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1

《高高興興上幼兒園》這是一個短小的故事,這個教學活動就是讓幼兒通過聽故事,掌握詞語“高高興興”學會說短句:“你早,你上哪兒去呀?”“我上幼兒園。”同時也激發幼兒樂意上幼兒園的情緒。

描述:上課時,我出示了各種小動物頭飾,小朋友都非常感謝興趣。這對我整堂課的幫助很大。小朋友們通過故事,都會說:“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同時也表現出樂意上幼兒園,也知道上幼兒園不能哭,要高高興興的。個別能力強的已經會自己組織語言,能大致地把這個故事講述出來了。讓我最高興的是,我班的幾個新小朋友也能跟着別的小朋友一起聽故事,一起回答問題了。

分析:小班小朋友對一些新穎的教具非常感興趣,教具做的好壞,這對上課有直接的聯繫。我班多數幼兒語言發展的較好,能回答教師的問題,一些簡單的語句他們學的也很快。個別幼兒會自憶組織語言進行講故事,這跟平時與教師的交流,父母的交流,幼兒之間的交流,有着很大的關係。還有幾個新小朋友能及時的適應我們的生活,說明我班幼兒都非常的熱情,能幫其它幼兒一起渡過這個最難過的時期。

通過這堂教學活動,讓我明白了,我班幼兒都非常喜歡幼兒,也能做到開開心心上幼兒園。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及時注意幼兒情緒,合理安排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新穎的教具。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2

曾經錯過了幾次聽歌唱活動《五隻小青蛙》的機會,今天上午聆聽了王春霞老師的大班歌唱活動《五隻小青蛙》,感覺這是一首情境性較強的歌曲,王老師動情優美的演唱,有趣的動作,簡單的活動設計卻深深吸引了孩子。整個活動除了圖片幾乎沒有其它道具,顯得很輕鬆自然。

歌曲的內容是這樣的:

五隻小青蛙,站在池塘邊,捉蟲子做美餐,一隻小青蛙跳進池塘裏,還剩下四隻小青蛙;

四隻小青蛙,站在池塘邊,捉蟲子做美餐,一隻小青蛙跳進池塘裏,還剩下三隻小青蛙;

三隻小青蛙,站在池塘邊,捉蟲子做美餐,一隻小青蛙跳進池塘裏,還剩下二隻小青蛙;

二隻小青蛙,站在池塘邊,捉蟲子做美餐,一隻小青蛙跳進池塘裏,還剩下一隻小青蛙;

一隻小青蛙,站在池塘邊,捉蟲子做美餐,一隻小青蛙跳進池塘裏,青蛙都回家找媽媽。

給活動的一點建議:《五隻小青蛙》共有五段幾乎一樣的歌詞,所以在範唱時可以捨棄幾段,就從兩隻青蛙唱起。五隻小青蛙富有童趣的圖片沒有演示,可以在演示中讓幼兒感受歌曲中表現的五隻小青蛙在池塘邊捉蟲子,一隻一隻跳進池塘裏的情景。歌曲的節奏中有兩處有趣的唸白,可以進行置前處理,在完整範唱時讓幼兒在念白處進行互動。讓幼兒在完整感受歌曲時體驗合作曲的樂趣,避免歌曲長而造成的枯燥。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3

在教育過程中,經常運用表揚和批評的方法。表揚即對幼兒的長處和優點進行讚美。表揚決非吹捧、誇張和投其所好,而是實事求是、誠心誠意,以達到進一步激發和調動積極性的目的。批評則是對幼兒的缺點和錯誤的分析和否定的過程,批評決不是諷刺挖苦,抓辮子扣帽子、打擊報復,而是善意、公正地幫助幼兒認識和糾正錯誤,接受教訓,增強生機和活動。在心理教育過程中,因人因時正確運用如上表揚和批評的形式,可以使幼兒提高認識水平,強化良好的活動動機,激發積極的精神情感,促進能力的形式和發展,增強上進心和責任感。表揚和批評巧妙的結合起來,以表揚爲主,適當的批評爲輔,才能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關鍵字:表揚批評適時適度適法幼兒的是非正誤認知及其心理品質,行爲習慣的養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育者的導向和激勵。隨着“快樂教育”、“嘗識教育”的大力倡導,以及“熱愛孩子、尊重孩子”的教育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人們越來越重視表揚在對孩子教育中的作用。然而在幼教工作的實踐中,人們又不得不問:“表揚得越多越好嗎?”我認爲,在教育孩子的天平上,光有表揚是不夠的,還應該有適當的批評,並且對孩子的表揚和批評,必須謹慎而科學,力求做到適時、適度、適法。

一、適時地運用表揚和批評所謂適時,就是要抓住理想的教育時機,及時地給予表揚和批評,力求達到良好的效果。

一是要善於發現時機。比如對於平時就多動調皮的幼兒,就要在日常行爲表現中發現他的閃光點,並及時的給予肯定和表揚。二是要善於選擇時機。比如在幼兒情緒激動哭鬧的時候,跟他說道理自然遠不如待其情緒穩定後進行教育引導的效果好。三是要善於創造教育契機。比如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有針對性地教育,啓發幼兒揚長避短,有意爲某些不足的幼兒創造行動體驗的機會,並給予表揚和鼓勵,達到教育幼兒的真正目的。

