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有時候我們的興趣愛好非常廣泛,有的人有三個或者多個愛好,除了我們工作的業餘,可以學習一項全新的愛好,讓自己的知識範圍更加寬廣些,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1

第一種:攝影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

攝影是一門藝術,用鏡頭記錄下自己的大學生活,將有意義的生活場景用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是很不錯的。

在你以後回憶起來,肯定是幸福感滿滿的呀。現在手機和相機都可以進行攝影,很多手機拍攝出來的照片也是很好看的,同學們不妨往這方面鑽研一下,說不定可以拍出大片的感覺呀。

第二種:編程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 第2張

這是一門技術活,男生可能會更加感興趣,不過不管男女生,學好了編程,樂趣也是很多的。

數字媒體正在改變世界,學會編程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編寫程序,實現更加符合個人意願的功能。

就目前來說,編程也是一種創造的藝術,它可以鍛鍊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是一項放鬆娛樂的興趣愛好。

第三種:閱讀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 第3張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用電子設備閱讀,但是這都是碎片化的閱讀。傳統的閱讀方式其實更有利於鍛鍊自己的理解能力,拿着書本在圖書館看一兩個小時,通過閱讀進行深度思考,這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思想意識。

第四種:音樂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 第4張

音樂是很有意思的,有時候你心情不好,可能一首歌就治癒了你。在大學期間,學一門自己有興趣的樂器,並且堅持下去,這將會讓你的生活增添一份色彩。

第五種:繪畫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 第5張

繪畫可以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學習繪畫的過程其實也是十分有樂趣的。一幅畫在你的手中由點及線,再到面,最後形成一幅完整的畫,想想都覺得很有趣呀。

第六種:運動

運動是一項非常好的愛好,正所謂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可以增強身體素質,促進新陳代謝。最重要的是人在運動之後,會有一種愉悅感,這對於調節心情是很有利的。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 第6張

大學生活多姿多彩,大家應該儘可能地去培養一些興趣愛好,一旦養成,很可能會影響你的一生。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2

一、框架

不少讀者朋友問過我“剛剛入門一個領域,什麼都不懂,怎麼學?” 我的回答永遠都是一樣的:一定要先從搭框架開始。

什麼叫搭框架呢?簡而言之,就是給你的大腦一個鋪墊,讓它準備好,告訴它: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們將會大量吸收這個領域的知識,請做好理解和儲存它們的準備。

舉個例子:當你撰寫一份策劃方案、報告時,你第一步是不是先有一個整體構思,列一個大綱:我先寫什麼,然後寫什麼,最後寫什麼——接下去纔開始動手?

學習也是一樣的。如果缺少了框架,你所有獲取的知識,就只是碎片信息而已。它們會孤零零地漂浮在記憶裏,難以穩固存在,也難以被你所調用、組織、整合。

那麼,如何搭建框架,令我們的學習更加體系化呢?

我建議的方法,是去搜尋這個領域相關的經典教材,大約3-5本。然後讀一遍——無需一字不漏地精讀,這太花時間了。大致翻一遍、通讀一遍,就可以。

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思考和回答這三個問題:

What:這個領域研究的對象是什麼?有哪些主要流派和分支?有哪些常用的術語?

Why:這個領域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爲了解決什麼問題?現在進展到哪裏?

How:這個領域的主要方法是什麼?有哪些被廣泛承認和應用的基本成果?

舉個例子。很多讀者問“如何入門心理學”,我總會推薦幾本大部頭,像《心理學與生活》《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很多人看到就會開始打退堂鼓:

“好幾百頁,什麼時候才能看完,至少得看一年吧……”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 第7張

其實你需要一頁頁把它們讀完嗎?當然不需要,也沒有必要。

你先讀一下前兩章,對它們的起源有一個初步瞭解,再大致翻一下其他章節,瞭解心理學有哪些分支、分別研究什麼、目前有了哪些主要成果。

再着重看裏面加粗的、或是章末拎出來的術語,大致理解它們的意思,就可以了。

再比如,學習哲學,你沒有必要一頁頁去翻完《大問題》《西方哲學導論》,你要做的是:

