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怎麼呵護孩子成長

怎麼呵護孩子成長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麼呵護孩子成長,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孩子是最重要的,但同時也不要給寶寶太大的壓力,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是有很大影響的,共同努力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吧。爲大家分享怎麼呵護孩子成長。

怎麼呵護孩子成長

怎麼呵護孩子成長1

首先就是要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有些孩子比較叛逆,但是身爲家長的自己應該多去勸導孩子,不是和孩子一直的爭吵,所以溝通的語氣和話題是需要注重的。

再就是父母要有時間陪着孩子,有時候孩子獨自是很無聊並且不自在的,那麼自然就需要父母來陪自己,但往往家長工作的原因就會導致兩者之間溝通較少。

其次就是要教育孩子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該怎麼去做?這也是在父母沒有在身邊的時候要想要方法去應對,沉着和冷靜纔是在遇到危險時最佳的做法。

再就是要讓孩子多接觸外面的世界,要讓孩子知道世界的多樣化,不僅有好人也會有壞人的存在,通過實際經歷便會讓孩子懂得許多。

然後就是鼓勵孩子多看書,這樣孩子可以讓書本中的知識來教導孩子自己,同時加上父母的教導就會有一定的影響。

以上就是小編所介紹的正確的保護孩子,其實孩子始終要自己獨立去做什麼事情,但父母唯一隻有讓孩子去了解這些常識,這樣孩子自然有他自己的判斷和做法。

怎麼呵護孩子成長2

  造成挫折的思維誤區

心理學家將13、14歲和17、18歲的青少年看做兩次“心理斷乳”期,而兩次心理斷乳的結果是青少年愈加走向“獨立”。這一階段的年輕人,個性不完善,獨立傾向與依賴性共存,讓他們的內心極爲敏感、動盪,熱情、衝動。從社會成熟性來看,他們往往情緒不穩定,自尊心與好勝心過強,容易偏激,世界觀不明晰,缺乏紮實的實踐基礎,耐力不強等。因此,在現實中,一旦碰到不順利時,就會手足無措,心情沮喪。

  在此階段,青少年的思維很容易陷入誤區,想事情很偏激。

一是過於絕對化。不是從客觀事物出發,而是從主觀願望出發,缺乏對變故的思想準備。有這樣的想法,青少年遇到挫折就容易導致心理失調。二是,容易以一時一事的結果來評價自己或他人,甚至否定自己或他人的整體價值,以點概面,以偏概全,遇到挫折就容易導致因全面否定自己或他人。三是,很容易放大事情的嚴重性,對事情的後果想得過分嚴重、可怕。有這種思維方式的青少年遇到挫折容易因自畏、自悲而導致心理失調,甚至企圖自殺,以逃避問題。

  青少年不被理解的壓力

青少年時期是人的一生中學習時間最集中、學習最關鍵、最艱難的時期。這一時期,學習上的很多新問題、新情況需要青少年去面對、去適應,諸如學習內容的變化、課程與作業的增多、學習與考試中更加激烈的競爭、升學的壓力等等。這就要求青少年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以適應新的學習要求。但受其心理調適能力的.制約,當學習上遇到困難或考試失敗時,就會產生強烈的挫折感。

與此同時,父母老師的不理解也造成了他們的無助感。很多家長因社會競爭壓力過大,而將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放大,有的甚至不切實際,青少年一旦未能達到成人所期望的理想狀態,就會招致成人的不滿和責難,這必然造成青少年的挫折感。專家指出,家長對子女期望值過高容易讓孩子陷入焦慮狀態。而很多老師不能理解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行爲、情緒障礙,導致師生之間的衝突、對抗,最終導致孩子厭學。所以家長和老師也是青少年心理問題突出的癥結所在。

  正確對待挫折

面對青少年出現的挫折和情緒問題,一方面,學校和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注意細微情感變化,給予更多的鼓勵和細緻引導,通過誘導、勸說改變青少年對事件的認知評價。另一方面,青少年自身要善於調節自己,用正確的觀念來反駁不正確的觀念。