二、適度地運用表揚和批評“凡事有個度”。

可在幼兒教育實踐中卻存在着很大的隨意性,缺乏“度”的意識。有些家長和老師,孩子表現好就給予了帶有極大誇張意味的表揚:“你真行!太了不起了!”“你太棒了,誰也比不上你!”……諸如此類表揚容易使孩子“飄飄然、昏昏然”,盲目自大,惟我獨尊,時間一長,就聽不得半句批評的話,這樣的表揚就適得其反了。因此,我們應該強化表揚和批評這個“度”的意識。

(1)分寸適度。一切從幼兒的客觀實際出發。表揚,不是言過其實的亂吹捧。對孩子言過其實的表揚,會使孩子形成不切實際的自我認識,一旦這種認識與現實生活中他人恰當的評價發生衝突,幼兒的心理就會失去平衡。批評,也是善意的,不是呵斥和恐嚇,更不應把後果嚴重化,斷定一個幼兒可怕的未來,比如說他是長大沒有出息等。無論表揚還是批評,都得把握好分寸,別忘了,我們的教育對象是無知而渴知的幼兒。

(2)頻率適度。表揚和批評,都不是多多益善,關鍵是恰到好處,二者結合運用,針對具體對象適時的調適,絕不能憑個人的情緒因素把孩子定格了,更不能對自己喜歡的孩子,就毫無休止的表揚,對自己不喜歡的孩子就一味的批評,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

(3)語言適度。語言不僅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同時還要注意到幼兒的認知和興趣特點,力求形象、生動,批評的語言要富於親切感,具有激勵性、啓發性,讓幼兒明白爲什麼能這樣做而不能那樣做。

三、適法地運用表揚和批評在對幼兒進行表揚和批評時候,要強調方法在具體情況中要力求做到用之有方,行之有效。

(1)表揚和批評並重互爲調節。立足於深層次的愛,從事實出發,是非分明地給予適當的表揚和批評,使二者互爲調節,互促互動,這纔是科學的方法。

(2)表揚和批評要因人因事而異。孩子有近似的共性特點,也有和不相同的個性特點,對他們運用表揚和批評是既要注意某些共性特點,也不可忽視個性特點,因人因事不同,就應進行不同的表揚和批評,在運用時,仔細斟酌,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3)表揚和批評要選擇相宜的環境。如有的宜在集體面前進行,有的宜在個別談話中體現,有的可在遊戲、勞動、參觀等活動中滲透,有意識地啓發,使教育者的表揚或批評隱含其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要努力爭取家長的配合。絕大多數家長對寶貝們都是濫用表揚,也有少數家長把孩子捧慣得“無法無天”了,就一反常態地跳到濫用批評的極端。這種家庭教育既有礙於幼兒的健康成長,也會給幼兒老師帶來矯正的極大困難。因此,我們必須通過平時的家園聯繫等渠道,努力提高家長的家教水平,只有使家園教育共同配合,纔會有理想的教育效果。

表揚可以使孩子心情愉悅,信心倍增,批評可以讓孩子保持清醒的頭腦,充分認識自己的不足。表揚和批評巧妙的結合起來,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要以表揚激勵爲主,批評要注意方式方法,儘量婉轉含蓄,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體現了“熱愛孩子、尊重孩子“,纔會讓孩子們在教育的海洋裏激情無限!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4

我班晨晨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晚上,收到晨晨媽媽的信息,資料是說晨晨今日放學回家後很不高興,因爲不乖受到了教師的批評,小朋友也不要和他做遊戲。當然晨晨媽媽不是責怪我們教師批評了他,是擔心孩子的這種情緒會影響在園生活,產生對幼兒園的排斥現象。

經過幾條信息的交流,我和晨晨媽媽都認爲晨晨是個喜歡給他戴高帽子的孩子,批評對他沒有什麼作用。第二天晨晨來到幼兒園,聽到他大聲的和教師主動問早,我便就對他進行了這一天裏的第一次表揚,並鼓勵他如果沈教師再發現有第二個表現好的事情,就讓晨晨做小教師,果然,整理玩具的時候,晨晨一改往日橫衝直撞去放玩具的樣貌,而是慢慢的像只小花貓一樣輕輕的走過去,等孩子們都安靜下來後,經過晨間談話我表揚了晨晨的表現,並把小教師的牌子掛到了晨晨的脖子上,晨晨理解完這項神聖的使命後,繼續嚴以律己,做好小教師的榜樣。

遊戲時間到了,晨晨不會兩兩尋找好朋友的命運再次上演,由於他的年齡較小,反應也稍比動作快的小朋友慢一點,當週圍的孩子都已經拉起好朋友的小手時,晨晨才反應過來,於是看到眼前有小朋友,便立刻試圖要去拆散一對好朋友,那已經找到好朋友的孩子當然不妥協,久而久之,晨晨心裏不高興的情緒又出來了,覺得自我沒有人願意和他成爲好朋友,當然班中不會找好朋友的孩子不止晨晨一個,他們總是很盲目,如果眼前沒有單個的小朋友,就會傻傻的楞在那裏,每次,我都幫他們迅速牽手,使得每次都很被動,終究還是沒有學會自我主動的去尋找好朋友,各位有經驗的教師,能幫我出出招嗎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5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很多時候,有些意外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們多用心,從小事關注,做到不疏漏,那意外事故,就能夠大大減少,讓孩子更加安全!在工作生涯8年的時間裏,我回頭想想自己也許有過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我對孩子的安全問題卻一直很關注。因爲我認爲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就是信任我能和家人一樣帶好孩子,而沒有一個家長願意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的,所以我也不願意讓自己班級的孩子受到一點傷害。但是安全的隱患不是說“不願意”就能消除的,在第一線工作的8年中,我所帶的半日活動中孩子們基本沒有發生過意外,回想自己的點滴,思考總結些許經驗,爲自己、爲年輕老師提供借鑑:

首先,在思想上絕對重視,尤其對於孩子的“小報告”要引起重視。一個班級30多個孩子,光靠老師的一雙眼睛是忙不過來的,但是老師不是隻有一雙眼睛,你還有孩子這麼多雙眼睛在幫你盯着,所以當孩子向你報告時,千萬別因爲小事而忽略他們的話,也許他們會帶給你很重要的信息。曾有一個案例:有小朋友向他們的老師說——雷雷打了思思一拳,他們的老師應了一聲“哦,知道了”,沒有加以理會,結果在回家後,家長髮現思思的背上有一片淤青,便打電話責問老師,老師卻對此不是很清楚,家長就將老師告到園長那裏,整個事件中,教師和幼兒園都處在很被動的位置。我們回頭試想一下,如果那個老師重視了孩子的小報告,馬上給予處理了,也向家長報備了,家長對此也能釋懷一點,體諒這個意外不是老師願意發生的。

其次,在行爲上絕對重視,做到身到、眼到、心到。我認爲作爲幼兒園老師在帶班的半日活動中,不能離開幼兒半步,有些老師看着孩子們在專心畫畫,就比較放心地鑽進辦公室做自己的事情去了,其實往往你認爲最安全的時候恰恰是最不安全的時候。曾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案例:那是在整個幼兒園一天中最安靜的時候——孩子們午睡了,在二樓帶午睡的我突然聽到有人在大喊“救命”,我仔細聽那聲音好像是我們幼兒園沃老師的,趕緊跑到四樓沃老師的班級,才知道有孩子“羊癲瘋”突然發作,口吐白沫,沃老師整個人嚇得目瞪口呆了,和我一樣聞聲趕去的老師一邊打電話給孩子家長,一邊將孩子送到醫院進行搶救。後來,孩子救活了,沃老師一直感嘆那天幸虧自己沒有睡覺在巡視孩子,如果發現晚了,就完了。這個事例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啓發,不能忽視一日活動中的任何一個環節。

最後,在教育上絕對重視,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還記得汶川大地震中許多孩子死在廢墟裏的場景嗎?那是多麼慘不忍睹。但是有一所學校卻沒有一個孩子和老師被淹沒在廢墟中的,那位校長在看到自己的老師和學生毫髮無損時,他感觸到平時的安全演習並不是空設的。是的,只要能保護生命,即使練習很多次,只用到一次那也值得,當然,我們更希望一次也不要用到。因此,我認爲平時讓孩子掌握一些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和逃生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利用晨間談話幾分鐘時間,圍繞一個安全小知識,向幼兒介紹一下。在孩子做不安全行爲時,教師應及時給予教育,糾正錯誤行爲,不要因爲沒有發生危險而忽略,等到發生時已經來不及了。

我們老師應該從小事關注起,讓安全警鐘長鳴!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6

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質量的重要途徑,是培養、發展學生能力,實現教育面向未來的需要。 大班數學活動中的遊戲一般是把教學內容,尤其是教學重點、難點與幼兒喜聞樂見的遊戲形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並把它適當安排在教學活動過程中。

數學遊戲能爲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協調發展。

遊戲新穎,形式多樣,富有情趣,纔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使他們主動地學、愉快地學。如富於思考啓發性的“猜謎"、富有情趣的“小貓釣魚"、“種樹"、“小老鼠拉磚頭”“採蘑菇”等許多小遊戲一一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們都喜形於色,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加,並自覺地遵守遊戲規則,努力爭取正確、迅速地完成遊戲中的學習任務,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直觀形象的數學遊戲可以在學生形象的表演、好玩的遊戲中藉助生活常識來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兒歌“2字像小鵝,圓圓小腦瓜,斜着長脖子,直着小尾巴。"形象地描述了數字“2"的字形和書寫要領。如“找姐妹"遊戲,學生拿着數字卡片“5"說:“我今年5歲,姐姐比我大一歲,姐姐在哪裏?"學生們想出答案舉起數字卡片“6"說:“我今年6歲,比你大一歲的姐姐在這裏。”在這個遊戲中,開始學生依據數序知識想出結果,爲學習有關的應用題做了鋪墊。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7

音樂是聲音,聽覺的藝術。幼兒園藝術活動目的是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力,體驗自由表達及創造的快樂。孩子聽到美妙的聲音。他們並從內心感受了藝術的美;當孩子用心去歌唱。他們的情感得到了徹底的抒發。因此,我選擇了這首歌曲《螢火蟲》黑夜對於幼兒來說是充滿了浪漫、神祕的色彩,而黑夜裏閃閃發光的螢火蟲更是惹人喜愛。本次活動用意在於讓幼兒感受螢火蟲在黑夜裏飛舞的美麗。體會黑夜帶來的美。我把目的設爲讓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學會有節奏的演唱歌曲,讓幼兒感受多種演唱的藝術效果,更增加對歌曲的興趣。第一個環節我選用的猜謎語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第二個環節是讓有幼兒觀看有關螢火蟲的圖片,並學習跟讀歌曲。第三個環節組織幼兒運用多種方式演唱。

