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磨磨蹭蹭

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磨磨蹭蹭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磨磨蹭蹭,有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的,這對於心急的家長來說是很着急的,其實孩子磨蹭有可能是沒有時間觀念,下面分享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磨磨蹭蹭。

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磨磨蹭蹭1

別對孩子說“快點兒”

“醒來!醒來!快點潔面,快點刷牙漱口……”不久前,一段名叫《媽媽之歌》的視頻在外國網站被瘋狂播放。寫作並歌唱《媽媽之歌》的,是英國喜劇女演員安妮塔·蘭弗洛。48歲的她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一次靈光乍現,她將自身督促子女得話寫出了音樂。整首歌只聽見一位媽媽迫不及待的、毋庸置疑的督促聲:“使勁啊,使勁啊,要不然就來不及了!”我們中國人聽了讚歎不已——原先普天下的母親全是一樣的。

《媽媽之歌》敘述了一個毫無疑問的實際:孩子與成年人一樣,每天日常生活在督促當中,迅速、高效率、繁忙、方便,變成最基礎和理所應當的生活狀態。以前,爸爸媽媽囑咐孩子的口頭語是“慢慢的走,當心摔倒”“漸漸地吃,當心噎住”,如今孩子聽見數最多的是“快點兒用餐”“快點兒寫作業”“快點兒彈鋼琴”“快點兒入睡”,乃至“快點兒玩”。

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磨磨蹭蹭

誰的節奏感打亂

爸爸媽媽爲何要不斷地督促孩子呢?由於爸爸媽媽感覺孩子太磨磨蹭蹭,弄亂了自身的節奏感,因此相反弄亂孩子的節奏感。

少兒科技館內,4歲的夢夢在健身運動傳輸設備邊,不辭勞苦地走來走去,旋轉門把,看圓球前行、落下來、再前行……在一旁的母親心煩地跑來跑去:“老玩一個有什麼意思?再玩這一就沒空玩別的的了!”不容分說,她拉上孩子就走。孩子則不斷地掙脫回過頭……

“每一次見到兩歲半的閨女愚鈍地、慢慢騰騰地擡起勺子用餐,我也在一邊按耐不住。雖然閨女也可以漸漸地把飯吃了,可我確實承受不上她的慢節奏感,因此果斷拿勺舀飯往閨女嘴塞,並且變成常態化。”30歲的何女性說,自身也瞭解這類作法不對,“但僅有見到飯食被閨女吃進肚裏,我纔可以舒心。”

那樣督促甚至代勞的情景,對大部分爸爸媽媽而言並不生疏吧?成年人一直期待孩子按自身的念頭、自身的節奏感做事。實際上,成年人與孩子的生活的節奏、生理學節奏感及其性命節奏感全是大不一樣的。

孩子有自身的節奏感,對她們來講,覺得最舒適、最暢順、最有益的便是順應自然的生理學節奏感。假如孩子的生活的節奏過快,會危害人體的生長激素代謝,對人體和心理狀態都是導致危害。

做爲家長,重中之重是試着和孩子一起減慢節奏感去日常生活。那樣做不但關乎家中生活質量,並且對孩子的成才尤爲重要。假如爸爸媽媽只教會孩子獨立應用自身的人體和大腦,卻沒有讓孩子學好怎樣造成自身的觀念,去勾勒併產生各種各樣定義,簡直一種不成功?而勾勒併產生各種各樣定義的專業技能,孩子通常是在遊戲裏面得到的。

減慢速率絕不僅是以便慢下來喘一口氣,只是以便認知和體會周邊,去想像,去思索。讓孩子依據自身的節奏感去用餐、穿衣服,進而使他認識自己到底是誰,會做些哪些。讓它用自身喜愛的方法玩樂,以推動他把事情藝術化、整合性,進而區別想像與實際,語言與行動。這一切可以使他察覺自己並掌握別人,最後產生對自身及其全球的認知能力。

