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小孩怎麼管教都不聽話怎麼該怎麼辦

小孩怎麼管教都不聽話怎麼該怎麼辦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孩怎麼管教都不聽話怎麼該怎麼辦,媽媽最煩惱的估計就是孩子不聽話了,這在每個家庭中都有這樣的事情,很多家長就是打罵教育,但只是一時的。小孩怎麼管教都不聽話怎麼該怎麼辦?

小孩怎麼管教都不聽話怎麼該怎麼辦1

1、多多瞭解孩子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瞭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儘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爲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3、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此時,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着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瞭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爲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小孩怎麼管教都不聽話怎麼該怎麼辦

4、讓他自己承擔自己行爲的後果

孩子叛逆期,難免會摔東西或者一些破壞行爲,一定要讓他自己承擔後果,例如摔了東西,讓他自己去修理,撕了書讓他自己粘起來。一定要讓他知道,犯了錯誤就要承擔後果,這個後果不是父母的責罵,而是它對於別的物品或者人的傷害後的彌補。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當孩子不聽話時,成人用“責罵”或“處罰”來處理,常常很容易把主觀的氣憤、激動、疲倦、厭煩的情緒滲入行爲的處理中,致使孩子的身體感到痛苦不適(體罰),心理產生恐懼,意志遭到壓制,因此很難接受家長長篇大論的說教,反省自己不良的行爲,更難以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爲了。

2、家長與孩子進行“嚴肅的談話”,就會讓孩子心領神會。例如,先暫時停止他(她)的動作或行爲,請他(她)到一個角落,好好的跟他(她)談,可能會比大聲責罵和處罰,更能啓發孩子的良知,思考自己的不當行爲。

小孩怎麼管教都不聽話怎麼該怎麼辦2

其實孩子人生裏一共有三次叛逆期:2-3歲的時候,這是孩子第一次進入叛逆期,稱爲“寶寶叛逆期”。7-9歲,孩子第二個叛逆期,是“兒童叛逆期”。12-18歲,人生第三個叛逆期,是我們最常見的“青春叛逆期”。這些都是生理成長反應在了孩子的行爲上,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叛逆表現,心理髮育特點也大有不同,所以家長面對孩子的三次叛逆期所採取的教育方法也要不同。

這個時期的孩子叛逆表現就是最字面意義上的叛逆,瞬間從小寶寶變成一個小惡魔,發脾氣起來十分暴躁,哭起來驚天動地,總之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小祖宗。對你所有的指令都是拒絕。比如:你讓吃飯,他不喜歡就堅決不吃;喝奶,不喝;讓睡覺,就是要玩兒不讓玩就哭;敢兇我我就鬧,扔玩具,砸東西。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沒有“規矩”這個意識,砸東西、對家長拳打腳踢、總是回答不,是一種原始反應,所以這個時期,家長就要慢慢讓孩子知道“規矩”的意義。

儘量不用商量的語氣。現在的家長越來越崇尚民主教育,總是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但是這個方法對於2.3歲的孩子不適應,這個年紀的孩子哪裏知道什麼叫民主,他們只知道家長和我商量,那我就要說不!

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氣。命令是一種下意識的粗暴,家長口氣衝,那麼孩子接受到的反饋就是粗暴,那麼孩子會比你反應更加激烈,語氣平和但要讓孩子知道你應該怎樣做,纔是父母要引導的。

“說不”的環境要講究。要讓孩子單獨面對你,不要讓他在衆人面前、或在其他親屬而前面對你。最好選擇在臥室內,因爲房間裏沒有危險物品。你將他置於臥室中,將門關上,讓他單獨面對你,他會感受一種情境壓力,然後,告訴他(她)“你今天這樣是不對的!下次不許如此!”

以不變,應萬變。初次這樣做,孩子可能會繼續哭,這時父母一不要打他,二不要罵他,三不要在這時給他講道理;因爲他還小,很多言語還不太明白,四不要走開,因爲要讓他一直感受你不讓步的態度。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不要出聲,不要哄,不罵不打,就說“你這樣哭是不對的”,然後可以拿一個凳子坐在那。孩子閉着眼睛哭,他會悄悄睜開眼看,想“你怎麼還不來抱我”;第二次繼續哭,然後再睜開眼,看看怎麼還不理我,然後繼續哭;到第三次的時候他自己就不哭了。這個過程就是讓他知道,是他自己不對,哭是沒有用的。

