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怎樣給生病的孩子使用抗生素

怎樣給生病的孩子使用抗生素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樣給生病的孩子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 “敵我不分”的藥物,孩子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項比成年人更多,家長必須更加謹慎給生病的孩子使用抗生素,本文講述怎樣給生病的孩子使用抗生素。

怎樣給生病的孩子使用抗生素1

怎樣給生病的孩子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 “敵我不分”的藥物,在殺死有害細菌的同時也會殺死人體內的常住有益菌羣。濫用抗生素對各種年齡的人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其中兒童是濫用抗生素的最大受害者。如容易造成肝臟功能損害,造成體內正常菌羣的破壞,降低兒童抵抗力,引起二重感染,即因細菌或病毒感染,經大量使用抗生素後,出現真菌感染。

怎樣給生病的孩子使用抗生素

所以,孩子生病後,不要自作主張到藥店購買抗生素給孩子喂服。而應帶孩子去看醫生,由醫生根據診斷和病情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

非用抗生素不可時,要從最小劑量開始,儘量用窄譜抗生素而不用廣譜抗生素,一種抗生素能治好的病就沒必要用兩種。用過抗生素後應及時補充損失的有益菌,如媽咪愛、金雙岐等。最好在使用抗生素兩小時後,或停用抗生素後及時食用。

孩子使用抗生素必須注意幾個問題

青黴素過敏者不宜選用頭孢菌素

青黴素和頭孢菌素都屬於β-內酰胺類抗生素,因其化學結構中均含有β-內酰胺環。一旦此環斷裂即失去抗菌活性。臨牀藥理學研究顯示,頭孢菌素過敏者,幾乎都對青黴素過敏;而對青黴素過敏者,約有10%對頭孢菌素過敏。

因此,凡以往發生青黴素過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嚴重不良反應者;近期內剛發生過青黴素過敏反應者;原有頭孢菌素過敏史者,以及過敏體質的患者,均應禁用或慎用頭孢菌素,最好改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紅黴素、阿奇黴素等,以免發生不測。

學齡前兒童禁用氨基糖甙類藥物

近些年調查結果表明,我國每年有3萬兒童不恰當使用耳毒性藥物(95%以上爲氨基糖甙類藥物)而造成耳聾。氨基糖甙類藥物包括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妥布黴素、丁胺卡那黴素和新黴素。

氨基糖甙類藥物屬於殺菌藥,其耳毒性不良反應可分爲兩類:一類是前庭功能受損,表現爲眩暈、嘔吐、眼球震顫和平衡障礙;另一類爲耳蝸神經損害,表現爲耳鳴、聽力減退、嚴重者致耳聾。

耳聾常發生在耳鳴之後,可在用藥期間出現,也可在用藥後數月乃至半年後纔出現。若發生在嬰幼兒時期,對於今後的發育、語言和學習技能的發展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成爲終身聾啞。

3種疾病無需使用抗生素

傷風感冒感冒是3歲以下小兒最常見的疾病,佔各級醫院兒科門診就醫人數的首位。治感冒不宜使用抗生素的主要理由有:

感冒的病原體90%以上是病毒,其中鼻病毒、冠狀病毒佔60%,抗生素對病毒無效;

2. 研究表明,抗生素既不能改變感冒病程和轉歸,也不能有效地預防普通感冒的併發症;

3. 目前臨牀上常用的抗生素都有程度不同的毒副作用,如大劑量青黴素除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外,還可導致大腦興奮性增高——驚厥,即“青黴素腦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導致細菌耐藥的主要原因之一。

嬰幼兒秋冬季腹瀉秋冬季腹瀉,顧名思義是指發生在每年10~12月份這個季節發生的腹瀉,發病年齡以6個月~3歲最多見。本病的病原體是輪狀病毒。

在臨牀上有3大特徵,即感冒、嘔吐、腹瀉。國內調查結果顯示,治療秋冬季腹瀉抗生素使用率高達50%~70%,可見濫用抗生藥物現象較爲普遍。

因此凡遇到病兒腹瀉,要仔細觀察糞便性狀,秋冬季腹瀉是蛋花樣便,認真分析導致腹瀉的原因,恰當用藥,不能千篇一律服用抗生素。

中國腹瀉治療方案中指出,70%的急性水樣便腹瀉的病因多爲輪狀病毒引起,可不用抗生素,只要做好液體療法,選用微生態調節劑(如麗珠腸樂或培菲康等)和黏膜保護劑(如思密達等),患兒就可以治癒。