在幼兒學唱歌曲的過程中,範唱時,爲了讓幼兒聽清歌詞,我進行了情景示範,把唱歌的技巧和歌曲表達的情感充分表現出來,營造一種靜謐、親切的氛圍。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激發幼兒想表達自已的感情的慾望。爲了讓幼兒增加對歌曲活動的興趣,最後一個環節設計爲讓幼兒大膽表演歌曲,更好地感受螢火蟲帶來的美麗。整節課下來了,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以下是我的活動反思小結:

一、上課的速度有點緩慢,不緊湊。還是有點小緊張,導致歌曲有點小走調,忘詞。在教小朋友用拍手打節奏時,幼兒一直跟不上節奏。我雖然有教他們很多次,但是他們一直跟不上,所以這也是我考慮不周到的問題,沒有想到比較好,讓他們記得更準確的打節奏的方法。

二、在第二個環節的時候,讓幼兒觀看螢火蟲的圖片。如果有下載關於螢火蟲的視頻,讓幼兒感受螢火蟲在黑夜裏自由地飛舞。幼兒就能更加體會到黑夜是更加的迷人,更加的浪漫的一種色彩。這也是我考慮不周到的問題。幼兒就會對螢火蟲這首歌曲更加感興趣。更加理解歌詞,這首歌曲印象深刻。

三、在最後一個環節,幼兒只是跟着教師的動作來表演歌曲,並沒有自由地發揮想象力。如果他們能夠自由的發揮想象力創編動作,激發幼兒的創造性和想象力。還有如果讓他們戴上螢火蟲的頭飾,他們就會更增加對這首歌曲的興趣

總之:我要增強我的心理素質,我比較膽小,不敢表現自已。希望接下來的不管是公開課還是平時的課,我都能表現越來越好。我也會經常跟自已說我可以的,一定可以的。鼓勵自已,讓自已越來越勇敢。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8

《有趣的圖形》是我們中班教研組的一次數學研課活動,教學目標是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能夠區分三種幾何圖形。活動前我們對活動的內容進行了討論,在確定這一內容時,教研組的.老師們都覺得這一內容很簡單,但經過對中班幼兒認知特點的分析發現,中班的幼兒已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這一階段的幼兒雖然能正確地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們不是從這些形狀的特徵來認識,而是將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體相對照。因此,我們最終確定了《有趣的圖形》這一活動,讓孩子在遊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想象、動手等,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徵。

本次活動,除了讓幼兒感知圖形特徵外,還有一個活動目的是探索兩種不同導入方式在同一教學內容中的課堂運用實效。因此,執教的兩位老師在基本確定了活動過程後,對導入環節進行了重點的設計。兩個活動,我們分別運用了兩種導入方式:一種是實物直接導入,教師出示魔術袋引起幼兒興趣,然後通過讓幼兒摸一摸,通過對摸出的實物形狀的區別來初步感知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徵。另一種是手指遊戲變魔術導入,教師通過魔術變出三種圖形,然後通過與實物的對比感知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徵。在執教過程中我們發現,兩種不同導入方式,都能激起幼兒的活動興趣,只是遊戲的方法具有神祕感,並與下面環節有較好的銜接,因此能更快地調動幼兒的情緒,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兩次活動,幼兒參與性都較高,但同時活動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雖然我們在活動前對這一內容的目標定位進行了仔細的考慮斟酌,但在活動後發現,我們設置的其它幾個環節還是過於簡單,沒有將活動目標真正的達成,在最後環節中,孩子們在找找身邊的三種形狀時,對於正方形的認知出現了偏差。教研組老師們聽課後向我們執教老師也反映了這個問題,爭對這一問題,我對自己的活動進行了反思。

根據活動目標,教師除了運用遊戲讓幼兒感知圖形特徵外,還必須在認識時讓幼兒用語言來描述圖形特徵,通過多次的描述鞏固幼兒對圖形基本特徵的認識。如:三角形:三個角三條邊;圓形:沒有角,圓溜溜;正方形:四邊一樣長,四角一樣大:教師在向幼兒正確描述圖形特徵時,讓幼兒也來描述,通過多次尋找圖形,描述圖形來認知圖形特徵。這樣在最後環節時或許就不會出現圖形區別時的偏差,而活動目標也會達成的更好。

一次教研組的研課活動,從內容的選擇確定到執教,從活動後的研課到反思,都給了老師很大的啓發,及時地反思,總結會讓你收穫更多。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9

本週我執教了一個語言活動《新奇的世界》,此活動是主題《亮眼看世界》中的一個語言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通過老師的引導,仔細地觀察圖片,能大膽地通過自己的想象,生動而富有情節的講述故事的內容。在以後的觀察類活動中,我們應有意識地引導幼兒繼續以新奇的眼光去認識的一切,在熟悉的場景中發現新奇之處。以新奇的眼光進行觀察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有意識地轉換角度,藉助小老鼠的視覺來感知、體驗;二是靜心寂慮,調動各種感覺貫注於觀察對象。本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引導幼兒凝神想象,並描述自己想象的情景。對於能力弱或難以安靜想象的幼兒,就讓他們根據老師講述中的一個細節進行描述。