整體通讀一遍,瞭解哲學的起源是人對自然的懷疑,主要關注的問題是本體論、認識論和倫理學,大體上可以劃分爲古希臘哲學、經院哲學、近代哲學、現代哲學,每個階段都有什麼特點。

比如近代哲學受文藝復興和啓蒙運動影響,思辨的核心從宗教轉變爲人文,開始引入成熟的邏輯學、科學,開始變得多元化等等,就可以了。

這個階段,你要做的是什麼呢?是博觀約取,在心裏建立起一幅圖景。不要把自己侷限在“作者的脈絡”裏面,而是要以你心裏的圖景爲主,缺什麼就補什麼。

這在心理學上面,就叫做“圖式”(Schema)。它是我們認知和理解事物的基礎。

比如:你翻完了一本書,知道哲學研究的一個問題是認識論。但你不清楚什麼叫認識論。

那就再翻到相關的部分多看幾遍,或是把書裏所有提到認識論的內容整合起來。不必細究每個概念是什麼意思、每個結論是怎麼推出來的,知道它大概指什麼即可。

這階段的首要任務,是把這幅圖景補全。一旦成功建立圖景,它在你未來的學習裏,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概念

搭建完框架之後,你要做的,就是去把它精細化、補充完善。

在搭框架的過程裏,你一定會碰到許多術語和概念,停留在似懂非懂的程度,很有可能存在偏差。那麼,是時候把它們攻克掉了。

這個階段,你要採取的方法,就不僅僅侷限在經典教材裏面了,而是廣泛地搜索。

比如,學習哲學,你看到一個術語,叫“質料”,翻了一下,發現來自亞里士多德,但書裏因爲篇幅原因沒有詳述。那麼,你就要自己去搜索這個術語,想辦法把它弄通、弄透。

比如,你可以去找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導論、解讀,翻到相關的部分,去嘗試着理解它準確的內涵。可以找書,可以在網上搜索,可以看公開課……不拘泥於一切形式。

你要做的是:快速定位到你存在疑惑的概念,用盡可能多的信息去攻克它。

在這個過程中,你多半又會碰到新的概念,那麼,不妨繼續順藤摸瓜,循着質料出發,把相關的概念都納入進來,一起理解清楚。

很多朋友常見的困惑是:我怎麼控制這個度呢?怎麼避免自己不斷延伸、跳轉,陷入新的概念海洋裏面?

我的建議就是:時時刻刻在心裏自問一遍,我是否能夠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概念解釋清楚?如果可以,並且不涉及新的概念,那就說明是時候停下來了。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 第8張

比如:循着質料,你可能會看到質料-形式,跳到“四因說”……到這裏就可以了。再繼續深入,就已經跟質料沒有太大關係了。

要時刻記住,自己出發的目的是什麼。以目的爲導向,給自己劃定邊界。

一旦你認爲自己足夠理解了一個概念,就將它放回到框架裏,試着用自己的話去解釋它,看是否通順、合理。如果是,那很好,繼續尋找下一個概念,以此類推。

慢慢的,當這些概念都弄通透了,你的整個框架,也就更加準確了。

三、網絡

到了這一步,你就算是正式開始入門了。

經過框架搭建和概念澄清,你會發現,之前看不懂的東西,似乎能夠大致理解了;之前想當然的地方,原來是自己的理解不夠準確;之前覺得模糊的問題,也似乎有了一些思路了。

那麼,這個階段,就可以帶着下面這個問題,去閱讀、聽課、學習了。

什麼問題呢?始終帶着“聯繫”的思想,時時刻刻思考:我學到了一個什麼知識點?它可以跟別的什麼知識點聯繫起來?如何構建這種聯繫?