  在這方面,父母和孩子都要學會以下幾點。

第一,合理地確定目標。應把目標限制在孩子能力之內。目標太高,不停地追求自己能力不及的目標,結果只能是挫折及悲觀失望隨着自己的這種追求步步加深;目標太低,自身的能力則難以合理利用和充分開發,同樣會產生能力受挫之苦。

第二,主動地參與實踐,提供更多社會實踐的機會,千萬不要嬌生慣養。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不斷地分析和總結,學會汲取他人的經驗、教訓。這樣就能逐漸提高青少年的承受挫折、戰勝困難的能力。

第三,面對孩子情緒問題,要善於引導他們進行適當的宣泄。讓他們盡情傾述,將自己的問題全部倒出來,而父母和朋友在此時,要注意安慰的辦法,切勿一味責罵或進行刻板教育。

專家指出,青少年時期是良好心理素質形成的關鍵期,又是一生髮展中最容易產生衝突和矛盾的階段,加上社會生活方式的急劇變化、社會價值觀越來越多元化,良好的心理調節無論在這一時期還是在人一生的發展中,更凸顯其現實價值。

孩子心靈需求 教育不可忽視

孩子的心靈是一個沒有雜質的'淨地,沒有謊言,沒有欺騙,一切都直來直去,他們的行爲都是基於想滿足自己某種單純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媽媽對他們的行爲缺乏敏銳觸覺,則可能引起不良的行爲問題,如能小心參考下列四點,則有助於瞭解他們的心理。

  四種幼兒心理需要

1.父母的愛護和關懷;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別人的讚賞;

4.在家裏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爲表現,來取悅父母得到讚賞,從而滿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點。當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便會以不適當的行爲作爲補償。

  四種不適當行爲

第一種:引起注意。

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纔會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視。而當孩子不能從好的行爲取得父母的注意,便會用不對的行爲來達致目的。

  第二種:爭權力。

像成年人一樣,孩子覺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別人尊重和接受。當孩子覺得父母用權力來支配自己,就會以反抗來表現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權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種:報復。

孩子在與父母爭權力的過程中,往往是失敗者;便轉用報復的行爲來刺傷父母的心。孩子覺得這樣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種:自暴自棄。

當孩子覺得自己全無價值,就連對抗和報復的勇氣也失去,則會透過表現無能來逃避別人對他的要求。

過分保護、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爲。負責任的父母應以友善和嚴謹的態度,給予孩子選擇自由,同時讓孩子親歷此抉擇的結果。

  金鑰匙解除孩子們的心理壓力

心理學家指出,對青少年來說,父母是最重要的影響力量。這裏給父母們提出五點建議,相信對舒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是會有幫助的。

(一)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要想幫助孩子克服壓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麼壓力、壓力是從哪裏來的。所以,必須聽聽孩子的傾訴,要抽出時間和孩子面對面地交談,專心地看着孩子,認真地聽他說話。只有父母肯把心交給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給父母。這樣,你才能瞭解孩子心理壓力的真實情況,才能夠針對問題幫助他們。

(二)幫助孩子面對恐懼。有時候孩子會因爲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比如不跟別人一起逃學、不跟着別人作弊、抽菸、抄作業等等,就因此而受到嘲笑,甚至會受到孤立,感到恐懼、不知所措。這時,父母應當教導孩子要堅持原則,不對的事一定不能做,讓孩子知道,能夠做到不隨波逐流是很不容易的,這正是一個人成熟勇敢的表現,也是有主見、有頭腦的表現。

(三)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經驗。父母小時侯一定也曾經遇到過和孩子類似的情況,當時是怎樣對待的或現在遇到了什麼難題又是怎樣處理的,這些都可以用孩子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孩子分享。當孩子知道了父母原來也常常會面對壓力和煩惱的時候,他們對父母所說的話就比較容易聽進去了。父母告訴子女自己是怎樣應付壓力的,那實際上是爲孩子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也就增強了孩子克服壓力的勇氣和信心了。

