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時尚熱點 > 人民幣互換規模3.47萬億,成全球第一大互換貨幣

人民幣互換規模3.47萬億,成全球第一大互換貨幣

來源:女友組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民幣互換規模3.47萬億,成全球第一大互換貨幣,人民幣已正式進入國際舞臺,與更多的國家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可以提高人民幣的知名度。人民幣互換規模3.47萬億,成全球第一大互換貨幣。

人民幣互換規模3.47萬億,成全球第一大互換貨幣1

由於美國印鈔過度,導致美元匯率出現了巨大波動,現在許多國家就走上了去美元化的道路,開始大規模拋售美債,以保障資產安全。而就在國際投資者慢慢遠離美元之際,他們又將目標鎖定到了人民幣上面,開始買入人民幣資金,進行投資。衆所周知,錢只有花出去了纔有用,留在手中不過就是一堆廢紙,在國際投資者收攏資金之後,他們當然需要尋找新的市場進行投資,而人民幣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人民幣互換規模3.47萬億,成全球第一大互換貨幣

據外國媒體10月12日報道,在人民幣走俏之際,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與中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現在人民幣已經成爲了世界第一大互換貨幣(按照貨幣互換國家數量統計)。日前,韓國央行便宣佈,中韓兩國央行已經就續簽貨幣互換協議達成了一致,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中韓便會走完各項流程,並對外公佈。有消息人士指出,這是中韓第四次續簽貨幣互換協議了,上一次續簽時間還是在2017年,資金規模爲560億美元,而這次續簽的貨幣互換協議,有望保持不變。

人民幣互換規模3.47萬億,成全球第一大互換貨幣 第2張

據瞭解,截止到目前爲止,中國已經與39個國家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其中就包括了日本、英國和阿根廷等等,其互換規模達到了3.47萬億人民幣。爲什麼中國會簽署這麼多的貨幣互換協議?這主要是因爲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通過貨幣互換協議,規避匯率波動所帶來的風險。第二個原因,通過貨幣互換協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首先我們來說說第一個原因,在國際貿易中,匯率波動會帶來額外損失,而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就可以降低匯兌成本,方便雙方貿易與投資。在08年金融危機之後,各國便意識到了這一問題,開始大規模地進行貨幣互換,以避免美元和歐元匯率波動,所帶來的風險損失。

人民幣互換規模3.47萬億,成全球第一大互換貨幣 第3張

其次第二個原因,前不久人民幣被納入了SDR貨幣籃子,這標誌着人民幣已經正式進入國際大舞臺,與更多的國家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可以提高人民幣的知名度。有數據顯示,目前人民幣已經有2176億的外匯儲備被各國央行拿下,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攀升。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意味着人民幣的發展潛力很大,僅次於美元和歐元,現在才只有2176億的外匯儲備,這隻能算是剛剛起步。

人民幣互換規模3.47萬億,成全球第一大互換貨幣2

1月20日,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發佈數據顯示,2021年12月,人民幣在國際支付金額中的份額由11月份的2.14%升至2.70%,這是2015年9月以後人民幣國際支付全球排名時隔逾六年再次升至第四位,距離2015年8月的高點2.79%也相差無幾。

從金額來看,2021年12月,人民幣支付金額較11月增加了34.6%,遠超同期全球所有貨幣支付金額總體增長(6.44%)。

2021年12月,在主要貨幣的支付金額排名中,前3名仍然位居不變,排名第一的美元佔全球支付的'40.51%,連續7個月位居“第一”;排名第二的是歐元,全球佔比36.65%,降到8個月以來最低;排名第三的仍然是英鎊,佔比5.89%,從2011 年以來就一直穩居第三。日元則較此前的第四位下滑一位至全球第五大活躍貨幣,佔比2.58%。

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有目共睹。目前人民幣還是全球第五大儲備貨幣、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

人民幣互換規模3.47萬億,成全球第一大互換貨幣 第4張

上個月,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與展望研討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司長朱雋指出,如果以2009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開始算,取得這些成績只用了10餘年的時間。在談及對人民幣國際化未來展望時,朱雋表示,進一步提高人民幣的市場接受程度,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一是人民幣國際化要繼續發揮離岸市場的作用。香港也是最主要的離岸人民幣的清算中心,超過70%的離岸人民幣支付經香港完成,爲其他離岸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支持。發展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可進一步豐富離岸人民幣產品和工具,繼續發展點心債市場,探索人民幣計價的股票發行與交易,完善人民幣風險對衝工具。這有利於提升人民幣計價資產的吸引力,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二是,人民幣國際化需要進一步開放資本項目。一定程度的資本項目開放是貨幣國際化的必要條件之一,並且貨幣國際化程度越高,對資本項目開放的要求也就越高。要繼續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水平,就不能迴避資本項目開放。

另外,人民幣國際化需要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隨着中國金融開放水平和人民幣國際化水平的提升,市場上有改善營商環境的呼聲,包括內地的金融法律與國際通行的法律規則接軌,主要國際會計準則得到內地市場的認可,稅收政策能夠明確免稅細則,提高政策穩定性和可預期性。

人民幣互換規模3.47萬億,成全球第一大互換貨幣3

外匯局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到2021年間,外資累計淨增持境內債券和股票超過7000億美元,年均增速34%。與此同時,人民幣全球活躍度再上新臺階。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12月,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全球支付排名升至全球第四位。這是自六年多以來,人民幣首次躋身全球前四大活躍貨幣。

