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幼兒教師面試說課稿

幼兒教師面試說課稿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教師面試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教師面試說課稿

幼兒教師面試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大班語言文學活動《鵝大哥出門》,我將從設計思路、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教學法以及活動過程等幾個方面來闡述我對本次活動的理解和認識。

一. 說設計思路

鵝大哥出門》這個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大白鵝爲主要角色,講述了一隻大白鵝驕傲不懂禮貌的故事,特別是鵝大哥之前"紅紅的帽子,雪白的羽毛"和之後的"一隻大黑鵝"對比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自高自大的人,特別是現在獨生子女較多,比較以我爲中心,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們現在的心理而且也符合<綱要>中的教育要求,即教育幼兒使用禮貌語言與人交往,養成文明交往的習慣.

二. 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導向作用。<綱要>語言領域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是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的環境。在新《綱要》中,活動教育提出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以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在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體驗,實踐、創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因此,在整個活動中都以幼兒的自主參與活動爲主,教師在活動中起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動感受,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 認知上:使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會複述故事 ,豐富詞彙"神氣、樂滋滋"2. 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情節的討論,願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懂得不能驕傲,不能欺負弱小的道理體驗驕傲自大帶來的煩惱根據目標,在活動中,我把在遊戲情節中理解故事內容,懂得不能驕傲不欺負弱小的道理設爲教學重點,根據大班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用完整的語言複述故事設爲難點。

三. 說活動準備

爲了此次活動的組織符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的協調統一,寓教育於生活情景遊戲之中,我做了以下兩方面的準備:

1.物質上的準備我給小朋友準備了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 大白鵝、小雞、小鴨的頭飾,這是爲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遊戲角色當中,幫助幼兒理解故事2.知識的準備我讓幼兒先認識鵝大哥,瞭解鵝的基本特徵,練習鵝的走路姿勢四. 說教法、學法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掌握學習對象。"《綱要》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學決定教〉在活動中教師應成爲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角色遊戲法、課件演示法、提問法。

1、情景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爲幼兒創設情境,讓幼兒模仿鵝的走路姿勢,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知道鵝大哥的自傲,體驗鵝大哥自高自大的後果,這種效果是與以前僅通過圖片理解故事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

2、課件演示法:幼兒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發展孩子的觀察力,激發孩子的複述故事的能力。

3、角色遊戲法: 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4、提問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的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而採取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開發性的提問如:鵝大哥爲什麼會掉進河裏呢?我們能不能學他啊?爲什麼?等這些問題既能啓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幼兒有目的、有順序地仔細觀察、激發幼兒說的興趣,創造幼兒說的空間。

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遵循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創造條件讓幼兒自己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讓幼兒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本次活動我採用了談話法,趣味遊戲法 。

1. 談話法: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

2. 趣味遊戲法:陶行知老先生說:"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繫故事中的語句,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四 說活動過程

在活動中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使幼兒能始終處於積極探索的狀態,爲了完成本節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激發興趣,導入活動詩歌是幼兒最喜歡的藝術活動,是表現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用詩歌《詠鵝》導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出大白鵝。

師:小朋友們老師想問一個問題,這首詩歌是說得誰啊?那誰又能說說大白鵝長什麼樣子?(請個別幼兒說說)說的同時,出示圖片。

那誰願意表演一下鵝大哥走路的樣子呢?(其餘幼兒跟着學)讓幼兒在看看、學學、做做的過程中加深對鵝大哥的瞭解,也爲下面理解故事作鋪墊。

教師小結: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頭上有頂紅色的帽子。鵝走路,總是昂着頭,挺着胸,仰着脖子,一搖一擺的,很高傲的樣子(豐富詞彙"神氣")二.出示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 ,幼兒理解故事:

1.猜想有一隻神氣的白鵝,長得很漂亮,可是後來怎麼變成了大黑鵝呢?這是爲什麼呢?(幼兒猜想)2.出示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讓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3.師問:小朋友們,我是鵝大哥,誰可以告訴我,我爲什麼變成了大黑鵝呢?請幼兒回答,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正如<<綱要>>中所說,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特點,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在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後,教師小結,原來是鵝大哥太驕傲太神氣了.

