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小朋友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哪些

小朋友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哪些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朋友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哪些,生活自理能力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必須掌握的,因爲每個人都不能永遠活在父母的庇護之下,小朋友也是如此,小編和大家一起看小朋友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哪些

小朋友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哪些1

進食

從自扶奶瓶起,經過手拿餅乾、手拿奶瓶、小勺餵食、小勺吃飯、自己喝湯、學用筷子、自己夾菜、用碗吃飯、不灑飯粒,直至吃完飯能擺好碗筷等。

睡眠

從大人抱着睡,經過拍着睡、自己睡覺,直到建立起準時睡按時起,不要拍、不要搖、不講故事、不唱催眠曲、自然入睡、睡時安靜等好習慣。

大小便

從無控制的大小便,到開始把小便、把大便、準時大便、白天能控制小便、能完全控制大小便,直到夜間不尿牀等。

小朋友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哪些

穿、脫衣、褲、鞋、襪、帽

從1歲以內開始能配合穿衣、穿褲起,到自己能脫帽、戴帽、脫鞋、脫襪、穿鞋、穿襪,至穿衣、穿褲、脫衣、脫褲,直至睡覺前能將脫下的鞋整齊地放在牀下,將脫去的衣、褲、襪摺好並整齊地放在固定的地方。

洗臉、刷牙、洗腳

從能配合大人進行洗手、洗臉、洗腳、洗澡到自己能用肥皂洗手、用牙刷刷牙、自己洗臉、洗腳,以及在大人的幫助下能自己洗澡等。

收拾和存放玩具

每次玩完玩具後,養成能把玩具收拾起來,並分類和整齊地放在玩具櫃內的好習慣。看完圖書也要及時整理放進書櫃。

清理和擺放衣物

自己的衣物、茶杯、用具等都能清理後整齊地放在固定地方。

配合大人做簡單家務

4~6歲兒童在大人的指導下,能夠學會拿筷子、擦桌子、擺碗等,也能聽從大人的要求,幫助拿些物品

總之,與生活相關的一些簡單的事,孩子都能獨立地進行自理。

小朋友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哪些2

是指人們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爲能力。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在生活上能自已處理日常生活瑣事,比如說做飯吃飯,衛生,購物,學習等等。

2、在人際關係上能處理好人事關係,獨立處理一些事務。

3、在心態上能獨自承受各種壓力。

怎麼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1、把握習慣養成的時間段,據有關專業機構的信息顯示,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行爲習慣一般都在學齡前,也就是說孩子在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就已經養成了能否生活自理的能力。父母只要適當把握了和時間和機會,孩子就完全可以做到擁有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像三歲的孩子可以自己倒水喝,四歲的孩子可以自端碗吃飯,五歲的孩子可以自己穿脫衣服一樣,給孩子動手的機會,孩子就能做好。

小朋友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哪些 第2張

2、給與孩子鼓勵和幫助,每個人都有童年,但每個人對童年的記憶都不一樣,有些孩子會一生都記得父親幫助他把一個大箱子擡進自己的房間,從些他有了屬於自己的書櫃。孩子學着收拾房間,並且整理衣服和書籍這是一個很好的表現,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幫助他鼓勵他,而不是嘲笑他保是阻止他這麼做。最聰明的父母永遠都用欣賞的目光看孩子,最愚蠢的父母總是用懷疑的目光看孩子。因此,當你的孩子出現了很糟糕的處理能力時,請問問自己有沒有責任。

3、爲孩子創造自理機會,聰明的父母總是爲孩子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因此,聰明的父母也就給了孩子更好的學習和成長的經驗。比如,父母告訴孩子他們要出差,可能有幾天不在家,這幾天需要孩子自己來處理生活上的一些事情,然後告訴孩子冰箱裏有食物,常用物品都放在哪兒,給孩子一個獨自在家自理生活的發機會。而不是把孩子送到朋友家或是乾脆請一個臨時保姆來照顧孩子。更多的時候,父母只要給孩子提供機會就行了,而不需要你來怎麼教會他做。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在合適的時間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也給大家介紹了生活自理能力都包括哪些,大家看完之後也肯定有了一定的瞭解。如果想讓孩子早日擁有自理的能力,做家長的就要學會怎麼培養,希望大家都能成功哦。