這纔是學習的核心:

知識的本質永遠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信息之間的聯繫。

正是這種聯繫,涌現出了超越單個信息點總和的系統性。

如何思考“聯繫”呢?我自己常用的方式,是把每個知識點看作一個知識元,它有三個突觸,分別是 what、why 和 how:

What:話題,結構,類別

Why:原理,原因,起源

How:應用,解釋,結果

舉個例子。你讀到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你發現,他是在解釋“自我”——那麼,就可以把它跟“自我”聯繫起來。

過了一段時間,你也許會讀到丹尼爾·丹內特的“多重草稿模型”,你會發現,他從腦科學的角度,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自我”觀念。那麼,同樣把它跟“自我”聯繫起來。

這時,你會發現,圍繞着“自我”,“我思故我在”和“多重草稿模型”產生了某種聯繫。什麼聯繫呢?

顯然,後者是在反駁前者,提出了一種非實體的、分佈式的“自我”。那麼,你就可以把這兩者,建立起一種新的聯繫。

進一步,你還可以去思考:爲什麼他們的觀點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 第9張

如果你把笛卡爾放回之前建立的框架裏,不難從宗教和本體論去找到他思想的根基:他的身心二元論,本質上是一種對宗教和科學的調和——那麼,你又可以從why出發,去延伸下去。

同樣,關於丹尼爾·丹內特的理論,從why出發,又可以延伸到腦科學、認知科學……

像這樣,把浩瀚、繁多的概念節點組合起來,就能夠組成一張網絡。一張覆蓋了種種學科、領域,從底層和表層,鉅細靡遺的龐大網絡。

這就是你的知識體系。

四、主題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我們把目光,聚焦到“自我”這個概念上,會怎麼樣呢?

你也許會想到“我思故我在”,想到“多重草稿”,想到休謨的“自我不過是一連串印象的集合”……這些被你嵌入知識網絡中的節點,會全部顯現出來,映入你的視野。

那麼,你不妨去思考一下:

圍繞着這個主題,這些不同的人、不同的觀點,能夠如何整合起來?

他們的發展脈絡是什麼樣的?

彼此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爲何會產生這些差異點和共同點?

這就是主題——聚焦到我們龐大知識網絡中的某個細節,去拎出一個局部網絡。

像我在《大腦的漏洞:你是如何走向狹隘和頑固的?》中所寫的內容,“事實 → 結論 → 觀念 → 信念”這麼一個過程,就是我知識網絡中,圍繞着“偏見”這個主題,所構成的局部網絡。

有哪本書直接提到這個過程嗎?有哪本書提出過“過度簡化”、“孤立記憶”這兩個詞彙嗎?其實沒有。

它們並不是心理學中的固有知識。而是我圍繞着“偏見”這個核心,把所有會導致偏見的過程,進行提煉、總結、歸納,再賦予它一個名字,所得出的成果。

同樣,“證實偏差”和“信息繭房”,是同一個領域的知識嗎?其實不是。前者屬於心理學,後者屬於傳播學。但沒有關係。在“偏見”這個主題下面,它們就是互相補充的。

這就是“主題”的力量。

圍繞一個主題,你可以把一個複雜的、抽象的過程提煉出來,變成一個新的節點;你同樣可以把不同領域的知識點放到一起,按照它們內在的相似點和共性,去總結出一個新的、更高層次的結論。

打一個比方。如果說知識網絡就像一棟房子,那麼主題,就是你在這棟房子裏面,可以進行的種種活動:聚會,工作,吃飯,看電影,等等。

這些種種主題,就構成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五、遷移

終於說到了遷移。

如果說前四點,都屬於知識的.積累,那麼到這裏,就正式進入了知識的應用。

什麼叫遷移?它的意思其實就是:把舊的、已知的規律、模式,遷移到新的問題、情境上面。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是理解和拆解外部情境的能力。

比如這個問題:博物館着火了,你應該救一幅名畫還是救一隻貓?——當你看到這個問題時,就應該透過表象去思考它的實質:

這個問題的實質是什麼呢?是一個兩難選擇。

兩難之處在哪裏?一端是價值(名畫),一端是道德(生命)。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 第10張