教師小結,原來是鵝大哥太驕傲,太神氣了。從而突破了教學重點,懂得不能驕傲不能欺負弱小的道理。

三.依次出示故事角色頭飾,老師講述故事(教師操縱角色頭飾教幼兒學講故事)講完後問:

"我大步往前走 第一次遇見了誰?說了什麼?"鵝大哥看見自己的倒影心裏怎麼樣?它是怎麼說的?(理解樂滋滋)"後來我又遇見誰了?說了什麼?""我是怎樣變成大黑鵝的?"用形象的頭飾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跟着老師講述角色的對話,鍛鍊幼兒的膽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四、分角色遊戲,讓幼兒扮演角色,在遊戲中學會複述故事,在情境中體驗。心理研究表明,人在主動積極參與的活動後,記憶力比平時提高很多倍,因此,這個活動讓孩子自己親自參加,體驗活動的樂趣。通過以上環節,突破了用完整的語言複述故事這個難點。

五、出示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同時提問幼兒跟着課件畫面複述故事,對複述好的幼兒給以肯定和表揚。通過以上環節,突破了用完整的語言複述故事這個難點。

精選說課稿:比本領說教材:

這是一節以計算爲主的綜合活動,感知物體數量及其數字對應關係是中班學習數學的重要階段。它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關,而數學是枯燥無味又抽象的一門學科,特別是中班幼兒,往往對學習數學很不感興趣。針對孩子這與特點,我運用了故事引發孩子興趣、請小朋友幫忙鼓勵孩子參與其中、利用遊戲這一幼兒最喜愛的活動,讓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在活動中輕鬆獲得知識、經驗,根據這一特點,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的教學內容,是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主要考慮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出發,把數學融入到故事、情節、遊戲之中,讓幼兒在說說玩玩中理解、學習數學的實際意義。

說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應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根據《綱要》這一精神,結合中班的年齡特點實際情況,制定了本活動目標:

1、情感態度目標: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2、能力目標:瞭解幾種常見飛禽的本領,激發幼兒觀察、探索飛禽的興趣。

3、技能目標:幫助幼兒理解5的實際意義,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5個物體,正確認讀數字5,學習5的形成,知道4添1是5。 在本次活動中,我還大膽的嘗試利用二次比本領的機會,讓孩子在理解5的實際意義的基礎上,向孩子滲透順數、倒數、單數、雙數等粗淺的數學知識,加大了難度,給孩子一定的挑戰。

說準備:

在活動過程中,我準備了必須的圖片,方便孩子直觀的瞭解數的形成,爲孩子獲得知識提供必要的輔助。

說教法和活動過程:

活動分成5大環節:

首先,老師運用故事導入法,向孩子介紹燕子、貓頭鷹、啄木鳥這幾種飛禽在吵架引出本次活動,由於孩子平時缺少對飛禽這方面的瞭解,所以,本環節以老師的介紹爲主,孩子的討論交流爲輔。

第二個環節我運用了情景感染法:請孩子們幫小鳥們比本領這一情景,讓孩子在觀察、操作、比較、分析的過程中,重點了解5的形成,難點是比較4和5之間多1少1的關係。

第三個環節運用的是遊戲探索法:《規程》指出:"幼兒園活動組織應以遊戲爲基本形式,教育寓遊戲之中。"根據這一精神,我採用了遊戲探索法,利用手指遊戲,來進行鞏固複習,手指用起來比較方便,遊戲又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方式,而且在生活中隨時可以帶孩子玩一玩,進行鞏固複習。

