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聽話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聽話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聽話,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能培養一個聽話的孩子,孩子聽話可以少讓父母操心,但是有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很調皮的,下面小編分享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聽話?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聽話1

1、家長真的想要一個百依百順的“聽話”孩子麼?

感謝您的信任和邀請,但說實話,您的這個問題,很是讓祁祁喵糾結。聽您這意思,孩子本來就很聽話了,但您想要的是孩子更加百依百順的那種聽話是吧?讓我想想看——嗯,除了完全無腦的傻子和半腦的窩囊廢之外,再就是私人定製的小機器人能達到這個標準,主人說往東一寸它絕不往東兩寸。可問題是,咱孩子是無腦的傻子呢?還是半腦的窩囊廢?或者是頂尖智能機器人?哪個都不是的話,要讓他百依百順地聽話,還真有點難啊。

咱創設一個情景:假如世間真有妙藥靈丹一劑下去從此就可以讓孩子一輩子對您百依百順,您想要這樣的藥嗎?您想要這樣的孩子嗎?除了個別變態,相信99.999%的家長都不想讓孩子變成這樣吧?是故,咱很有必要先弄清楚“關於孩子聽話”這事兒,咱自己在想什麼,到底想要什麼?

總體來說,根據您的訴求分析,您所表達的“孩子不聽話”含有兩個層面的意思,第一種“不聽話”的可能是您發出的指令孩子沒聽懂,第二種“不聽話”的可能是孩子沒有100%的順從並執行家長的指令和意志。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聽話

2、大人發出的哪些指令需要孩子“聽話”即絕對服從?

有些特殊情況下,確實是需要孩子對家長的指令100%絕對服從,而這種絕對服從必須要通過刻意訓練才行。哪些情形下需要絕對服從呢?

第一、緊急狀態下事關孩子生命安全需要絕對服從。這種情形下的指令需要不加思索、不帶腦子的絕對服從。比如小孩子突然在馬路上亂跑,卻沒看見恰好有一輛汽車高速行來,這時刻家長緊急狂吼——有車,別動!“卡”一下,孩子像定格鏡頭立刻就定住了,這就是絕對服從。

這個絕對服從搶來的是性命,憑藉的卻是孩子對家長的絕對信任以及類似訓練、久長默契。換句話說,事關孩子安全的指令,一是需要絕對服從,二是需要絕對信任,三是需要長久訓練,四是需要預見性。

孩子在馬路上亂跑這事兒常有,如何絕對規避這種危險?家長即使在旁邊隨時監控,也還是會有“猴子打盹”的疏忽時候。所以,“馬路上絕對不能亂走亂跑”這個指令就需要強勢植入在孩子的大腦中,最終成爲他的生理本能,而這種強勢植入訓練當然得從孩子剛剛學會走路就開始。

第二、原則性的生活規範需要絕對服從。什麼是原則性的生活規範呢?比如不能偷東西,這就是孩子必須要絕對服從的律條,是大衆普遍認知的紅線,絕不能碰。小偷小摸,觸犯的是倫理道德規範;而大偷大摸,觸犯的是法律法規。

所謂小時偷針大時偷金,每一個人都是一隻陶器,這陶器最終成品是粗坯糙陶還是精美絕倫,關鍵就看最初粘土的質地,即兒時的築基教育。

哪裏是什麼“三十而立”啊,分明是“三歲而立”,幼兒期的教育才是這個陶器最終成爲什麼樣子的雛形期!給予什麼樣的塑形教育,就會成爲什麼樣的陶器之雛形。

3、大人發出的指令孩子爲什麼“不聽話”?