整堂課進行的還算比較順利,基本上實現了預定的計劃。但也存在着很多問題。我總結爲以下幾點:

第一,最明顯的問題是時間太長。整個活動從頭到尾一共上了差不多有40分鐘的時間,在活動中,我發現在最後的一個環節,幼兒已經坐不住了。所以在時間的把握上還需要不斷的努力。此外,在活動內容的設置上也要充分考慮到時間問題,合理地安排活動內容。

第二,圖片的呈現方式不當。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有很多時候是需要藉助圖片的,而圖片的呈現也是有技巧的。我知道了圖片的呈現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種是先出示圖片,讓幼兒先觀察圖片,教師再進行講述,以此來鍛鍊幼兒的觀察能力。第二種是教師先進行描述,讓幼兒產生想象,之後教師再出示圖片。第三種是教師先出示最後一幅圖片(如果有多幅圖片),讓幼兒產生某種疑惑,激發他們的興趣,進而展開前面的內容。還有一種是將所有的圖片同時展示出來,但在每幅圖片上蓋上一張紙,教師每講述一幅就掀開一張,這樣做會讓幼兒有一種新鮮感。圖片呈現的方式所謂是五花八門,除了以上幾種,可能還有其他不同的方式,無論是那種方式都要有條不紊、不浪費時間。教師只有採用適當的呈現方式,才能充分發揮圖片的作用。而我在上課時,由於圖片比較大,而且一共有四幅,所以當我講完第一幅後直接把後面的幾幅覆蓋在上面了。這樣的呈現方式是不當的。指導老師建議,如果圖片實在放不下,不如在第一幅講述完之後把它拿下來再放第二幅。

三、觀察圖片是引導還不到位。在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講述時,不必拘泥於故事原作,而應該以幼兒的想象爲主,結合掛圖的畫面進行描述。

“看”是天性,如何去“看”,深遠地影響着一個人的發展。在諸多感覺中,尤爲重要的是視覺,因爲視覺能夠非常直接、非常明瞭地認識事物,察覺事物之間的差別。每上一堂課都會發現很多不同的問題,我相信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磨練,一定能夠有所提高的。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10

在這次閱讀活動中,我發現了我班孩子閱讀的盲目性大,幼兒常常會把一本圖書打開,忽然又翻到書的後面,一會兒又忽然一下翻回書的前面。因此,我採取“師生共讀”的方式和孩子一起閱讀圖書。我和孩子一起翻閱圖書,邊翻看圖書邊提問講故事,我講一頁,幼兒翻看一頁,讓幼兒直接感受畫面與故事之間的聯繫。

閱讀的時候,小班幼兒的思維往往受行動的影響,往往是邊做邊想或者是先做後想。在閱讀故事《誰的主意好》的時候,我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合理想象,說出怎樣才能知道小兔在不在家。緊接着我通過提問:“那我們來看看故事裏的小動物想了哪些辦法”,這時候,又再一次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孩子觀察下一個畫面。

注意力不穩定,觀察的目的性差。關於這個特點,我在教學中,通過情景體驗的方法,讓孩子扮演故事《誰的主意好》中的角色,學說故事中小動物說話,在模仿動物說話中,讓幼兒說說:“你們覺得誰的主意好”,通過模仿和思考,讓幼兒知道“爲什麼小雞的做法好,小貓、小羊、小鴨的做法不好呢”。在這裏,主要是對小動物的做法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讓孩子明白,使勁捶門不禮貌,用勁踢門會把門踢壞,放開喉嚨大聲喊不僅喊壞嗓子還會太吵。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11

抓耳撓腮、機靈調皮、愛搗蛋的小猴子,一向是孩子們特別喜愛的小動物。根據《指南》精神,孩子們對自己喜愛的動物的好奇、好學與探索是由內而外的——看圖講述《猴子學樣》和韻律活動《猴子爬樹》也應需而設、應趣而施。

韻律活動《猴子爬樹》開始了,我是以孩子們剛剛學過的、記憶猶新的故事《猴子學樣》的表演爲導入的,我和孩子們一起聲情並茂、手舞足蹈的邊表演邊講述着“每一個小猴子都拿起一頂草帽待在頭上,‘吱溜吱溜’爬到了大樹上。老爺爺一覺醒來,睜開眼睛一看目瞪口呆——哎呀!草帽不見了!……”在表演講述時,我的眼睛掃視余光中劉石浩一會兒看看我、一會兒低下頭玩玩褲帶子,好似心不在焉的,直至聽到韻律《猴子爬樹》活潑、滑稽、幽默、有趣的樂曲聲,看到我的手、身體惟妙惟肖跟着主旋律律動時,發現劉石浩也齜牙咧嘴、表情愉悅的模仿着我動了起來,頭也擡了起來……在進入中間一段猴子做慣有動作時,劉石浩也放開手、大方的做起了和同伴不一樣的猴子學樣或自娛自樂的戲耍動作,我立刻以猴媽媽的角色,走到他身邊,對他翹了翹大拇指並大聲誇讚道:“哇!這隻小猴寶寶真可愛,我們一起來學學他的有趣、滑稽又帥氣的動作吧!”這一下,劉石浩可高興了,咧開他的小嘴樂開了,之後他的動作更誇張、更形象生動了。

《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是爲在園幼兒的健康成長服務的,要爲每一個兒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積極的支持和幫助的。上述案例中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時時關注劉石浩的需要,爲他提供積極的支持和幫助,同時把握介入契機,選用適宜的指導策略。

