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寶寶動不動就打人的背後原因

寶寶動不動就打人的背後原因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動不動就打人的背後原因,由於孩子還小,壓根不知道自己的行爲在大人眼裏是錯誤的行爲,比如說動不動就打人,其實寶寶動不動就打人也是有原因的,下面一起來探討寶寶動不動就打人的背後原因。

寶寶動不動就打人的背後原因

寶寶動不動就打人的背後原因1

一、1歲左右的寶寶爲什麼打人?

因爲寶寶還不會說話,特別想媽媽關注他的時候,剛好他的手部動作已經可以支配得很好了,所以他就用手的語言告訴你,我需要關注。

父母該如何應對?

給孩子提供一些可供手部探索的玩具,當孩子有“打人”動作時,輕輕握住孩子的小手,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逗逗他玩。因爲孩子需要你的關注了,增強安全感。

二、1-2歲的寶寶爲什麼打人?

孩子在一兩歲的時候會出現手部敏感期,拿到任何東西都會想投擲,並想投擲在一個容器裏,所以家裏的垃圾桶,整理箱,甚至大人正在吃飯的碗,都成爲了孩子玩耍的樂園。有的孩子表現的就是喜歡用手觸碰任何東西,包括用手拍打物體,比如打人。

如果孩子在這個敏感期沒有順利度過,扔擲物體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他會繼續做此類動作,直到認爲得到滿足之後纔會停止。

如果是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爭搶玩具而出手打人,那是因爲2歲寶寶開始有了自己的物權意識,他們會認爲所有東西都是自己的'。

父母該如何應對?

1-2歲的寶寶與小朋友爭搶玩具時,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進行誘導,告訴他們東西給其它小朋友之後,還是可以要回來的,讓他們對物權有更準確的認識,並且示範給寶寶看,比如爸爸把玩具給媽媽,過一會兒媽媽再把玩具還給爸爸,如果寶寶堅持不分享,則一定不要強迫,切記這是正常現象,隨着年齡的增長會自然消失。

1-2歲寶寶發泄情緒時,父母可以幫他內化到遊戲中去,讓孩子知道,不高興時,除了打人,還可以做些別的。

2歲左右寶寶打人,可能僅僅是他們互動的一種方式,孩子很難掌握手臂的力度,撫摸很可能會變成推搡,另外他們也不認爲大力的接觸他人是什麼不好的行爲,所以父母要演示給孩子,如果你喜歡一個人,應該是過去拉住他的手,而不是過去直接拍他的頭。

當孩子出現打人的情況時,父母都要馬上告訴他這種行爲是不好的,但是一定要心平氣和,不能粗暴的打孩子,否則孩子就會誤認爲打人是解決問題的好方式。

三、3歲以後的寶寶爲什麼打人?

3歲以後打人,是孩子觸覺敏感的表現,就是所謂的“觸覺防禦過強”。觸覺是指分佈於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溼度、疼痛、壓力、震動等產生的感覺。

人體對觸覺的反應有兩種:一種是防禦性的反應,就是單純的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的自然反應;另一種就是識別性反應,是大腦進行的精密觸覺辨識的反應。而觸覺防禦過強的孩子,對靠近自己的任何刺激,出現單純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的自然反應,即打人。

很多家長可以回想一下,當不熟悉的人靠近孩子,或將頭伸向孩子方向近距離接觸時,孩子會自然的做出打人的動作。

父母該如何應對?