大人發出的指令孩子“不聽話”,明顯是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孩子沒聽懂,所以無從乖乖照做;第二種可能纔是孩子聽懂了,但不樂意乖乖照做。

我們先看第一種可能,大人發出的指令孩子因爲“聽不懂”而“不聽話”,要怎麼辦?得分三步走:

第一步,家長要準確表達指令。建議家長們發出指令時候表達一定要準確,不要籠而統之含含糊糊。有不少家長向孩子發出指令時要麼表達不準確,要麼從成年人立場出發導致孩子“聽不懂”,一個人要如何執行他自己“聽不懂”的指令呢?就像指導員給戰士下達指令時候,如果自己腦袋裏尚且一團亂麻,這個指令能得效果良好的執行麼?明顯不可能嘛。發出指令—理解指令—執行指令之間,鏈條中斷的可能性相當大哦。孩子們由於生理髮育和心理髮育所限,他的理解能力及執行能力都是以孩子爲出發點的,所以大人發出指令時候要以孩子立場爲出發點。簡單說,就是用孩子的話要求孩子。

第二步,發佈指令難易要適度。舉例說,你對一個一歲多點的孩子發佈指令說,“去幫媽媽把拖鞋拿來。”從三四歲以上的大孩子或成年人角度看,這個指令確實很清楚。可問題是,當對象是個一歲多點的小豆丁兒時候,這個指令就太模糊了,孩子很可能會一頭霧水,完全聽不懂你在說什麼。尤其是他以前從不曾幫你拿過拖鞋,他有可能就不知道哪個是你的拖鞋,他還有可能不知道拖鞋在什麼地方。要如何讓他聽懂並乖乖照做呢?

第三步,指令的執行需要分步驟訓練。家長髮布的指令,孩子不可能一次就執行到位,難度低的需要一兩次的重複訓練,難度高的興許需要長期持久的訓練。心急吃不了熱豆飯,所以家長不要心急,要慢慢來,要像十月懷胎等待瓜熟蒂落一樣等待孩子用三四十分鐘將鞋帶繫上;也不要嫌棄這鞋帶系得一團糟,總是會有那麼一天孩子終能將鞋帶系得又快又好。繼續以“幫媽媽拿拖鞋”爲例,媽媽對一個一歲多點的孩子發佈指令說,“去幫媽媽把拖鞋拿來”,至少得分三個環節進行訓練:

一是動作示範,把孩子帶到放拖鞋的地方。

二是動作加語言指令,將那雙紅色的拖鞋指給孩子看,並告訴他這就是媽媽的拖鞋。

三是向孩子發佈指令,請把那雙紅色的拖鞋拿給媽媽。

經過這麼分步驟訓練之後,下一次再進門發佈指令說“幫媽媽把拖鞋拿來”,孩子就能很準確的做到。同樣道理,家長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發佈不同難度的指令時,一要考慮清楚孩子是否受過這件事情的訓練,二要考慮清楚這個表達是否準確到位,三要考慮清楚孩子是否完全“聽懂了”你的意思。

簡言之,如果孩子的不聽話是因爲沒聽懂的話,家長最好帶着一起做,直到他將這個指令與這件事本身從言語理解、行爲模式都建立了直接相關關係爲止。

第二種可能,是孩子聽懂了大人的指令,但不樂意乖乖照做。

孩子聽懂了大人的指令但不樂意乖乖照做,家長就一定要想方設法讓孩子“更加聽話”嗎?當然不。除了上述的兩個絕對服從之外(緊急狀態下事關孩子生命安全需要絕對服從、原則性的生活規範需要絕對服從),其他絕大多數事件,孩子不順從、不執行家長的指令或意志,真心是一件值當祝賀的大喜事!爲什麼呢?咱細細分析、審慎斟酌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對孩子的人生有掌控權的,到底應當是孩子自己,還是身爲父母的你們?

第二個問題是,你是想讓孩子將來比你活得更好更強呢,還是隻想原模原樣複製出另一個自己?

把這兩個問題想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了,咱再來評判孩子聽話或是不聽話這件事情本身,然後再從祁祁喵以下對孩子聽話的分類中來個對號入座,重新審視、反省一下自己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模式,否則的話,就真應了那句“做人家父母居然不需要崗前培訓和資格認證得是多可怕的一件事!”