那麼,你或許就會發現:它的本質是什麼呢?其實就是被說濫的“電車難題”的變體而已。

再進一步,當我們面臨道德和價值的兩難抉擇時,應該如何思考呢?我們不妨求助於倫理學。

倫理學有兩個觀點,分別是目的論和義務論。前者着眼於事物的效用和價值,後者着眼於行爲的動機和行爲本身,只要出發點是善的,行爲就是善的。

那麼很顯然,把倫理學的知識遷移過來,我們就會知道:這類兩難問題並不存在答案。但透過這類問題,我們可以做的是,反思自己的立場和觀念。

比如,你是一位功利主義者,那麼不妨想一想:你真的能接受一條生命在你面前消失嗎?你是一位義務論者,那麼不妨想一想,你的行爲真的是發自內心的嗎?是否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和干預?

當然,如果你用別的知識去遷移,那得出的可能又會是別的結論。

這就是一種遷移。具體來說,就是三步:

在前四步積累知識時,爲知識預留出接口(參考第四點的how突觸)。

遇到新情境、新問題時,通過對問題進行拆解,找出它背後的核心。

把問題核心跟“接口”做對比,利用已有的知識,去應用到新問題上面。

同樣,假如你在學習編程,那麼,最重要的一步是什麼?

就是對你想實現的效果去拆解,把它們用計算機能夠理解的流程、模式,描述出來,再對應到自己積累的編程知識,去調用已有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舉個例子。假如我想在一羣人裏做一個“一對一匹配”的小活動,可以如何來拆解這個問題呢?

不妨思考,它最終的目的是什麼?是使到相似的人儘可能地匹配上。那如何讓電腦理解相似呢

我們知道,計算機是不理解語言的,它只能理解數字。所以,我們只能通過數字,來實現相似。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 第11張

那麼, 一個簡單的思路就是:

我們事先定義出若干個分類,再讓參與活動的人做一個問卷,依據問卷結果,把他們分配到不同的分類裏面(給每個人貼上一個1、2、3……的標籤),再在同一個分類裏隨機選取。

進一步,你會發現,這其實跟推薦系統的算法也是相似的。只不過推薦算法的輸入,換成了各種各樣的用戶行爲數據,以及算法複雜了很多。

簡而言之,結合這幾個例子,我們有哪些進行“遷移”的方法呢?

類比。可以去思考,這個問題跟哪些舊的問題、我們已知的問題相似,可以進行模仿和類推。

黑箱。不妨把這個問題視爲一個黑箱,去思考:它的輸入是什麼,輸出是什麼。

抽象。不妨去掉具體情境,試着把它泛化、抽象化,提煉出它的結構和骨架,思考,它本質上是一個什麼樣的問題?

六、模型

當你進入“遷移”的階段之後,下一步,就是不斷去練習。不斷去尋找和發現新的情境,練習拆解和遷移。

在這個過程中,你也許會慢慢發現:

許多新問題之間,其實是存在一些共性的。它們雖然不同,但都可以用同一套知識模式去遷移解決。這時,你就創造出了一個“模型”。

這也是很多人缺乏的能力。他們或許知道怎麼遷移,也不缺乏練習量,但缺的是,從解決問題的經驗中,進行高層次的總結歸納、抽象出“模型”的能力。

許多我們所說的“專家”和“聰明的人”,其實比我們厲害的,也正是這一點:他們的優勢並不在於知識量的儲備——那些都是靜態的。他們的長處,是擁有大量的“模型”積累。

你會發現,面對一個新問題,他們總是能夠很快把它進行拆解,並調用相關的知識來解決——這就是模型起到的作用。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 第12張