換句話說,一旦把握了恰當的方位,實際上並不一定複雜的具體指導與手冊,爸爸媽媽便可輕輕鬆鬆緩減生活起居的速率。權威專家們注重手機遊戲在少年兒童日常生活的必要性。

沒有挑戰都沒有家長的協助,孩子簡易地在浴盆中玩樂,在飯桌上與食材消磨時間,在屋子裏和自身或小夥伴們閒談,衝着天上的雲彩發愣,無拘束地抓小昆蟲,看蜘蛛結網……一些在家長來看或許乏味無趣的事兒,更是孩子自身的快樂所屬。

一行禪師說:“坦然地讓自身日常生活得更刻骨銘心一些。”對家長而言,讓禪學社會學在忙碌的.早上爲自己產生一絲靜謐的氣場,也是人生道路中難能可貴的一課。

做爲媽媽,臺灣女作家龍應臺對少年兒童的節奏感分外重視,並且以她自身的聰慧擺脫了女士在本人工作與媽媽人物角色中間的矛盾,打動和啓發了成千上萬閱讀者。她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裏寫到:“我,坐着斜日淺照的樓梯上,望着這一雙眼清澈的小孩子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等上一輩子的時間,使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絲帶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頭。孩子,慢慢的來,慢慢的來……”

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磨磨蹭蹭2

正確看待孩子的磨蹭現象父母應該怎樣引導

尊重孩子的節奏,避免過度催促

部分孩子的時間知覺在3歲左右纔開始萌芽,“時間感知不靈敏”是孩子磨蹭的一個重要原因。

兒童心理學之父皮亞傑認爲:人對於時間知覺,只有在大腦的推理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纔會出現。8歲以前的孩子幾乎沒法對時間做很好的估算。

很多家長覺得多催催孩子,孩子的行動自然會加快。其實並非如此,過於頻繁的催促會讓孩子出現耐心差,易煩躁的表現,甚至會出現牴觸情緒和反抗行爲。

孩子有自己的時區和節奏,不斷催促地孩子,其實打亂了孩子的節奏。父母爲孩子代勞太多,還會讓孩子滋生依賴心理,變成“不催就不動”。

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就要先尊重孩子的節奏,讓他分清時間順序,把控時間距離。

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磨磨蹭蹭 第2張

引導孩子主動思考,行動太慢的後果

例如:“如果今天你2點鐘還沒有到學校,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孩子意識到或許會被老師批評,可能得不到小紅花,家長就可以這樣引導孩子:“我們是不是應該1點30分就出門?”

還可以通過身邊的事例或者故事,告訴孩子把握時間的重要性。

紅遍全球的流行天后麥當娜就是一個反例。

在英國曼切斯特開演唱會時,她遲到了50分鐘才現身,剛一上臺便遭所有觀衆狂噓,還有歌迷提早離席,社交網絡上也是一片爭議,不少網友認爲他不尊重粉絲,沒有職業精神。

生活中,遲到誤事也是職場和人際交往的大忌。沒有時間觀念,還可能會給人留下不負責、不靠譜的印象,錯失人生中許多重要機會。

教會孩子感知時間,學會時間管理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從幼年開始培養起來的良好的時間觀念,會成爲孩子一生的財富。

很多爸爸忙於工作,不知道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其實在家裏放下手機,多和孩子聊聊,把工作上的時間管理方法和心得教給孩子,就是發揮“爸爸力”的一個很好的方式。還可以帶着讓孩子記錄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建立時間次序感。

美國發明家查爾斯·凱特林曾說:“每個父親都應該記住,總有一天他的孩子會去模仿他的樣子,而不是聽從他的建議。”

爸爸對孩子成長的參與,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秩序感、規劃能力。

起牀時,爸爸可以跟孩子比賽穿衣、刷牙、疊被子,激發孩子的鬥志和積極性。

還可以巧妙利用定時器提醒孩子,讓難以估算的時距離變得可控。不論是畫畫玩玩具,還是寫作業,可以在每個活動開始前和孩子約好時間。這樣做也是防止孩子沉迷於電子產品的好方法。

教孩子看時鐘,讓孩子瞭解指針和刻度變化。進入學齡期,可以在孩子房間放一個時鐘,或者大一點的鬧鐘,讓孩子學會“做時間的主人”。

懂得把握時間,才能讓人生綻放光彩。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