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0到3歲嬰幼兒保育與教育認識

0到3歲嬰幼兒保育與教育認識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0到3歲嬰幼兒保育與教育認識,0-3歲這個階段是自出生以後個人的神經和心理髮育最迅速的時期,腦力發育速度也最快,今天我們將詳細的聊一下0到3歲嬰幼兒保育與教育認識。

0到3歲嬰幼兒保育與教育認識1

保育員也是教育工作者,其行爲同樣對幼兒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保育員應當結合生活中的各個環節,正面而積極地影響幼兒,與教師配合,使幼兒生活安全快樂,活動主動積極,身心得以健康發展。那麼,如何科學、有效地開展保育工作,這就要求保育員,除了要掌握幼兒教育、幼兒心理、幼兒衛生等基礎教育外,在實際工作中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一定的,嫺熟的保育工作操作技能,深刻理解保教合一的含義,緊跟形勢,貫穿科學保育理念,從思想上和行爲上提高保育員隊伍的整體素質。

一、從思想上轉變保育員對自己角色的認識

長期以來,人們都以一種固有的眼光看待幼兒園的保育工作,認爲幼兒園的保育員只管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和環境衛生。在當前高度重視學前教育的前提下,爲了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保育員也要徹底轉變思想觀念,緊跟時代步伐,除做好本職工作以外,還要有着強烈的學習和提高自身素質的慾望,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如手工製作、彈唱、講故事等。從維持秩序,衛生打掃,物品整理、消毒等調整爲和幼兒一起遊戲,個別輔導,配合教學,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使自己慢慢意識到:只要不斷學習,保育員的角色在幼兒園工作中也非常重要。

0到3歲嬰幼兒保育與教育認識

二、提高保育員的合作意識與責任感

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與優秀的保育員配合,工作起來稱心如意。與缺乏責任感,只顧做自己份內工作的保育員搭班,心情很不舒暢,有些工作甚至推來推去。

因此,必須提高保育員的合作意識與責任感,在組織活動過程中,充分體現與教師合作的重要性。如與老師一起佈置環境,幫助教師製作分區材料,參與幼兒的各項活動當中,慢慢成爲既能照顧好幼兒一日生活,又能獨立設計活動,組織活動的保育員,從而培養自己班級的榮譽感和團體意識,增強合作能力與對班級工作的責任心。

三、現代保育員應具備的工作技能

1、觀察能力

保育員要時刻注意觀察身邊每一位幼兒的變化,從生理和心理以及外界環境的影響,及時爲幼兒提供必要的幫助。如幼兒的吃喝、冷熱、情緒以及行爲習慣和自理能力等方方面面,做好觀察記錄,並學會總結。

2、交往能力

家長是幼兒園工作的合作伙伴,保育員也要具備較強的交往能力,與家長溝通,把幼兒一日生活情況,或遇到的問題,需要家長協助的事情,及時反饋給家長。也可到博客上相互交流,家園互動,共同發展。

3、表達能力

包括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4、手工和音樂表現能力

掌握一定的手工製作和彈唱、舞蹈等方面的技能技巧,參與到幼兒的各項活動當中,配合教師完成教育教學工作。

5、現代化技能

會運用電腦、數碼相機和數碼攝像機,把幼兒課堂中、生活中有意義的環節,捕捉下來,傳送出去,共同分享。

0到3歲嬰幼兒保育與教育認識2

嬰幼兒保育和教育的好處與意義

教育是每個幼兒的需要,是每個幼兒生長、生存的一種形式。保育是成人(家長包括保育員)對六歲以下的兒童提供生存與發展的環境和物質條件給予精心的照顧和培養,以幫助幼兒獲得良好的教育,逐漸增進其獨立生活的能力

0到3歲嬰幼兒保育與教育認識 第2張

一般來說,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由教師和保育員共同來完成的。教師和保育員,不僅僅是要保護幼兒的身心健康發育,在這基礎上也要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我們在這裏習慣的把教師和保育員,統稱爲教師。

教育是每個幼兒的需要,是每個幼兒生長、生存的一種形式。保育是成人(家長包括保育員)對六歲以下的兒童提供生存與發展的環境和物質條件給予精心的照顧和培養,以幫助幼兒獲得良好的教育,逐漸增進其獨立生活的能力。一般來說,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由教師和保育員共同來完成的。

0歲-3個月

建立與母親間的愉快關係和語言的發育基礎

寶寶的變化:

第1個月:俯臥、握拳、蹬腿、揮動手臂、聽聲音有反應、感官敏銳、視力比較模糊

第2個月: 開始學習擡頭,發現自己的手,偶爾會露出笑容,會有各種情緒的反應

第3個月:俯臥可以撐起上身,頭可以擡45度,開始把看和做聯繫到一起

嬰兒在出生後便開始出現微笑了,有人把此稱做“召喚媽媽的微笑”。母親對嬰兒的這種微笑做出哄逗的反應,有助於建立母子間情感上的愉快關係。

嬰兒的啼哭是一種不愉快的表現。需要注意的是,在這時候應採取一些相應的措施,如給他餵奶、換尿布,把他抱起來等等,使孩子重新獲得舒適的感覺。這樣做會使孩子對母親產生親切感和信賴感。嬰兒在父母親切的哄逗下,會漸漸地發出“呵呵”、“哦哦”的喃語來,這是語言發育的基礎。