比如,我在第5點舉的例子“救畫還是救貓”中,用到的措辭是“這類問題”——這其實就是一種“模型”。

再比如,我在以前的文章裏,提到過很多次“動力-阻力”模型。這個模型有哪一本書提到過嗎?其實沒有。它完全是我原創的。

但是,通過這個模型,我就可以把許多相關的知識濃縮起來,去處理一系列跟決策、行爲、習慣、政策……等等相關的問題,更好地思考它們和解決它們。

我常常說,要努力去創造自己的方法論。模型就是自己的方法論。

你所有的知識,都是這個世界上已有的、已知的,唯有這些通過你的經驗和實踐,所得來的濃縮的模型,纔是真正專屬於你自己的財富。

你會發現,模型跟主題非常像。它們的區別是什麼呢?主題是對內的,是你圍繞知識網絡中某個節點所展開的一系列解釋;而模型是對外的,它是將主題遷移到一系列情境上面的結果。

簡而言之,模型的本質,就是主題+情境;主題聚焦於“爲什麼”,而模型聚焦於“怎麼做”。

當你能夠打通前五層,並且從模型的角度看待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時候,你就已經進入“專業”的領域了。

七、更新

最後一層,是更新。

學無止境。一個框架搭建起來,一個知識網絡構建起來,它始終是“過去”。但人類的知識是在不斷髮展的。

你必須時刻去更新它,去更新舊的節點,更新節點間的聯繫,才能讓你的知識網絡保持生命力。

如何更新呢?這裏,就是碎片信息的作用了。

我會在生活中,去看各種各樣的網站、博客、雜誌,看一些不長的、專注於某個點的文章,並用最新的結論和觀點,去覆蓋和修正我的舊觀點。

可以自學的興趣愛好 第13張

同樣,在生活中,如果我的舊觀點受到挑戰和質疑,我也會去想辦法尋找共識,找到自己觀點的不足和殘缺點(正),把對方的觀點整合起來(反),以達到一個更高層次的合。

這就是一個不斷更新知識庫、不斷升級大腦操作系統的過程。

但很多人在這一層,也特別容易產生一個問題:封閉心態。

許多人會把不同的觀點,當成是對自己的攻擊,從而下意識地啓動防衛機制,來維護自己的正確、穩定。

記住:只有開放的心態,能夠讓我們保持生命力。當你的內心變得封閉,當你關上了接納和共識的大門時,你纔是真正地變老了。

八、幾個常見的問題的解答

第一、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好像沒有框架”。實際上,框架是一定存在的。你之所以覺得沒有框架,只不過是因爲它沒有被你意識到而已。

但這樣一來,就很容易造成什麼結果呢?框架不完整,不準確,支離破碎。從而導致,你對新知識的接收和儲存,也是破碎的。

所以,把自己的框架“顯式化”,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

第二、這套理論適用於絕大多數的學習。只不過對不同領域的學習而言,每一層次的比重會有所不同。

比如,偏理論型的知識領域(比如哲學、歷史、藝術),框架-概念-網絡-主題的佔比可能會重一些;而偏實踐、技能型的知識領域(比如編程),框架-概念、遷移-模型的比重就會大一些。

第三、大多數人的問題是什麼呢?被動學習。

什麼意思呢?打開一本書,從頭看到尾,忙着去思考“作者講了什麼”、“書的結構是什麼”,全盤照收;聽一門課,忙着把課程結構、脈絡梳理出來,然後去記憶和背誦……

這樣有用嗎?也許有,但不大。你只是在複製別人的思想而已。學再多,你也只是在複述,很難真正能夠運用。

不要覺得跟着別人走就是捷徑。學習沒有捷徑。

第四、很多人在前幾層的時候會有困惑:可是,我怎麼知道我搭的框架、理解的概念是否正確?萬一錯了呢?

其實不必過分擔心。一方面,框架的搭建、概念的理解並非源於臆測——你是要查閱資料來攻克它們的。這一點可以保證不會出現方向性的偏差。

另一方面,這是一個穩健的系統。框架和概念共同組合,彼此作用,如果偏差過大,那麼這個框架一定是有內在矛盾的,也很容易被我們所發現。

最後,無需追求100%的正確,這既不必要也不可能。關鍵是,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在後面的學習中,時刻去檢查和更新自己的知識,這就可以了。

我們要追求的,永遠不是“絕對正確”,而是“比過去的自己更好”。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