(四)培養孩子的自尊。培養孩子的自尊可以加強他們抗拒各種不良誘惑的能力,比如讓孩子發表一些建議,把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的事情交給他自己去做,並且重視孩子的想法和言行。這是培養孩子自尊的好方法。孩子有較強的自尊就會有勇氣、膽量和辨別力,不會同流合污。

(五)關心孩子的成長。鼓勵孩子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多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這對舒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是大有裨益的。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去學這個、學那個,應該多聽聽孩子自己的意願。父母要付出愛心,多關心孩子的成長光心孩子交的朋友,多關心孩子的所想所做。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你能夠及早發現並且加以恰當的引導,孩子就不會產生沉重的心理壓力,輕鬆愉快地度過少年時光。

  兒童的十種表現或因心理扭曲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美國兒童心理治療專家霍夫曼指出:當家長的須關注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自卑心理,一旦發現,應儘早幫助克服和糾正,以避免隨年齡的增長最終形成自卑性格。霍夫曼還認爲,自卑兒童往往會表現出如下早期徵兆:

  常年情緒低落

如果孩子常常無緣無故地鬱鬱寡歡,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過度怕羞

兒童,特別是女童略有怕羞純屬正常,但如怕羞過度(包括從來不敢面對小朋友唱歌,從來不願拋頭露面,從來不敢接觸生人等等),則可能內心深處隱含有強烈的自卑情緒。

  拒絕交朋結友

一般來說,正常兒童都喜歡與同齡人交往,並十分看重友誼,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絕大多數對交朋結友或興趣索然,或視爲"洪水猛獸”。

  難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強的兒童在學習或做遊戲時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時間地集中注意力。這是因爲"揮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經常疑神疑鬼

自卑兒童對家長、教師、小夥伴對自己的評論往往十分敏感,特別是對別人的批評,更是感到難以接受,甚至耿耿於懷。長此下去,他們還可能發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總無中生有地懷疑他人不喜歡或者怪自己。

  過分追求表揚

自卑兒童儘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會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長和教師的表揚,而且可能採用不誠實、不適當的方式,如弄虛作假、考試作弊等。

  貶低、妒嫉他人

自卑兒童的另一變態反應是:常常貶低、妒嫉他人,如可能爲鄰桌受到老師表揚而咬牙切齒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學家認爲,這是他們爲減輕自家因自卑而產生心理壓力設計的宣泄情緒的渠道,儘管這往往並不奏效。

  自暴自棄

佔大比例的自卑兒童往往會表現爲自暴自棄、不求上進,認爲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還可能表現出自虐行爲,如故意在大街上亂竄,深夜獨自外出、生病拒絕求醫服藥等,似乎刻意讓自己處在險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長指責,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辯解。

  迴避競爭、競賽

雖然有的自卑兒童十分渴望在諸如考試、體育比賽或文娛競賽中出人頭地,但又無一例外地對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斷定自己絕不可能獲勝。由此,絕大多數自卑兒童都是儘量迴避參與任何競賽,有的雖然在他人的鼓勵下勉強報名參賽,但往往在正式參賽時又會臨陣逃脫,甘當"逃兵”。

  語言表達較差

據專家所作的統計,高佔8成以上的自卑兒童的語言表達較差。他們或表現爲口吃,或表述不連貫,或表達時缺乏情感,或詞彙貧乏等等。專家們認爲,這是因爲強烈的自卑感極有可能阻礙了大腦中負責語言學習系統的正常工作之故。

  對挫折或疾病難以承受

自卑兒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兒童那樣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極因素帶來的壓力,每每即便遇到小小失敗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時甚至對諸如搬遷、親人過世、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難以適從。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