第四個環節我運用的是邏輯推理法:讓孩子第二次爲飛禽們比本領,在這一環節運用了猜測、推理、點數、驗證的方法,向孩子初步介紹順數、倒數、單數、雙數,並沒有要求孩子一定要掌握,只是滲透這一方面的知識,然後我變了一個小魔術,把四副掛圖摺疊起來,裝訂後變成了一本繪本,可以讓孩子隨時翻看,講一講,說一說,在不知不覺中增長了知識。

最後我運用的是交流提升法:"開心聊吧",在活動中孩子對飛禽有了一定興趣,讓孩子說一說自己知道的飛禽,講一講它的本領,鼓勵孩子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繪本,或者利用早間區域活動時間和小朋友合作來畫繪本,做好了可以用來講故事,既鍛鍊了動手能力,又鍛鍊了動口能力,還能複習數學知識,一舉多得。

幼兒園說課稿-好聽的歌一、說教材1、教材的選擇:大家都知道,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而且隨着年齡的發展,小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在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更加喜歡直接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觸摸。他們學習、活動的特點是隻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的結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遊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因爲幼兒時期,興趣是其學習活動中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幼兒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能自發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對象,且能取得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動都應重視興趣的培養。因此,教材的選擇至關重要,正如《綱要》中所說的,"即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而此活動〈好聽的歌〉既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而且本教案,從教材的選擇到教法的設計,較多的考慮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地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各種物體發出的各種不一樣的聲音,把語言、科學內容有機地聯繫起來,即加深了幼兒對詩歌本身的理解,又有效的提高了科學活動的能力。還使他們對優美動聽的聲音產生了好奇心,平時更加善於用自己的感官去觀察這個奇妙的世界。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小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幾個目標:

並在活動中,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中。充分的課前準備爲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說教學程序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步驟爲:

激發興趣--動手探索--幼兒交流--觀看多媒體--欣賞詩歌(遊戲)--音樂遊戲(好聽的歌)--延伸活動(一)、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一開始,我就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活動環境,準備了很多能發出聲音的物品,"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東西,你們看看都有什麼啊?這些東西可好玩了,還能唱出好聽的歌呢?而且每個東西唱的都不一樣呢,小朋友想不想聽?從形式和內容上都吸引了孩子。因爲幼兒以無意注意爲主,有意注意纔開始萌芽,簡明的導語直接切入主題,豐富的物品,旨在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

(二)、動手探索根據小小班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在第二環節,我爲幼兒安排了動手探索,爲每組幼兒提供了很多能發出各種不一樣聲音的物品,供幼兒動手操作。在這個活動環節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自由寬鬆的活動氣氛中,幼兒敲敲,打打,拍拍,按按,聽聽,比較各種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獲得的經驗是很零碎的,單一的,那怎麼給幼兒一個系統性的認識呢,讓他們瞭解每種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呢?

(三)、幼兒交流於是,在自由探索過後,我就採取讓幼兒自由介紹自己玩了什麼,發出了什麼聲音,和別的聲音一樣嗎?這樣的方式對幼兒獲得的經驗進行整理。由於物品在幼兒的手裏,幼兒模仿的聲音和結合實物進行,還可以請其餘的小朋友學一學,說一說,他模仿的像不像,避免了單一性。

(四)、觀看多媒體小小班幼兒注意時間短,興趣穩定性差,新異、強烈以及活動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除了這些物品可以發出好聽的聲音,大自然也有很多奇妙的聲音呢,那他們的聲音又是怎麼樣的呢?小朋友想不想聽聽?採用多媒體教具,把幼兒帶入了奇妙的聲音世界,讓幼兒聽一聽,猜一猜,學一學。能再次吸引幼兒注意,激發活動的興趣。視覺聽覺的完美結合,促進了幼兒的思維的發展。

(五)、欣賞詩歌(2遍)將幼兒已獲得的知識經驗用詩歌的語言表達出來,詩歌語言簡單,節奏明快,幼兒易懂易讀,在詩歌欣賞2遍之後,採用師生問答的方法,加深幼兒對聲音的記憶,同時也爲後面的音樂遊戲奠定基礎。

