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家有草莓寶寶怎麼辦纔好

家有草莓寶寶怎麼辦纔好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有草莓寶寶家長怎麼辦好,孩子的成長受環境影響很很大,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主動解決問題,在面對這個問題家長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共同努力讓孩子的發展更上一層樓吧。下面跟大家分享家有草莓寶寶家長怎麼辦好。

家有草莓寶寶怎麼辦纔好1

“草莓寶寶”通常多大?

除了少部分天性比較敏感的孩子,在3歲前,大多數寶寶都是天生的樂天派。但是三歲以後,你的寶寶很可能突然就會表現出敏感、脆弱的一面了。

1、他很可能會因爲一點點小事情就會哭哭啼啼,沒有安全感,有時候很可能是以前絕不會引發他哭泣的事情。

2、對父母傳遞過來的情感高度敏感,父母情緒稍微有一些變化,他的眼淚就掉下來了。

3、對媽媽感情上的依戀加深,以前總是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現在忽然哭着不讓媽媽離開,必須陪着他。在幼兒園,和小朋友有一點點小矛盾,就立刻哭着說要媽媽。

如果在這個時候,你就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個脆弱的“草莓寶寶”,那麼你未免太武斷了,因爲,這些通常都是孩子進入了情感敏感期。任何情感都需要表達出來,寶寶敢於說出,這樣可以產生積極作用。

家有草莓寶寶怎麼辦纔好

在這個時期,你要多陪伴孩子,安慰孩子,和孩子增加交流的時間,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這樣能讓孩子在情感上得到滿足,也能更堅強自信。

而且要特別注意,不能讓你們的壞習慣給孩子起了錯誤的示範作用。

怎麼和“草莓寶寶”相處?

孩子過於嬌氣,還有一個成因就是大人過於疼愛、過於嬌慣。在家庭裏,幾個大人中如果有一個人不嬌慣孩子,他往往會成爲失敗者,因爲其他大人會跟孩子一起做他的反對派。要想給孩子治嬌,長輩先要統一認識,認清嬌慣孩子將帶來惡果,害了孩子,也影響家庭。有的家長總以“孩子還小”作爲嬌慣孩子的藉口,這沒有好處。要明白,隨着孩子年齡增長,要使孩子的嬌氣逐漸減小,變得意志堅強,就比較困難了。

1、轉移法

教育孩子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感。幼兒情感有很大沖動性,難於控制,但卻有易變的特點。如:孩子有時情緒差,哭鬧得厲害,抱過孩子後,馬上轉移其注意力,“我們的板凳是幾號?找找看,是不是有人拿錯了?”孩子注意力很快轉移,情緒有效地控制住了。孩子稍大些時,就應訓練他情感的自覺力了。如:“你是大哥哥姐姐了,要做個好樣子。”

2、宣泄法

要善於對待孩子的情感表現。家長一般喜歡孩子積極情感的表現,不願意看孩子消極情感的出現。其實,對孩子的有些消極情感也不妨讓他表達出來,成人沒滿足他的表達出來,成人沒滿足他的某些合理需要,他跺腳哭鬧也在情理之中,成人非要讓他把不滿的情緒壓抑在心裏是有礙身心健康的。所以,教孩子學會控制情感不等於不讓孩子表現情感和適當的宣泄。

3、薰陶法

人的情感容易“傳染”,幼兒的情感更容易受大人的感染,所以,情感講“薰陶”。父母良好的情感特徵,家庭和睦的生活氣氛,是幼兒最佳情感心理的強大感召力量。如:家長對幼兒園表現出很嚮往的態度,讓幼兒知道乖孩子才能送去幼兒園,才能學到許多本領,很快,孩子就樂意上幼兒園了。但往往有不少家長卻不知不覺地把幼兒園或老師當成一張“王牌”來嚇唬孩子:你不聽話就送你去幼兒園,或我將會很晚地來接你。因此,家長首先應該成爲情感豐富、積極向上的人。至少成人的不良情緒不應該在孩子面前隨便表露出來。

家有“草莓寶寶”千萬別這麼做

1、過分溺愛:現在很多家長特別是老人,視獨生子女爲掌上明珠,樣樣事情都要依從他,久而久之,幼兒就形成強烈的“以我爲中心”的心態和任性的性格。

2、過分誇獎:賞識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但如果過分賞識,就會讓孩子變得自負,上得去,下不來。一旦遇到強手、被擊敗的話,很容易導致鬱悶、喪失自信而變得自卑。