4、孩子的“不聽話”有絕對順從、被動服從、聽而不從三個等級

第三等,無腦式的絕對順從,即殘次品。

這種父母,是通過語言和行爲等有形或無形的指令,將孩子反反覆覆削啊割啊切啊磨啊,最終弄成一隻提線木偶,完全喪失了人而爲人的獨立意志和自由靈魂,形成對父母的絕對依賴。這種情形下,父母就是那個質量很差的原件,而孩子,則是質量更差的複印件。

第二級,半腦人式的被動服從,即瑕疵品。

這種類型的孩子,大多都有一個強勢控制的爸爸或媽媽。對於家長的指令孩子儘管心不甘情不願,但是長期以來處於絕對弱勢無法反抗,於是只好表面上逆來順受、心裏卻千萬頭瘋牛在奔騰叫囂。這種情形下的被動服從分明是一座火山,表面和短時間看來風平浪靜,其內裏頭卻壓抑着近乎不爲人知兇悍的力量,且隨時都有可能毀滅式爆發,這也是個別孩子青春期叛逆特別嚴重的起因和禍首。

第一級,皆大歡喜式的聽從,即聽而不從,此乃至臻至善至美之成品。

這也是祁祁喵喵打心眼裏喜歡且一力推行的親子關係模式,這更是東方文化體系下最理想狀態的親子關係。即所謂“父母有過,諫而不逆。”什嘛意思呢?是說父母親有了過錯,子女能夠勸解他們但不能夠忤逆他們。“親有過,諫使更,怡悟色,柔吾聲。”簡單概括就是“有話好好說”——有話不好好說,幾乎是導致一切家庭關係極度糟糕的共性癥結,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婆媳關係等等,無一例外。自古以來國人一直強調“孝順”,可自古以來國人所強調的這個“順”絕對不是要求子女無條件聽從父母,而是子女要先分辨父母指令的對錯與否,再用理智與思辨去分析考量,如果父母這個指令是完全錯誤的且會造成嚴重後果,做子女的還照樣“乖乖聽話照做”,那便是陷父母於不義。

把以上這些華麗辭藻的衣裳給剝開,內裏骨頭只有四個字:聽而不從。有出息的孩子,除了上述“兩個絕對服從”之外,對待父母其他指令的態度最好是“聽而不從”,認真聽是爲了讓父母高興,照不照做因時、因事、因境而異最好。

如果你家孩子不那麼聽話的話,恭喜你!

稍微有點脊樑骨和見識的父母,一定不希望自家孩子是個更差的或一模一樣的複印件吧?假如真有一個複印機可以把家長腦子裏的一切都複印給孩子,孩子也不可能擁有像家長這樣從容的好生活。畢竟,時代差太多了,太多的生活經驗與職業經驗一天天在消亡,何止“三年一個代溝”啊,簡直是“三天一個代溝”。信息時代、大數據時代的孩子其成長環境、思想認知、所欲所求與家長,不可同日而語了。所以說,咱家孩兒有點小脾氣、有點小性子、有點小調皮、有點小淘氣,那簡直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因爲即將到來的未來,必然是一個“唯個性而不立”的時代!一個孩子智商與情商的成長,必然是以好奇心爲出發點,以想象力爲翅膀,以獨立思考爲靈魂的。所以,如果您家孩子不那麼聽話的話,恭喜你!你沒把自家孩子教成絕對順從的無腦人和被動服從的半腦人,而是教出了一個懂自我掌控、有獨立意識、得成就動機的小天使和小天才!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聽話2

怎麼才能讓寶寶乖乖聽話

消極情緒“傷感情”

有時候我們難免對屢教不改的孩子大動肝火,有時候孩子吵鬧不已我們忍不住給他一點顏色瞧瞧。楊瀾在談子女教育時說過,不要做情緒化的媽媽。或許成人的世界有衆多不愉快的事情,你的寶寶是無辜的,他不是你的“出氣筒”,不要把你生活的不滿發泄在你孩子的身上。