在本次活動中,我做了一個有心人,時時關注幼兒,尤其是像劉石浩這樣性格比較外向、跳脫、頑皮以自我爲中心又時常影響同伴活動的孩子,不僅需要觀察他的外部活動和表現,更要善於瞭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引導他逐漸對貨東感興趣,並願意表現自我,從而獲得更大的學習樂趣和成功表達自我的滿足感。

二、創設情境,快樂、真誠的和孩子們一起韻律、在所創設的遊戲情境中與孩子們打成一片。做孩子們真正的良師益友。

在活動中,我亦師亦友,在觀察中支持幼兒的自主創新,在支持中引導,在引導中求發展與創新,最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在剛開始的導入活動故事表演時,劉石浩的那種心不在焉、神遊於活動之外的狀態,我沒有以教師高高在上的身份去強求、去斥責,而是以音樂的魅力以及我自己的有趣、詼諧的表情、動作去感染他、吸引他,激發其內驅力,情不自禁的主動、積極、愉悅的投入到《猴子爬樹》的韻律活動中,你瞧——他們學着活潑可愛的小猴子,一會兒爬上樹、一會兒“吱溜”爬下樹,一會兒盪鞦韆,一會兒抓耳、一會兒撓腮,你學他、他學你,把“猴子愛學樣”的特徵表現的活靈活現。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12

天氣越來越冷了,戶外活動顯得尤爲的重要。保持上下午的戶外活動時間不僅可以幫助幼兒增強體質,鍛鍊身體,也可以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裏帶來一絲溫暖。

根據大班幼兒的生理特徵的需要,這學期我們主要加強幼兒的跳繩方面的能力,不僅在戶外活動的時候幫助幼兒學會並熟練跳繩,也和家長配合,共同努力。一開始,幼兒對跳繩比較陌生,充滿了興趣,晨間鍛鍊的時候樂在其中。對於跳繩的練習,我們老師先讓幼兒自己摸索跳繩的技巧,在摸索的過程中鍛鍊身體。經過幾次的鍛鍊後,部分幼兒已經能夠熟練又快速的跳繩了。但是仍有部分幼兒扔沒有掌握跳繩的技巧。這個時候我們便會進行個別指導和交流,鼓勵幼兒不斷的練習。

在一次鍛鍊中,一向乖巧懂事的姚奕儒小朋友哭了起來,我很詫異也很奇怪。便急忙上前詢問爲什麼。但是姚奕儒小朋友仍然不說話。這時我就會猜測她是不是不好意思說?還是另有什麼原因?於是我一直在不住的問她爲什麼。可是仍然不說。經過我多番的詢問,姚奕儒小朋友終於說出了原因:“在家的時候婆婆不讓她跳,所以她一直都不會。”

瞭解事情的真相後,我對她說沒有關係,我們慢慢練,於是我教她練習的技巧,耐心的幫助她。後來又經過和小朋友家長的溝通後,在家長的配合下,很快姚奕儒小朋友掌握了跳繩的方法。

通過這個事情我瞭解到對待小朋友要耐心,細心加關心。首先要了解她的性格才能針對性的進行相應的解決方法。在經過的教學活動中,發現問題要善於和幼兒溝通了解,引導他們變得自信、大膽、獨立,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我們也要學會多和家長溝通,共同努力解決問題。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13

換了新的汽車坐墊,原來坐墊上的一對小靠背還完好無損,扔了覺得怪可惜的,就變廢爲寶,把它放在班級“娃娃家”。咦,出乎意料,小小靠墊還真深得孩子們的喜愛,玩得津津有味。

2月20日“娃娃家”

今天是投放小靠背的第一天,一放進娃娃家,就吸引了幾個幼兒的注意。瞧!在娃娃家,小靠背成了娃娃睡覺的枕頭,成了娃娃椅上的靠背,成了媽媽餐椅下的墊子,更有趣的是,徐彤將靠背裹一上小被子,抱着“靠背寶寶”,說是在帶寶寶散步。

2月22日 “擠奶”

蔣子睿在娃娃家玩了兩天小靠背後,發現靠背上有個拉鍊,拉下取出了裏面白花花、軟綿綿、蓬鬆鬆的晴綸棉,邊取邊喊:擠牛奶嘍、擠牛奶嘍。在他的帶領下,“擠奶”遊戲玩得如火如荼,擠奶、送奶、喝奶忙得不亦樂乎。看到像模像樣的擠奶工,我忍俊不禁,暗自驚歎他們的想象,及時予以表揚,同時提醒他們玩好後將晴綸棉塞回原處。

2月23日“賣棉花糖”

拿出一支水彩筆,將一大塊晴綸棉裹在水彩筆管上端,棉花糖就做成了,這就是亮亮的創意。做完,在教室裏叫喊:“快來買棉花糖啊,好吃的棉花糖。”

2月27日“下雪”

晴綸棉經小朋友的反覆抽取、抓捏後不再是原先的蓬鬆狀態,而是成了一個個小球球,失去了之前的光亮、蓬鬆感。我心想:這下,總該扔掉了吧!計劃下午放學後就清理掉。沒想到,區域活動時,幾個男孩抓起晴綸棉不停地往空中拋,拋得活動室到處都是。於是,我走過去,也學着他們的樣子,抓起晴綸棉往空中一撒,邊撒邊問:怎麼了?怎麼了?幾個男孩不約而同地回答:下雪啦。哦,原來他們在玩“下雪”的遊戲。“那地上的雪該怎麼處理呢?”“我們可以堆雪人。”“玩好了把它掃起來。”就這樣,廢舊的靠墊一直在發揮着其獨有的作用,遊戲仍在繼續和發展。

