒有機會表達,這是不對的。孩子勇於發表自己的觀點,是一種自理自立的表現,也是一種逐漸走向成熟和自信的標誌。家長應積極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觀點。如,當孩子報考參加何種課外學習班時,當孩子報考何種院校和專業時,當家庭購置貴重物品時,家長都應主動徵求孩子的意見,孩子也應主動發表自己的意見。當他們的意見被家長重視或被採納時,就會感到一種成就感和價值感,也會促使他們更加深入地考慮一些問題,變得更加自理自立。

(六)放手讓孩子在實踐中錘鍊自理自立精神

2004年8月(合刊)的《當代家庭教育報》曾刊登一篇《外國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自立》的文章,詳細介紹了外國父母家教的經驗,如,“2歲自己洗澡、18歲自謀生路”、“跌倒了爬起來,初中畢業當‘傭人’”、“不給別人添麻煩、吃苦是必修課”,等,很值得我們借鑑。總之,家長千萬不要成爲只會庇護孩子的“雞媽媽”,生怕自己的孩子累着、碰着、傷着和委屈着,要成爲把孩子交給藍天,像雛鷹那樣搏擊長空的“鷹媽媽”,放手讓孩子在實踐中鍛鍊自理自立能力。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