(六)、音樂遊戲(好聽的歌)把〈小動物怎麼叫〉改編成(好聽的歌),和幼兒表演唱,使幼兒情緒到達最高潮,藝術融入科學,達到比較完美的統一。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七)、延伸活動樣的聲音。持續和拓展幼兒對各種聲音的探索和研究的興趣。

三、說教法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在本活動中,教師不僅僅要用生動的語言,神祕的動作來感染幼兒以外,還要積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於是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操作法:它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基本方法,就是幼兒根據教師準備的物品進行操作,探索。本次活動在引起興趣後,採取了操作,讓幼兒在動一動,敲一敲,聽一聽中獲得感知,比較出不同的物體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

2、交流討論法:進行了探索操作,我創造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通過介紹,讓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深化了幼兒各自的認識。

3、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造性、娛樂性、教育性。在音樂遊戲的環節中,我引導幼兒和教師進行一問一答的表演遊戲,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掌握了詩歌中的語言。

4、提問法:設計提問,引導幼兒想問題,回答問題。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這也是語言教育的任務之一。

5、演示法:我還通過多媒體,把大自然的許多聲音演示給幼兒聽,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認識,多媒體的運用,引導幼兒去聽去猜去模仿,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考,使幼兒的理解和認識更加深刻。達到科學素質的提高和審美情趣的統一。

多種教學方法的整合,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四、說學法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加升華了情感,在本活動中,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方位的參與:新〈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明確的指出,"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敲敲,打打,拍拍,按按,聽聽多種方式的參與,對奇妙的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產生了興趣。

2、師幼合作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會明顯的提高。爲了讓幼兒對各種聲音有進一步的認識,我採用了教師和幼兒合作對答法,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積極對答教師的活動中,理解並學習了詩歌的語言,感受各種大自然不同聲音的奇妙。

3、音樂遊戲法:通過輕鬆愉快的樂曲,優美熟悉的旋律的聽覺刺激,有助於幼兒對詩歌語言的記憶,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促進思維的發展。

採取的以上種種教學方法,極大的體現了"以幼兒爲本"的教育理念。

幼兒教師面試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我是來應聘幼兒園教師的xx號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說課的題目是《我們的身體》,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活動方法、說活動準備、說活動過程、說活動延伸這六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我們的身體》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兒園大班健康領域教學活動。《我們的身體》主要是介紹了身體的各個器官及其功能,引導幼兒瞭解並愛護自己的身體,這符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的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保健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要求,因此適合大班教學,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活動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1.情感目標:能夠對身體感興趣,培養其勤於鍛鍊、愛護身體的行爲習慣。

2.認知目標:能夠認識並描述身體各個部位及其功能。

3.能力目標:通過“分角色”遊戲活動,發展表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以上對活動目標的分析,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1.活動重點:認識身體的各個器官的名稱及功能。

2.活動難點:通過“分角色”遊戲活動,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及勤於鍛鍊的習慣。

二、說學情

大班的幼兒好動、好問、好奇心強。這一階段的幼兒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我將會藉助人體掛圖,視頻等直觀教具,通過“分角色,說身體”的遊戲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同時也符合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

三、說活動方法

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應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開放的理念引導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將採用的是觀察法、講解法及電教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積極參與活動。

四、說活動準備

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只有藉助事物的具體形象才能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身體各個器官的名稱及其功能,針對本次活動我將採用的是人體掛圖及種類多樣的帽子來開展,幫助幼兒清晰準確的認識我們的身體。

五、說活動過程

導入是活動的重要環節,精彩的導入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因此我採用的是兒歌的方式導入,首先演唱《健康歌》:“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這種方式可以引導幼兒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達到“課未始、興已濃”的狀態。

下面是活動的基本部分,包括四個部分:認一認,說一說,想一想,編一編。

首先認一認,我會展示一幅人體掛圖,然後指幾個常見部位依次向學生提問:“大家看一看,這是什麼部位呢?”逐步介紹五官、內臟等身體部位的具體位置,引導幼兒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