即將廢棄的小靠背,幼兒自發地玩出那麼多花樣,獲得了許多快樂。由此,引發出思考,我們不妨將廢棄材料變廢爲寶,讓幼兒自發遊戲,自主發展。

1.利用低結構材料

一些成人眼裏的“廢品”,在幼兒眼中就是個“寶貝”,我們稱之爲“低結構”材料。它是一種無規定玩法、無具體形象特徵的材料,其特點是玩法開放自由,操作簡單,體現多樣性功能。幼兒在不斷主動地與材料互動的過程中、憑藉自己的經驗、能力、興趣,充分想象,並斌予材料獨特的意義。如上例中本想扔掉的小靠背,以其“鬆”“軟”“白”給了幼兒大大的想象空間,由一開始的枕頭、坐墊,衍生成“娃娃”“牛奶”“雪”等遊戲中的想象物,從直觀到抽象的變化,體現了幼兒的想象力在不斷豐富。生活中類似的材料有許多,如絲巾。幼兒自發運用這些低結構材料,在遊戲創作的過程中,不斷滿足探索慾望的同時,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低結構材料多種多樣,教師要做有心人,注意蒐集,多提供貼近幼兒生活的、可塑性強的材料,給幼兒自發使用材料的權利,這樣會使幼兒遊戲倍增色彩。

2.給予充裕時間

給予時間,充分探索,玩出花樣。上例中從一開始的直觀代替,到拉開拉鍊抽取其中的腈綸棉,再到創新出多種玩法,是經過較長時間的研究發現才獲得的,他們自發地在漫長的時間裏學習和成長。遊戲中的幼兒是最能幹、最真實的,投放遊戲材料後,教師要給予充裕的時間,讓幼兒去研究、去發現。事實證明,幼兒的想象力超乎成人,他們的許多想法是成人無法達到的,更談不上要成人教會,他們的玩法只要是自己的主意,就有良好的、長時間的專注力,即使不夠逼真,也是那麼專注投入、盡興快樂。

3.善於靜心觀察

兒童經由自發活動爲自己建構知識,教學應植根於觀察。遊戲是幼兒的遊戲,老師需要靜心觀察,邊觀察邊思考:幼兒在遊戲中發生了什麼事?他想要做什麼?他是否具備所需技能或材料去完成?遊戲中出現的問題解決了嗎?他是怎麼解決的?等等。思考後再作出相應的決策。

觀察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等待,教師不妨放慢腳步,配合孩子的步伐。如“下雪”遊戲中,老師沒有因爲晴綸棉撒得到處都是而責怪幼兒,而是和幼兒一起撒晴綸棉,並以遊戲的口吻提問:“怎麼了?”“地上的雪怎麼處理?”自然,堆雪人、掃雪的遊戲就生成了。在觀察的基礎上,教師在遊戲中的身份格外明確,是遊戲者、引導者、支持者。

4.豐富生活經驗

正是幼兒園大門外有做棉花糖的,讓亮亮想到自制棉花糖。可見,生活是幼兒遊戲的源泉,幼兒在遊戲中再現對生活的理解,在遊戲的過程中體驗生活,發揮創造性。教師要不斷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爲幼兒遊戲提供素材,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中所蘊涵的教育價值,引起幼兒生活經驗的回憶,並滿足他們繼續探索的興趣,使幼兒的學習變得更有意義。如,組織幼兒參觀敬老院後,他們就自發地生成了“敬老院”,他們有的扮演老人、有的扮演工作人員,還有的扮演社會上關心他們的人。

願類似“小靠背”的遊戲越玩越精彩。在這種自主自發的遊戲中,讓幼兒充分地表現自己的才能,支配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主發展,真正成爲“遊戲高手”。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14

不知爲何,最近一段時間欣怡小朋友在早晨入園時總是有些情緒低落。可是當爸爸走後她能迅速調整自我的心境,很快融入到班級的活動中來。一天早晨欣怡滿臉委屈的表情走進班級教室,這一幕剛好被她的好朋友子涵看到,因爲早晨的時間十分緊張,兩個人互相打了一個招呼就各自準備早餐前的活動了,欣怡的心境還是相當的低落。

早餐過後,歡樂的區角遊戲開始時了,只見欣怡和子涵都選擇了表演區進行遊戲。當她們裝扮一番正要準備遊戲的時候,子涵走上前問道:“欣怡,你今日早晨怎樣了,怎樣不高興啊!”聽到子涵的問話聲,原本心境有點低落的欣怡突然擡起了頭,小眼睛異常有神的看着子涵,弱弱地說:“早晨爸爸忘記給我帶做好的天氣預報本了!”子涵一聽笑着說:“原先是這樣啊,咱們去和宋教師說說,明天再帶過來就是了!”說着就牽着欣怡的手向我走來。不等欣怡開口,子涵就幫忙解釋說明事情的經過。當得到教師許可時,兩個好朋友就高高興興的去表演了,欣怡的臉上又重新出現了笑容。