3、總想孩子贏:有些家長不願意看到孩子失敗,其實這樣做只會使孩子變得只能贏不能輸,對日後的成長沒有幫助。

4、包辦替代:正常情況下,孩子從1-2歲起就會搶着要自己吃飯,還有些孩子要自己穿衣褲、穿鞋襪、幫忙疊衣物、收玩具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對動手做事的敏感表現,聰明的家長會很樂意配合。但相當多家長忍不住包辦代替,把一切打理得乾淨利索。

5、推卸責任:很多家長在孩子摔倒時故意打地板,並告訴孩子:“都是地面不平,害寶寶摔倒,媽媽打它!”這種類似舉動將孩子摔倒的責任推給了無辜的地板,長此以往,孩子碰到挫折時就習慣了不去面對或推卸責任。

總結: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言行對孩子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給孩子的不應只是優越的生活條件,更要教會孩子如何爲人處世。用對方法,草莓寶寶也會變得自立自強,樂觀向上。

家有草莓寶寶怎麼辦纔好2

1、從挫折中培養"挫折容忍度"

很多人會說,現在的孩子,禁不起打擊,挫折容忍度很低,也就是大家口中的"草莓族"。好像只要一次失敗、一次成績考的差,孩子就倒地不起。

有不少的父母,因爲害怕自己的孩子一蹶不振,所以就開始極力地幫孩子想辦法,減少孩子生活中的挫折與困難。

然而許多父母誤解了提高挫折容忍度的方式。

其實提高挫折容忍度最好的方式,不是讓孩子不要遭遇挫折,而是讓孩子自然而然地經歷事情本身帶來的挫折,並且能靠自己的力量從挫折中爬起來、面對並承擔起自己選擇的後果,如此一來,孩子纔會體會到“原來挫折並沒有那麼可怕,我是有能力去面對的。”

家有草莓寶寶怎麼辦纔好 第2張

相信每個父母都是爲了孩子好,可是當一個人沒有犯錯的經驗就像一個人從來沒有生過病,是無法培養好自己的抵抗力跟免疫力的。

我們都知道,沒有完美、不犯錯的孩子,但是父母卻期待孩子能夠"盡善盡美"。那是因爲"害怕犯錯"的想法太過根深蒂固,導致父母總是會過度要求孩子"做對""做好"。

2、面對挫折,承擔責任是一種勇氣

“挫折容忍度,是要從挫折裏培養出來的。”

一個失敗或犯錯經驗太少的孩子,會過度放大失敗的恐懼。因爲他們以爲,失敗就會讓他一無所有,就沒有人會喜歡自己,卻無法體會,跌倒只要再站起來,拍拍腳上的塵土,又可以繼續往前走。

面對失敗與犯錯的兩個層面

讓孩子有機會去體會到如何面對失敗與犯錯,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的“面對失敗與犯錯”有兩個層面:

第一是接受現實

“對,我現在就是犯錯了、失敗了,這就是現況。”

第二是承擔責任

“我這次考差了,所以我願意多花一些心力,下一次更努力一些”;

“這次我不小心生氣罵了人,我願意去道歉、試着修復關係”。

當孩子真的能夠靠自己的力量,面對挫折、承擔責任、克服困難時,他便會在這個過程中切切實實地體會到“我是一個能夠面對挫折與失敗的'人”,並且在面對逆境時,能夠建構自己重要且強大的自信心。

孩子願意面對與承認自己的錯誤,甚至花力氣去修復、重新來過,其實需要勇氣。這個勇氣,是一次又一次地,在自己面對失敗但沒有被打垮的過程中體會到的。

這個所謂的面對犯錯,並不需要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例如:

不小心打翻水,可以讓孩子自己拿抹布擦乾淨。

自己弄亂的玩具,可以自己整理。

不小心在玩鬧時打了弟弟,在冷靜下來之後,自願地去弟弟道歉、修復關係。

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父母都把“承擔責任”變成了“解決問題”。

這些都讓孩子沒有機會去練習如何面對自己的錯誤,同時也讓孩子沒有機會去感受到自己其實是有能力、有勇氣去修復自己所犯下的這些錯誤。

3、用“鷹架式學習”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上面講到的面對挫折、承擔責任中,都是爲了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要怎樣進一步協助孩子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比聰明,更重要的是冷靜,讓自己能不慌不忙地面對這個困境。而這種冷靜的態度,相信有絕大部分,是從他的家人的“相信”和“穩定的陪伴”而來的。

因此,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