0到3歲嬰幼兒保育與教育認識3

0~3歲嬰幼兒行爲特點

特徵一:無意識吸收

0-3歲孩子有他們特有的年齡特徵。

嬰兒剛出生以後,就有很巨大的吸收性心智,對外部的刺激,猶如海綿吸收水分理處,這種能力存在於孩子自身。對此,我們成人常常估計不到。這時的嬰兒不會明確表達我學了什麼,但他實際在接受周圍環境中的各種信息和刺激。孩子接受下來的東西,便留下了記憶,這就是無意識的記憶。幼兒學語言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蒙特梭利形容出生的幼兒對人所發出的聲音,喜好的程度沒有任何事物可相比。2個月的嬰兒喜歡和照顧者面對面溝通,出生後3年中語言被幼兒神奇般地吸收了。蒙特梭利認爲即使是以系統的語言固定出現,幼兒都能以吸收性的心智加以理解和吸收。

0到3歲嬰幼兒保育與教育認識 第3張

3歲前孩子所有的吸收能力都處於一種無意識狀態。無意識,表明孩子不是不吸收,而是大量地、不自覺地吸收。只要有刺激,只要孩子看到、聽到了,就會在頭腦中留下痕跡。這表明孩子的無選擇性,環境給予的刺激多,他就多吸收,刺激少,他就少吸收。而各種刺激有良有莠,良莠之間孩子沒有選擇。有人形容,這個時候孩子對環境中刺激物的吸收就如同給飢餓的人開出的菜單,他毫無選擇地全部吸收。這是無意識吸收的特點。

應對策略

由於這種看法,就給我們提出3歲前如何面對處在無意識吸收狀態的兒童。孩子具有這樣大的吸收能量,我們應該滿足他,並儘量給孩子提供最優秀的.環境。如果這時的成人以爲孩子什麼都不懂,覺得孩子周圍的環境如何無所謂。以爲到孩子懂事了,才應該注意周圍的環境,這就錯了。

特徵二:無意識反抗

無意識狀態,還帶來反抗期的出現。

3歲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反抗期出現就是因爲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這種反抗,語言上表現得不多,因爲孩子剛有語言,剛開始說話。孩子更多是用動作、情緒來表達。

爲什麼出現反抗?哪些需求不能滿足呢?蒙特梭利認爲,孩子生下來,就有自發式發展的特徵。舊式養育孩子的方法是把孩子包裹起來,裹得緊緊的,像個蠟燭包,擔心孩子骨骼長得不直,這對孩子是一種束縛。現在應該解放孩子,不要捆綁。剛出生的孩子,能活動的就是他的四肢,頭和身體都不能動。當四肢活動力量慢慢強了以後,就帶動身體開始活動。一個月以後,孩子開始移位,然後慢慢孩子就要會翻身,翻過去趴那兒,趴那兒又要掙扎起來。漸漸的孩子開始爬行、站立、走路。孩子會獨立行走以後,活動空間就大大增加了。孩子走到哪裏,看到哪裏,就抓到哪裏。這些活動有時會遭遇到成人的阻攔。他要自己走,你非要牽着走。他要往那兒去,你偏不讓去。你從他手中奪走東西,他就不讓。反抗期就是孩子的獨立性遭受壓抑、阻攔而產生的。

孩子反抗是孩子對獨立能力的一種需求,當這種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用反抗來表達。如果孩子獨立性發展得到滿足,孩子就不會有過多的反抗表現,反抗只成爲一種暫時現象。如果這個階段孩子獨立性活動的要求總是受到壓制,孩子會形成一種反抗性格,並伴隨終身。

應對策略

尊重孩子的獨立要求,給予孩子較大的活動自由,順應孩子的發展。

1、尊重孩子

兒童萌生自我意識,獨立性就開始增長了,他們在不斷地觀察和模仿,什麼事都想自己做。如他們要自己洗臉、自己穿衣、自己拿筷子吃飯等。2歲之前,孩子花費很多時間,做的還不像樣,但是,家長仍應尊重他們,讓他們學着去做,並且給予鼓勵。

2、轉移注意

這個年齡的孩子能力有限,但又不自量力,常常要幹一些他們想做又做不了的事。這時,家長不要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應提供材料和活動,滿足孩子想做事的要求,而不可簡單地限制和制止。

3、口徑一致

在一個家庭裏,每個成人對孩子的情感是不一致的,教育方法也會有差異。如父母在管教孩子而爺爺、奶奶卻要護短,或父母自己的情緒忽冷忽熱,高興起來對孩子親熱非凡,不高興起來把孩子放置一邊。孩子年齡小,不知道接受哪個要求才對,而且也會給他們的不合理的願望、需要和壞習慣製造“防空洞”。因此,在一個家庭裏,成人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和方法必須口徑一致,否則會使孩子無所適從,也會增加他們情緒上的反抗性和不穩定性。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