再是說一說。我先向大家提問:“小朋友們知道我們的眼睛、鼻子、嘴巴能幹什麼呢?”請幼兒自主作答,對於回答優秀的小朋友,我會給予表揚。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際生活,學習常見部位的基本功能,再通過觀看視頻引導幼兒學習身體內部結構,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步是想一想。鼓勵幼兒多問多想,通過提問“爲什麼有人會戴眼鏡,又爲什麼有的小朋友會長蛀牙呢?”這樣的方式,引導幼兒開動腦筋,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幼兒勤於鍛鍊、愛護身體的行爲習慣。

最後一步是編一編。我將製作好的嘴、眼睛、耳朵、鼻子等身體部位的小帽子分發給小朋友,然後我先示範戴上眼睛的小帽子:“我是眼睛,我是用來看書的”,接着分組引導幼兒分角色表演,對於表現突出的小朋友我會獎勵一朵小紅花,通過這樣的遊戲活動,培養幼兒的表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幼兒認識並掌握身體各個器官的名稱及功能。

下面是活動的結束部分。爲了引導幼兒能夠輕鬆愉快的氛圍下結束活動,我將採用談話法進行結束部分,通過提問:“小朋友們,這次活動你們學習到了什麼呢?”這樣有利於幼兒鞏固所學知識。

六、說活動延伸

好的教育活動不是止於某一特定的活動,而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特別是對幼兒能力、習慣的培養,活動延伸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採用的是家園共育的方法進行活動延伸,請小朋友們向父母講述身體部位的名稱及功能,幫助幼兒把本次活動中所學到的知識繼續延伸。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幼兒教師面試說課稿3

一、說教材

《動物吃什麼》是省編教材大班上冊主題五:有趣的動物中的活動內容。本活動是在瞭解了動物的外形之後,繼續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觀察動物,瞭解動物的生活習性,激發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培養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選取《動物吃什麼》作爲活動素材是因爲:

(1)幼兒對動物有着濃厚的'興趣。孩子是非常喜歡小動物的,他們眼中的動物是他們的好朋友。能和他們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重要因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從幼兒興趣出發選擇內容易激發幼兒興趣。

(2)幼兒的知識水平。進入大班,幼兒對一些動物吃什麼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動物種類繁多,他們瞭解還很膚淺,而對草食,肉食,雜食知道的應該更少。《綱要》中說:教育內容的選擇即符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即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經驗和視野。

(3)靈活性強。本活動不受時間、季節的限制。執教者可以有足夠的空間去準備。有足夠的空間收集活動中所需要的材料,只要本活動留着,什麼時候都可以執教。

我確定本活動目標爲:

1、激發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

2、引導幼兒瞭解不同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

3、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從幼兒興趣出發,選擇本活動就是爲達到目標1、2,這也是教材提出的目標要求。爲什麼我又加上了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一目標呢?因爲我有時感覺到雖然實施素質教育了,也啓發了,也探索了,然而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卻沒有同步發展。半句話,一個字,一個詞的說,我覺得利用本次活動在充分完成目標1、2的基礎上還有很大空間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動物小狗,開始小狗來動物園了——我想給小狗送骨頭——我的好朋友是小狗,它喜歡吃骨頭——我的好朋友是小狗,我把它放在3號桌上,因爲它喜歡吃骨頭。《綱要》中要求: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興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本活動就爲幼兒提供了語言交往的平臺。

爲了更好地完成活動目標,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培養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

難點: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

爲了突破重點、分散難點,我做了如下準備。

1、動物卡片。

20多種動物卡片。

青草、竹子、桃子、骨頭、玉米等圖片

2、動物聚餐餐桌圖三幅

二、說教法

1、情境教學法。

本活動把幼兒帶入動物園參觀動物爲情景,瞭解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討論法。

討論法是教師與幼兒圍繞某個問題進行思維碰撞或思維發散,本活動中討論的內容是由教師發起的,動物園還有許多動物,它們喜歡吃什麼呢?這樣運用已有的經驗,聯繫實際,發揮想象。對於吃雜食的動物也逐漸認識起來。