小孩怎麼管教都不聽話怎麼該怎麼辦 第2張

恩威並重,加深印象。等他哭完了,家長可以拿熱毛巾幫他擦擦臉,讓他覺得父母還是愛自己的。擦完了以後,再坐下來,問他“要哭嗎,要哭接着哭,我等你”,這個時候他就知道,哭是沒有用的,這是無語自威。以後再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只要拉下臉,孩子就明白了。這個威嚴很簡單,但一定要早做。做完這件事後,孩子哭得很累,家長就可以幫他脫掉衣服,讓他睡一會,睡着以後再離開。如果有的孩子不想睡,那就出去喝點水,或者吃一點東西。吃東西之前,家長可以說“媽媽要跟你說一件重要的事,說一說剛纔哭的事”,這麼做是爲了讓他知道這個事沒有過去,也是爲了告訴他以後應該怎麼做。這種“說不”的方式就是以一次事件的處理行爲告訴孩子:如果你做得不對,你再鬧我也不會讓步,我也不會心疼,我對你的愛是有限度的,取決於你自己的表現!所有的孩子都會從中感知你的反應。只要你堅決,他就明白了。從此之後,他不會再如此辛苦地與你鬧!然後你再進行疏導性教育,恩威並施,讓他知道,父母愛他,但父母不遷就他——這種“較量”越早越好。

7-9歲時,孩子終於進入了小學,開始正式進入了社會模式,和老師、同學等外人打交道,這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就會慢慢覺醒,有了自己是獨立一份子的想法,於是他們就會慢慢的和家長唱反調來試圖證明自己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想再被家長管着了。而這個時候家長的教育在他們耳朵裏會變成不耐煩的指責,這個時期的孩子易怒、易衝動、會和父母頂嘴,且對生命還沒有畏懼感,認爲自己可以對自己的身體負責,於是試圖想證明自己已經是大人了的想法往往會讓他們做出極端的舉動。這個時期的孩子心情晴雨不定,所以爲了讓孩子度過這個叛逆期,家長的教育方法也要適應孩子做出改變。

溝通會比命令很有效。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家長耐心的溝通和安撫,試着傾聽孩子的意見,理解孩子的觀點和思維模式,讓孩子暢所欲言,而不是用父母的身份和道理來打壓他。適當的放下父母的面子和權利,學着做孩子的朋友,這個年紀的孩子最想證明自己是“小大人”,那家長就讓孩子去證明,讓孩子覺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尊重。比如:在買衣服的選擇上,根據孩子的喜好來買,而不是家長覺得孩子應該穿什麼;在報興趣班的時候,看孩子對哪種有興趣,而不是看家長覺得哪個更有用;在一件事上做出選擇的時候,聽聽孩子的意見,而不是一味說聽媽媽的,這都是爲你好。

這個時期,家長要在約束孩子和給孩子空間裏做好平衡,不能過分約束,但也不能一味放鬆,張弛有度,給孩子空間和自主選擇權但也要孩子知道行事的規矩和道理,不能只順着自己心裏來,這樣孩子就不會染上不好的習慣,和家長的關係也會緩和。

珍惜,不應該將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的不當行爲舉止上,其實每個衝突發生的時候,都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機會,你不要放過它,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因勢利導教育你的孩子。

激勵,可以通過一些只語片言來激勵你的孩子,通過合作的方式來鼓勵他的進取,類似的話語有:“你看,別的小朋友都能做,你一點也不比他們差,你完全能比他們做得更好,對不對?”

尊重,如果你的小孩問:“在我們出去之前,我可以看完這部電視劇嗎?”如果你還有一些時間剩餘的話,應該讓出一些時間來給你的孩子。你應該充分尊重孩子請求的權利。

自律,當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說:“你要是再這樣,你就快該捱打了!”“還記不記得上次我爲什麼打你?”這種武力威脅實在是天大的錯誤,尤其更不應該提起以前給孩子造成的痛苦。武力威脅只能讓孩子認爲你是一個專制粗暴的家長,而越發拒絕與你合作。所謂的代溝不正是有些家長自以爲是所造成的嗎?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只是很多人不會愛,沒有智慧的愛,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所有的教育方法都只是“術”,因爲天下沒有兩個人是一模一樣的,也沒有任何一種教育方法適用所有的家庭。“青春期”是每個家長都絕不陌生的詞,每個家長都正在經歷、即將經歷或總要經歷這個時期。而這個時期,是孩子人生裏一段最敏感、最難忘的時期,只要這個時期好好度過,那孩子一定會破繭成蝶,向陽而生。所以這一時期,是家長最不能放鬆的一個時期。青春期多是動盪的,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生長到了一個臨界點,即將要破土而出,所以孩子整個人都是躁動的,容易產生焦慮、逆反、挫敗等負面清晰,這個時期的孩子:敏感多慮、自尊心極強。並一定要做出一些違反規矩的事情來挑戰家長,以宣誓自己要正式成人了。