嬰幼兒哮喘支氣管哮喘是小兒常見病,細菌感染並非是引發哮喘的主要原因。

由於哮喘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過敏性氣道炎症,與細菌性炎症截然不同,應用抗生素如青黴素、頭孢菌素(先鋒黴素)及紅黴素收效甚微或無效。因此,哮喘治療中必須避免濫用抗菌素。

怎樣給生病的孩子使用抗生素2

1、什麼是抗生素

“抗生素”這個詞,爸爸媽媽們應該一點也不陌生,孩子得病,最常見的就是感冒發燒咳嗽。

此時,抗生素便出現在家長面前。

怎樣給生病的孩子使用抗生素 第2張

很早以前,人們就發現某些微生物可抑制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並把這種現象稱爲抗生。

隨着科學的發展,人們終於從某些微生物體內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質,並把這種物質稱爲抗生素,如青黴菌產生的青黴素,灰色鏈絲菌產生的鏈黴素都有明顯的抗菌作用。

因此人們將某些微生物在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對某些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的這類化學物質稱爲抗生素。

抗生素的概念已經從最初的抗菌素,擴展到今天在臨牀上抗病毒、抗衣原體、抗支原體,甚至抗腫瘤的抗生素。

2、是不是越新越貴的抗生素治療疾病的效果越好

其實,每種抗生素的性能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選擇,根據感染的情況和細菌的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選用相對敏感的抗生素,並不是貴藥或新藥的療效就一定比便宜或老藥好。

比如,老牌抗生素青黴素、紅黴素,可謂物美價廉,而且藥效穩定,加之人們不常使用,療效可能更好。

而且,老藥的不良反應比新藥更爲明確,更有利於診療。

也有一些家長“青睞”高檔抗生素,認爲一分錢一分貨,貴的抗生素殺菌力強、覆蓋範圍廣、治療效果肯定比便宜的藥好。

這其中多數是抗G-桿菌抗生素,其實作爲門診病人,大部分感染系社區獲得性感染,雖然近年G-桿菌發病率有所增加,其病原依然主要是肺炎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G+細菌。

對於這些細菌,青黴素類、第一代頭孢菌素等均具有良好的療效;

高檔抗生素尤其是抗G-桿菌抗生素的使用不但增加了費用及細菌耐藥性,同時容易引起菌羣失調,導致二重感染。

3、治療感冒發燒的特效藥——抗生素

有的爸爸媽媽習慣於只要寶寶一感冒,隨即就抗生素伺候,有時候甚至還不是吃一種,隨意搭配,聯合用藥。

事實上兒童的上呼吸道感染95%爲病毒性感染,下呼吸道感染中也有許多是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不僅沒有效果,反而容易導致正常菌羣紊亂,增加藥物毒副作用的發生和細菌耐藥。

如果寶寶以發熱起病,可以先進行門診的血液化驗檢查,發現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分類增高,C反應蛋白明顯增高,當這些指標支持有明確的細菌感染,同時有明顯的感染竈,比如化膿性扁桃體炎等,纔是應用抗生素的指徵。