3、示範法。

即有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爲幼兒提供具體模仿的範例。也有能力強的幼兒爲其它幼兒提供的範例。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相學習,效果會更好。

當然教學中還靈活運用了其它教學法:如:提問法、觀察法、操作法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開通了幼兒多種感知通道。這也正象心理學告訴我們:個體在認識過程中,開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個體認識對象的體驗也就越細緻,越豐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

三、說學法

淺顯的謎語,逼真的動物叫聲,引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同時培養了幼兒聽的習慣和說的習慣。活動情景的設計把幼兒帶入一個動物世界。他們迫不及待的去喂小動物,精練的提問:你想給誰送什麼?你的好朋友是誰,它喜歡吃什麼?在這樣有梯度的提問中,幼兒的語言越來越豐富,語言表達的內容呈螺旋上升,表達能力自然提高。聽的習慣、說的習慣也在培養。小動物坐位置更是提高了幼兒的分類能力。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即得到樂趣,又活躍了思維,即培養了興趣,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四、說過程

《動物吃什麼》是一個綜合活動。包含語言領域、科學領域和藝術領域。其基本目的是通過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我採用環環相扣的組織形式,活動流程爲:設置懸念、激發興趣——找朋友感知發現——組織討論。擴散思維——動物分類。提升經驗——活動延伸,擴展視野。

1、設置懸念,引起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一半。動物園又來了新朋友。誰來動物園了?緊緊吸引了幼兒,通過聽聲音,看動作,猜謎語把動物們引出來,一下子就把幼兒帶到了動物世界,激起他們的興趣。

2、找朋友,感知發現。

(1)飼養員叔叔給動物準備了好多吃的,它們是什麼?

教師逐一出示食物圖片,鼓勵幼兒說出這是什麼。

(2)你給誰送什麼?

幼兒說出給誰送什麼,並動手操作。然後扮演動物的老師說謝謝小朋友。送給我……引導幼兒說出不用謝。這裏的師幼互動,即爲下面的語言訓練提供了示範,也調動了幼兒的已有經驗。同時也爲下面幼兒之間的互動打下了基礎。

(3)你的朋友是誰,它喜歡吃什麼?

部分能力差的幼兒,有了前面的語言示範,也能試着說出來。這裏注意了因材施教和麪向全體。

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通過師幼之間、幼兒之間的互動,幼兒即瞭解動物吃什麼又發展了語言。

3、組織討論,擴散思維。

動物的種類繁多,前面幾種只是代表。經過幼兒討論想象,會說出更多的動物,能激發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使本活動重點得到突破。還有許多小動物它們是誰呢?它又吃什麼呢?當老師問討論結果時,要有意識的引導幼兒有些動物只吃草,有些動物只吃肉,這樣就爲下一步動物分類打下基礎。

4、動物分類,提升經驗。

如果簡單的讓小朋友給動物分類,即生硬、又不易引起幼兒的興趣。於是我設計了動物聯歡、共進午餐的場景。你的朋友是誰?它應該在幾號餐桌上,爲什麼?爲了減少盲目性,每號餐桌上先送上兩個小動物。老師簡單總結,幼兒再根據自己的經驗放置其它小動物。每位幼兒都非常興奮和愉快。興奮和愉快是幼兒活動的最佳背景。在這個過程中,每位幼兒都敢說,敢做,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積極性比較高。在這裏把零碎的知識進行加工整理,認識了許多動物,瞭解到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落實化解了難點。

5、活動延伸,擴展視野。

動物範圍的廣大,讓探索沒有止境。如果就此結束。剛激起的興趣也持續不了多久。本活動的生成、延伸也是一定的了。動物不同,喜歡吃的食物也不同。請小朋友注意收集有關動物的資料和圖片,帶到幼兒園來,大家互相交流。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