愈小的孩子愈不瞭解成人,愈容易將所有的錯歸咎在自己身上,而且會想:“爸媽不愛我了”。家長時而蜜糖,時而棍棒,家長的性情不定讓孩子長期處於緊張的心理狀態,患得患失的安全感容易讓寶寶變得自卑、怯懦的人格。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聽話 第2張

控制消極情緒的方法

1、改變不合理觀念

寶寶犯錯後還屢教不改,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爲他收拾爛攤子,確實是很讓家長們費心。做情緒的主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通過改變我們原來的觀點,讓自己更“舒心”一些。比如,我們可以跟自己說孩子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犯錯誤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孩子出錯、遇到問題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多次教導都不聽,或許是我們和孩子相互溝通不夠,或者是讓他改正的`方式不對。

如果家長能夠轉變一下自己固有的觀念,嘗試換個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父母採取了這樣一些較合理的觀點時,就容易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對孩子的言行舉止產生正向的情緒反應,從而能夠採取有效措施瞭解孩子,給予孩子關懷和支持,爲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2、試着調整你的聲調

聲調能夠傳達你的情緒和態度。生氣的時候我們總是會語速很快,音調上揚尖銳,孩子在與你的對話中已經能夠感受到你憤怒的情緒。情緒是很容易傳染的,你的焦躁同時帶動孩子的不安與反叛,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覺得你和孩子能夠靜心聽你說話嗎?

所以在生氣的時候,不妨先冷靜一下,在心裏默數1,2,3讓自己平靜下來。把激動的語速放慢一些,聲調平和一些,你開放的姿態讓孩子感覺你是樂意溝通的,而不只是“下指令”,那麼孩子更願意和你對話。

3、調節你的表情和肢體語言

如果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讓你感到疲倦和沮喪,你不妨面對鏡子微笑,或者做一些輕鬆的動作。讓你的精神狀態好起來。如果在情緒低潮時要面對孩子的種種煩心事,眼看戰火就要一觸即發,那麼就先暫時打住,或者暫時離開談話的地方,倒杯水、上個廁所什麼的。

你也可以試着轉換一下話題,想一些快樂的事情。比如回憶以前愉快的片斷等等,使自己暫時忘掉眼前不愉快的話題。停止對不愉快話題的思考,可以暫時避免產生憤怒、處罰孩子的不合理反應。

4、放輕鬆

平時可以多做一些放鬆練習,到了真正感到緊張、焦慮和有壓力的時候,這些練習說不定就能派上用場。你可以在感到焦躁不安時,閉上眼睛,調整你的呼吸。你也可以通過一些肢體伸展動作來放輕鬆緊張的身體。當你感到憤怒,你可以在心裏默唱一首歡快的歌曲。這些方法都能夠很好地幫助你轉移注意力,從而讓心情變得輕鬆一點。

5、給自己安靜獨處時間

平日生活壓力大,再加上照顧孩子的重擔,都總是會讓家長們失去“平靜”的日子。正是因爲我們不得不面對生活,因而我們更需要在繁忙的日子,找到安靜獨處的時間和空間。給自己留出一段時間,獨自安靜地做些事,告訴家裏人不要打擾自己。你可以閱讀,聽音樂,或者看電影;你也可以思考你的生活,反思你的工作和教養孩子的方式。你會發現這些獨處的休息時間,其實是讓你重拾好心情的休整之旅。

6、幽默

遇到挫折、沮喪的事情時,努力換個角度,用誇張的方式來想這件事情,開開自己的玩笑。收集一些滑稽的卡通圖片,貼在隨時可以見到的地方,心情不好的時候看一看,或者讀一些笑話。幽默有趣的事情能讓自己愉快起來。

你的幽默,除了能夠讓你自己心情更好,其實還能把一種坦然、放鬆的處世態度傳達給孩子,對他的成長是一種積極影響。幽默的說話方式和生活態度,會讓孩子更樂於和你溝通交流,你們的親子關係會變得更親密哦!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