在家裏可以做的觸覺小遊戲,來幫助家長降低孩子的觸覺敏感度。

翻滾

訓練方法:家長可將孩子的毛絨玩具或軟體積木等物體鋪在地板上,在玩具上面鋪上一個毛毯,讓孩子從一邊翻滾到另外一邊,也可放置一些玩具,通過運輸小玩具增加遊戲的趣味性。根據年齡段不同,可設置不同的規則,3歲之前的孩子可翻滾或爬行運輸小玩具,3歲以上的孩子可設置時間和家長比賽。

踩氣球

訓練方法:家長可以將指壓板平鋪在地面上,上面放置彩色氣球,讓孩子用身體壓爆氣球,在壓氣球的過程中,氣球的質地柔軟,帶給孩子身體的觸覺是輕柔的,指壓板的質地堅硬,帶給孩子身體的觸覺是刺激的,在兩者之間對孩子身體進行不停的觸覺刺激,讓孩子在遊戲中進行觸覺按摩,降低觸覺敏銳度。

不論是打人還是被打,其實都是寶寶成長的一種經歷,是孩子們之間進行社交的一部分,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更多的是需要平和的心態和持之以恆的毅力。

寶寶動不動就打人的背後原因2

一、寶寶打人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 將“打人”當成遊戲

小孩子不明事理,容易把打人當成遊戲,尤其是幾個月到一週歲的孩子,他們不會說話,肢體動作也表達不準確,控制力也不夠,爲了自己溝通的需要就會有拍打對方的行爲。

2、 模仿行爲

有些家長喜歡用打手打他們屁股的方式教育孩子其他方面的錯誤,但是這樣一來反而又讓孩子模仿了打人這個錯誤。有些家長本身就習慣於用拳頭解決問題,這也是無形中給孩子做了壞榜樣。

3、 想要吸引別人的注意

家長忙於工作、家務或玩手機的時候,孩子的需求得不到及時滿足,他們就會通過拍打父母來吸引父母的注意。當一羣小朋友在一起玩,孩子想參加卻暫時融不進去,也可能通過拉扯別的小朋友來求得關注。

4、 表達不滿情緒

當孩子因爲其他事情產生了一些不滿情緒時,他想表達卻限於語言能力沒完全發展好,而不知道該怎麼說,此時也會出現打人行爲。

二、孩子出現暴力行爲,需要按年齡糾正

0-1歲無意識打人,不需要擔心

一週內的孩子因爲手部精細動作發展不成熟,摸小朋友臉變成抓臉,拉對方手變成銬對方,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主觀上多半沒有打人的意願,也就無需過分擔心。

1-3歲孩子打人時需要糾正

此時的孩子已經會說話,也懂道理了,肌肉發展也日漸成熟,不存在誤打的情況。如發現孩子有打人行爲必須糾正,不能放任。

1、 讓孩子承擔打人的後果

被打的孩子受了委屈,作爲家長必須讓自家孩子去道歉表達誠意。並且要引導孩子說出爲什麼打人的理由,根據孩子的說辭判斷他某些方面存在問題,需要深入教育。

如果被孩子打的人已經離開或者要很久才能再見面,家長也可以先用罰站、罰坐等方式,限制住孩子讓他有一個空間可以反思。

2、 教寶寶正確的社交方式

低齡孩子的社交以一起玩玩具爲主,遇到搶玩具、弄壞、不分享這些情況比較多,家長可以教孩子說:“我不喜歡你搶玩具,我不高興了”;“好朋友要一起分享纔對”。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想法,久而久之,孩子的表達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大家會發現會說話的孩子不容易吃虧,因爲他們能用有效溝通解決問題,甚至能在玩耍的一開始就佔據主場,把愛打人的孩子也融入進小團體,大家都處於好好說話的氛圍裏,沒人再用打架這種方式。

3、 家長避免錯誤示範

有的家長本身就有暴力傾向,這很糟糕,如果家長就是動不動就摔東西、打人的話,孩子耳濡目染下也會受到影響的。所以家長最好從自身做起,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肢體衝突。遇到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好好講道理,有時折中處理,有時一方妥協。

4、 鼓勵、表揚寶寶的正確行爲

當孩子不再用打人作爲吸引人注意、發脾氣的方式時,家長要及時誇獎孩子,鼓勵這種正確行爲,強化正向改變,讓他逐步忘記以前的錯誤行爲。

誇獎的時候多誇孩子現在處理的好,說話表達的對。不要再給孩子回憶他以前那些不好的往事。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