對於小朋友來說,朋友是他們一同遊戲的玩伴,一齊分享小祕密的夥伴,一同說笑一同傾訴的同伴。當她們遇到不開心的事情的時候,可能大人不能很好地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感受,可是同齡的小夥伴會是比較好的傾訴對象,相同的閱歷,相似的經歷最容易引發他們的情感共鳴。或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給予好朋友們足夠的空間,充分施展“好朋友的魔力”,讓小朋友在充滿魔力的環境裏健康歡樂得成長。

幼兒園教學反思範文15

《甜甜的糖果》是託班本學期主題活動中的一個教學活動,在這個活動的準備、實施及延伸活動中都根據本班幼兒的狀況做了一些調整,對如何進行幼兒教師問題意識的建構做了一點嘗試。

一、疑惑

在備課的過程中,我發現教材中的備課推薦是讓所有的小朋友一齊製作一個“糖果”。雖然,所有的小朋友一齊合作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可是思考到我們託班的小朋友人比較小並且大多數小朋友都個性活躍,如果共同製作一個糖果的話,可能場面會比較混亂,對於我這個年輕教師來說,教學活動過程中掌控起來會比較困難;另外,託班的幼兒的合作意識還不是很強烈,讓所有的小朋友一齊製作能達成合作的效果嗎?;第三,班裏有些孩子比較內向,有個別孩子又有點特殊,他們在全班總動員的過程中會被無意地忽略嗎?這是疑惑之一。疑惑之二:教學活動的第三個環節是裝飾糖果,教材中的備課推薦是讓小朋友用顏料塗畫來裝飾。透過平時美術活動中對幼兒表現的觀察,我發現幼兒只是將顏色一個接一個地亂塗亂畫,效果不好,並且以前也從事過多次這樣的活動,沒有新意、缺乏趣味。怎樣才能更搞笑一些呢?針對以上兩點疑惑,我在翻閱了同類教案後,做了一些調整和改動。

二、實踐

搞笑的教學資料和有效的教學方法都是在不斷的實踐、失敗、總結、再實踐的過程中慢慢產生的。我對《甜甜的糖果》這個教學活動進行了第二次的備課。首先把全體制作一個糖果改成了每個孩子都來製作一個糖果寶寶。教師事先製作一個漂亮的巨大的“糖果媽媽”,在活動的導入環節,創設一個情境:糖果媽媽說:多謝教師給我做了這麼一件漂亮的衣服,可是我的糖果寶寶們還沒有衣服穿,怎樣辦呢?這時候教師就提出一個問題:糖果媽媽有許許多多的寶寶,教師一個人來不及做漂亮的衣服給他們,怎樣辦呢?這樣立刻就能引起小朋友對爲糖果寶寶做衣服的興趣。裝飾糖果寶寶的環節,我一向在思考一個搞笑方法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引起他們的興趣。突然想到孩子們對我以前給他們變的一個魔術十分感興趣,他們始終還沒有弄明白爲什麼白紙上會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出現。我能不能把這個運用到裝飾糖果寶寶的環節上呢?這樣也許更有意思。於是我每個小朋友發了一些小紙團,讓他們在糖果寶寶身上隨意地粘貼,待會教師就會讓糖果寶寶的衣服變魔術!

就像在備課時所預想的,活動中孩子們興趣濃厚,都專注於自我的工作。課堂常規及活動流程都得到了很好的掌控。可是,由於孩子的年齡及動手潛力的差異,在活動過程中,有的孩子能有快有好地完成操作資料,興趣仍然十分濃厚;有的孩子則動作緩慢,並且需要教師的幫忙才能完成,那裏就出現了一個時間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對先完成的孩子提出了一個要求:你們能夠去幫幫你邊上需要幫忙的小朋友,也能夠再到教師那裏來領取材料,繼續製作糖果寶寶。這樣一來,每一個孩子又都能繼續投入到自我的工作中去了。這時問題又出現了,由於臨時調整了教學環節,活動持續的時間過長了。爲了不影響下頭的活動,我要求孩子們在貼完之後就把糖果寶寶放到教師那裏來,到遊戲時間我們一齊來完成最終的變魔術環節。

區域活動是教學活動的延伸,也是教學活動有效的補充。孩子們對教學活動的熱情沒有因爲活動的結束而褪減,所以,我便利用區域活動小組操作的優勢讓孩子們以組爲單位,一組一組地完成最終一個“穿衣服”的環節。這樣既給教師的觀察帶給了方便,同時也能及時地給予孩子必要的指導。《甜甜的糖果》這個教學活動完成了,在區域活動中我們也開設了“糖果屋”的遊戲,在區域內帶給了更多的製作、裝飾糖果的材料,讓幼兒嘗試用其他方法來製作漂亮的糖果,孩子們都十分喜歡。

三、反思

在託班階段,影響教學活動開展的因素實在太多了。孩子對教學資料的興趣、外界的干擾、孩子的想法、教師的組織方式等等都會直接影響到一個教學活動的效果。這些都是教師在活動設計的時候就應想到,但又不必須全都能想到的,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提高觀察潛力、改動生成活動環節的潛力。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不僅僅就應專注於“如何做”,還就應認真想想“爲什麼要這樣做”。常常做到“有效的調整”和“務實的反思”,每一階段都對自我的反思進行整理,這樣會有助於我們歸納總結教學經驗,幫忙我們更快地實現專業成長。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