這個時期,父母一定不要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壓抑孩子的生長,不要高高再上用權威壓迫孩子乖乖聽話,讓孩子聽話是最無用的教育,而是要試着安撫正在人生長河裏迷茫受驚的小鹿,家是孩子避風的港灣,而不是孩子想要逃脫的籠子,青春期一個不注意,孩子的敏感被觸發與家長起衝突,那可能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不要干預孩子,把孩子當成有獨立人格的個體,與孩子平對話,要安撫,而不是暴力衝突,給與孩子鼓勵和表揚,這時的孩子最缺乏的是來自家庭的信任和溫暖。

父母要把他們當作大人看待。注意與孩子說話時的語氣,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想問題,反思自己的管教方式,調整正確的管教方式。

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非常強。父母不要打擊孩子的自尊心,不打罵孩子,不在言語上對孩子進行否定,多鼓勵和表揚孩子,對孩子的想法和做法要持正面的看法。

多與孩子保持溝通。家長多傾聽孩子的內心想法,對於孩子遇到的困難要幫助孩子一起克服,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讓孩子信任父母,從而走進孩子的'內心,孩子也願意與父母保持溝通。

父母管教孩子不要太嚴格,要寬鬆。對於孩子能夠自己處理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孩子能夠自己作決定的事情,讓孩子自己決定,父母不要干涉。孩子進行青春期,父母一定要調整管教方式,才能幫孩子順利渡過青春期。當一個家庭總是能讓孩子溫暖和安撫的時候,那孩子的叛逆期何嘗怕會過不去。叛逆不是錯誤,而是成長的標誌,家長正確對待,和孩子一起跨越過去,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氛圍和和諧的環境,讓孩子塑造健康的心理和人格,那麼孩子將會很好的成長。

最重要的幾點,送給想管但不知道怎麼管的家長:1.做好自己,夫妻相愛、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給孩子一個和睦的親情氛圍。2.做事認真、作人踏實,給孩子一個積極正向的人生觀影響,爲孩子創造一個相對穩定的物質生活環境。3.達觀處世、誠實不虛,給孩子一個陽光樂觀的生活觀影響。4.無條件地愛和接納孩子,引導到他尊師尊長,鼓勵他的好奇心,從學習中去尋找答案。5.不因爲他是小孩子就輕視他、欺騙他。6.孩子的動手和自主能力,不包辦、代替做主,培養他的獨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有問題及時幫助修正,原則問題不姑息。

管孩子,也難也不難!只要家長不過於溺愛、不過於控制,家長自己又很懂得分寸,那麼孩子就不那麼難管;否則就很難了!

小孩怎麼管教都不聽話怎麼該怎麼辦3

如何管教孩子管教孩子的戒律

1、戒過度保護。

有時候,由於父母太注重孩子表面的需求,忽略了孩子看不見的心理需求,縱使孩子具有優秀的先天條件,卻得不到應有的發展。當孩子想跑、想玩時,有的父母會害怕孩子受傷而禁止他。如此的話,孩子便會養成不好動的習慣,身體變得遲熟、孱弱多病,心智的發展也必然受到阻礙,性格也會變得退縮膽小、缺乏自信、無法面對困難。父母必須明白,關懷是心靈上的溝通,並不是行爲上的干預。過分的干預既令孩子反感,也妨礙孩子潛能的發展。

2、戒過分寵愛。

父母事事順從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事情,孩子什麼事情都不必動手,於是容易變得以自我爲中心、任性、依賴、遲熟、不能忍讓、也不懂自己照顧自己。即使表面看來柔順溫和,但當孩子長大,需要面對難題時,就可能出現性格突變。

父母的包辦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軟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這等於剝奪了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導致了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萎縮

3、戒揠苗助長。

有的父母不顧孩子的發育情況,強迫他提早學站、學走路、學寫字……造成孩子身心嚴重失衡,導致孩子出現脾氣暴躁、焦慮、冷淡、退縮等問題,還可能會出現拒絕學習的問題,也不懂與人和諧相處。

小孩怎麼管教都不聽話怎麼該怎麼辦 第3張

4、戒過分專制。

經常以權威口吻規範孩子的舉動、限制他的自由、否定他的想法,會使孩子長期處於恐慌之中,無法表達自己,只懂唯唯諾諾,並使孩子失去自信,失去嘗試新事物的勇氣。另外,爲了發泄不滿,孩子會欺負比自己小的孩子。當孩子長大,他更可能會對父母存有懷恨的心理,把以往積壓的不滿,發泄回父母身上。

5、戒臉孔嚴厲。

孩子無法在嚴肅當中感受到父母的愛,擺出嚴厲的臉孔,只會令孩子對父母卻步。父母應避免用苛刻字眼責備孩子,即使孩子做得不夠好,也應溫和地給他意見,使他容易接受。

許多父母對孩子期望很高,卻又很吝嗇讚美自己的孩子。他們常常擺出一副長者的面孔責備孩子,以爲這樣纔是教育,其實卻忽視了讚美所帶來的奇妙的教育效果。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