小朋友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哪些3

心理建設

過去的孩子不一定有上幼兒園,多是年滿6歲直接進入小學就讀,如今因爲孩子生得少,加上多爲雙薪家庭,不少父母讓孩子從小班開始接受學齡前教育。

對於小孩而言,即將離開熟悉的環境,進入陌生的幼兒園並接觸新的人事物,將是一大挑戰!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有必要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除了口頭上不時跟孩子說“你長大了,要去學校上課”,還要做到以下事項:

找機會接觸新環境

及早帶孩子先去即將就讀的幼兒園認識環境、老師,讓孩子知道這是你以後要就讀的學校,而且不只去一次,才能讓孩子漸漸產生熟悉感,去的'時候,可在幼兒園戶外的遊樂設施玩一玩,減少對陌生環境的生疏感。

作息改變

若是提前上小班的孩子,已養成固定的作息時間,較不用擔心上學後要改變原有作息的問題;如果是自己帶或由保姆照顧的孩子,較無早晚的概念,面對日後上學的規律作息,不免要調整以往的作息。

如果能事先幫孩子調整作息很不錯,如:每晚9點能先陪孩子上牀睡覺,剛開始上學最重要的事是:陪孩子熟悉幼兒園,至於作息可以慢慢調整。

小朋友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哪些 第3張

自理能力

想想,幼兒園的老師要同時照顧多少學生?與其擔心孩子是否能受到老師的妥善照顧,不如先幫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戒尿布、戒奶嘴與養成生活自理能力等事,在過去其實屬於家庭教育的一環,需要家長在平日協助孩子完成,而不是等進入幼兒園後讓老師來教。

吃飯:獨立用湯匙把碗內的食物舀起來並送進嘴巴

能自己吃飯,才能與同學一起用餐,而不是被老師帶到一邊喂,甚至要等老師先喂其他的孩子,然後才輪到自己。如果真的還無法自己吃飯,至少要懂得表達自身需求,如肚子餓時,可明確表達想吃多少或我還要吃的意願,讓老師能夠滿足其需求。

如廁:在安全範圍內自行如廁

即使還無法自行如廁,至少也要做到白天不用包尿布、有如廁需求時能提早主動向老師表明意願,方便老師來得及帶去廁所。通常3歲上小班的孩子須具備此能力,若真有送滿3歲的孩子進幼兒園的打算,請儘早開始陪着孩子練習在白天不包尿布,並進行如廁訓練。

穿脫衣物:有穿脫衣服的動作

孩子覺得熱時,能自行脫掉衣服,而不是已經熱到出汗,依舊穿着厚重的衣物。當孩子養成自行穿脫衣物的能力,即能依自身的感覺決定多穿一點或把厚重衣服脫掉。父母可爲孩子準備開襟式衣物,方便孩子穿脫衣物。爲避免孩子拿錯他人衣物,也要讓孩子有辨識自身衣物的能力。

穿脫鞋襪:會自己將鞋襪套上腳

進行戶外活動時,孩子必然滿心雀躍,此時,如果自己不會穿鞋,就只能眼巴巴看着別的同學穿好鞋子衝出教室,失望的心情不免影響原本期待玩耍的喜悅。買直接把腳套進去就好的鞋子,方便讓孩子學會自行穿脫鞋子的能力,最好也能練習自行穿脫襪子,讓孩子更有能力應付需要穿脫鞋襪的狀況。當然,無論如何,孩子要能認識自身物品,避免錯用。

喝水:打開水壺喝水

孩子要能認識並拿取自己的水壺,然後打開喝水,再放回原位。讓孩子具有完成某一件事的能力,不僅讓他覺得有成就感,也能因爲跟其他同學有一樣的行事步調,而不會覺得自己跟其他人不同,而難以融入團體生活。

聽懂指令與語言表達

畢竟在幼兒園不比在家,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若孩子聽得懂指令,照老師說的話行動,一步一步學習也無不可。至於自身的需求,如:我要尿尿或便便,我還要吃等,孩子應有清楚表達的能力,讓老師清楚理解並適時給予協助,若講的話只有媽媽聽得懂,難免讓老師不知從何幫助。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