4、一種抗生素不管用,要馬上換另一種

抗生素髮揮功效的前提是,藥物在血液裏的濃度,即血藥濃度達到有效的水平,因此,立竿見影的效果雖然不少見,但指望使用抗生素後總能藥到病除也不切實際。

如果抗生素療效不明顯,先要考慮用藥時間是否足夠。

提早換藥,不光無助於病情的好轉,而且會造成細菌對多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

另外一種現象也很常見,就是一旦見效馬上停藥。

抗生素有其規定的療程。

如果一有效果就停藥,不光治不好病反而可能會因爲殘餘的細菌作怪而使病情反覆。

5、幾種抗生素一塊吃,寶寶病好得快

有的家長認爲寶寶生病最好同時多用幾種抗生素,這樣可以防止細菌漏網。

其實,臨牀上如果沒有明確的治療指徵,不宜聯合應用抗生素,而且對非專業人士來說,更不能擅自聯用。

不合理的聯用抗生素,不僅不能增加療效,反而會導致更多的不良反應發生。

6、寶寶服藥劑量是成人劑量減半

抗生素的劑量不能簡單地認爲孩子的劑量就是成人劑量的一半。

抗生素的使用必須有個限度和範圍,用量大了副作用反而會增高。

有的家長則視抗生素爲“毒藥”,醫生明明開了7天的藥,症狀一消失就自己停藥或者自行減量。

抗生素用量太少的話難以達到一定的'濃度,體內的細菌沒有被徹底殺死,這樣一來不僅容易復發,而且也更容易造成耐藥。

另一方面,用量不足很容易引起耐藥的發生。

因此,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時候,請遵循醫生的指導,劑量要準確,療程要足夠,這樣才能保證抗生素的最大效應,寶寶可以更順利地康復。

7、輸液比口服抗生素更好

門診過多使用靜脈用藥近年來,各大醫院都在抱怨門診的輸液人數明顯增加。

在兒科,門診就診的大部分是呼吸道感染的患兒,使用抗生素靜脈輸注的數量也逐年增多;

其中的大部分原因是家長擔心“病情進展”或希望“儘快好轉”而要求醫生使用抗生素輸液;

結果不僅僅是導致醫療費用增加,更嚴重的是耐藥性增多,還形成“不輸液效果不好”的錯誤觀念。

在各大兒童專科醫院的門急診裏輸液架子林立,其中感冒發燒患者並不少見。

其實感冒發燒並不是一回事。

感冒可以引起發燒,但有發燒未必都是感冒。

通常,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對於病毒是沒有效果的,此時濫用抗生素不但對病情沒有幫助,還可能增加細菌耐藥的風險。

8、 抗生素的5大不良反應

抗生素有近百種,與其他藥物一樣,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

主要有以下幾種:

(1)、過敏反應

青黴素、鏈黴素、先鋒黴素等可使人產生過敏反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抗生素引起的過敏反應常見的爲藥疹、皮炎和藥熱等。

(2)、毒性反應

包括聽覺神經損害、造血系統障礙、腎損害、肝損害及胃腸道反應。

毒性反應的性質和程度,因藥物種類及患者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

(3)、二重感染

老年人、嬰幼兒、體弱者、腹部手術者及濫用抗生素者較易發生。

二重感染一般較難控制,且有很大的危險性。

(4)、耐藥性

大多數細菌對抗生素可產生耐藥性。

隨着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及不合理用藥導致的抗生素濫用,致使耐藥菌株日益增多,甚至出現超級細菌,影響疾病的治療,甚至會因無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而產生嚴重後果。

(5)、局部刺激

抗生素肌肉注射,多數可引起局部疼痛,靜脈注射也可能引起血栓性靜脈炎。

由此可見,抗生素一定要合理使用,千萬不可當“萬能藥”隨意亂用。

牢記:家裏不備抗生素!

需要特別提醒,普通老百姓家中的藥箱最好不要備抗生素。

每次出門診的時候總會遇到這樣的患者,要求多開幾天的抗生素,以備不時之需。

對於這種要求,醫生們並不支持。

一種抗生素不能包治百病,這次得病這種抗生素有效,下次得病這種抗生素未必就有效。

因此,針對不同的感染需要使用不同的抗生素,而這些知識必須是受過專業培訓的醫生才能掌握,家長自己隨意給寶寶使用抗生素不僅難以對症下藥,容易耽誤病情,而且還會增加抗生素耐藥的機會。

使用抗生素謹記“四不政策”

第一、不主動要求

如因普通感冒就醫,不應主動要求醫生開抗生素;

第二、不迷信輸液

抗生素的使用有其規定的給藥步驟,如果口服抗生素可見療效則無需打針,打針即可痊癒則不必輸液;

第三、不自行購買

抗生素是處方藥,一定要遵醫囑使用。

非專業人士沒有這種經驗,無論得病後自行購買抗生素,還是平時用抗生素“充實”家庭藥箱,都會埋下濫用的種子;

第四、不抵制抗生素

醫生如果根據寶寶的情況和檢查,判斷需要使用抗生素,家長應予以配合。

最後,爲避免寶寶過多使用抗生素,家長們不妨試試中醫綠色療法“小兒推拿”。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