人民幣互換規模3.47萬億,成全球第一大互換貨幣 第5張

四年間外資累計淨增持境內債券和股票超7000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1月21日在國新辦就2021年外匯收支數據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目前來看,發達經濟體特別是美國貨幣政策在趨向正常化的階段。和上一輪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相比,近年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鏈、供應鏈優勢更加突出,而且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穩定性顯著增強,因此可以較好應對外部環境變化。

第一,近一段時間,企業的外匯資金比較充裕,主要源自於出口創匯。近年來,中國穩步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在全球疫情情況下得到了充分體現,出口保持強勁,這是近期外匯流入的主導因素。2020年到2021年境內外匯存款累計增加1600億美元,這不是加槓桿的資金流入,有利於提升外匯市場的自主調節能力。

第二,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增強。外資增加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逐漸成爲資金跨境流入的重要渠道。呈現幾個特點:一是增長速度快,2017年擴大資本市場開放以來,2018年到2021年,外資累計淨增持境內債券和股票超過7000億美元,年均增速34%;二是提升潛力大。當前,外資在我國股市和債市中的佔比保持在3%-5%的水平,和日本、韓國、巴西等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相比都比較低,所以未來提升潛力比較大;三是投資價值高,人民幣資產與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資產價格、收益的相關度比較低,是國際投資組合分散風險非常好的選擇。

“所以,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增強。這是在上一輪緊縮之後所發生的新變化。”王春英說。

第三,本輪發達經濟體在量寬期間,跨境貸款和貿易融資等資金流入有限,未來去槓桿的壓力是弱的。上一輪美聯儲量寬期間,人民幣還有升值預期,境內更多主體借了很多低成本資金進來,因此在結束量寬時這些外債要歸還,壓力較大。這一輪量寬期間,人民幣匯率總體預期平穩,2020年二季度到2021年二季度,跨境貸款和貿易融資合計增長8%,低於2009年到2013年上一輪量寬期間年均21%的增速。因此,2021年下半年,美聯儲政策調整預期增強以後,無論是跨境貸款還是貿易融資,相關跨境資金變動比較平穩,所以未來調整壓力比較低。

人民幣互換規模3.47萬億,成全球第一大互換貨幣 第6張

人民幣六年多來首次躋身全球前四大活躍貨幣

來自SWIFT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12月,在主要貨幣的支付金額排名中,美元、歐元、英鎊分別以40.51%、36.65%、5.89%的佔比位居前三位。日元佔比降至2.58%,從此前的第四位下滑一位,至全球第五大活躍貨幣。

人民幣則向前一位,躋身全球前四大活躍貨幣。這也是人民幣國際支付全球排名自2015年8月以來,首次超越日元升至第四位。

從比例來看,人民幣全球支付佔比由去年11月的2.14%升至12月的2.7%;從金額來看,2021年12月,人民幣支付金額較11月增加了34.6%,同期全球所有貨幣支付金額總體增加了6.44%。

數據還顯示,若以歐元區以外的國際支付作爲統計口徑,人民幣位列第六,佔比1.91%。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對記者表示,2021年12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佔比進一步提升,與我國活躍外貿及人民幣資產吸引外資持續流入的表現基本一致。

“國內防疫形勢向好,經濟整體運行在合理區間,結構持續優化,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整體運行平穩,海外貿易各方對人民幣作爲結算支付工具的意願不斷增強。”周茂華說。

人民幣互換規模3.47萬億,成全球第一大互換貨幣 第7張

人民幣有望成爲僅次於美元和歐元的第三大儲備貨幣

人民幣在支付領域活躍度不斷提升的同時,境外機構增持人民幣資產也步履不停。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人民幣在COFER中佔比再度上升,續刷2016年第四季度IMF報告該數據以來的新高。

2021年第三季度,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由2021年二季度的2.61%升至2.66%,位居全球第五位。這也是IMF自2016年開始公佈人民幣儲備資產以來的最高水平。

人民幣儲備規模也節節攀升。IMF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人民幣外匯儲備總額升至3189.9億美元,實現連續十一個季度的增長。

“近年來,全球外匯儲備資產中,人民幣佔比也在穩步提升,反映全球央行對人民幣資產青睞有加。”周茂華說。

業內預計,人民幣外匯儲備佔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相應的,外資增持人民幣債券也還有很大潛力。

“2022年,儘管全球市場依然存在大量不確定因素,人民幣債券市場仍將是全球投資者進行多元化投資時的有利選擇。”德意志銀行集團大中華區宏觀策略主管劉立男認爲,由於中美十年期國債的利差長期維持在145基點左右的高位,全球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持有比例相對較低,且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深入,全球投資者仍將持續加碼人民幣資產。

國際投資者對於人民幣資產的配置需求,將推動人民幣在國際舞臺發揮更重要的角色。周茂華表示,從趨勢看,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佔比與中國經濟體量、貿易量仍不夠匹配,支付佔比相對於美元、歐元等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國內經濟長期發展向好,人民幣穩步推進國際化,國內加快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未來人民幣在國際中支付、投資、儲備的作用不斷增強。

摩根士丹利研究部預測,貿易加權人民幣可能長期保持波動中升值的趨勢,預計到2030年,人民幣有望成爲僅次於美元和歐元的第三大儲備貨幣。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