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職場警惕29歲現象

職場警惕29歲現象

來源:女友組    閱讀: 5.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職場警惕29歲現象,職場也是有一些做人的原則的,職場上最忌尺寸把握不當,在職場上不能耍小聰明,在職場中要積極保持人際關係,在職場上,職場警惕29歲現象是很重要的。

職場警惕29歲現象1

什麼是“29歲現象”?

許多國企的老總年齡接近60歲時,一改過去勤懇、節儉的本色,皆因在60歲國企老總法定退休年齡之前,他們心態失衡。這個被稱之爲“59歲現象”。而“29歲現象”卻鮮爲人知,但在中國“29歲現象”比“59歲現象”普遍得多。

這種現象在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中尤爲凸顯:不少員工在20多歲時,學習工作有激情,工作上勤勤墾墾、踏踏實實,生活有藝術、有情趣,可是到了29歲左右,按說應該更成熟更有價值纔對,但反而情緒波動大、工作浮躁急功近利。

表現在看書、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對外界事物的興趣忽高忽低,設定的工作目標或高不可攀或放棄追求,對下屬或要求過分或聽之任之,對親友不耐煩,對團隊尤其是對上級經常抱怨牢騷,對待批評建議經常沒有耐性甚至反應過分激烈,老虎屁股摸不得,經常比過去,講排場慕虛榮,對自己過去的同學朋友羞於提起現在的職位或收入,內心經常將自己與認識不認識的姣姣者做不切實際的比較,比較之後往往自慚形穢、自怨自艾、自我放逐,嚴重者陷入重度抑鬱症。生活沒情趣、工作無效率,經常是心裏着急行動卻無力無效,就像人們夢中經常遇到的緊急情況:想跑邁不開腿,向動動不了,想說張不開嘴,人際關係不是冷漠就是緊張。

過去30歲這個坎之後,這類人有兩種結局,一種原來就樂觀、平和的,通過及時努力調整一切正常化了。但有很大一部分人掙扎抗爭不過,就此消極麻木、一副萬事皆休、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式。

職場警惕29歲現象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我注意到這種狀況多發生在30歲左右時,找他們分析原因,他們自已也不是很清楚,但是經常聽到這種人哀嘆:“快30歲了,成了家沒立業,什麼時候立得起來呢?我什麼時候能像你們一樣?”

三十還沒立業!對我觸動很大,記得我30左右的時候,雖然沒有明顯上述症狀,但也因功未成名不就,失衡焦慮了好一陣,好在及時用“阿Q精神撫慰療法”調整過來了,都是“三十而立”這句古語害了大家!

20多歲時,都知道是打基礎的時候,要想今後有成就,現在就要多付出,心態較平和,也有一定的耐心;當快要到30歲時,眼看自己的夢想和追求的結果沒能達到社會上講得“立業”的期望和標準時,對父母不好交待,不好意思見同學朋友,自己無法面對,自己給自己製造很多無形的壓力,而且越來越大。

那什麼是社會的“立業”標準爲呢?我認爲是人們對三十而立要達到的社會期望水平過高。改革開放初期各行業充滿了機會,各專業也因沉寂了十年,所以到轉型期很多人一夜暴富。時代對77、78級80年代的畢業生格外惠顧,給他們創造了快速立業的機遇,成名成家相對容易;而到90年代末和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有了一定的基礎,各行各業向專業化推進,而且社會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這時成名立業的週期在拉長,進入門檻一再提高。

現代社會“五十而立,三十知天命”

針對29歲現象,前些年我提出了“五十而立,三十知天命”的觀點,受到了許多朋友的歡迎。古代人均壽命50歲左右,30生命過多半,此時不立則晚矣,如50歲時再不知天樂命,則只有苦熬餘生了。而現代人平均壽命已到70歲左右,古代的30歲相當於現在的40-50歲,而且由於知識爆炸、競爭激烈,各專業行當更加複雜化,變數更多,人到40-50歲才能到達事業的高峯。

職場警惕29歲現象 第2張

30歲左右時,有的人剛剛拿到博士學位,創業者剛剛掙脫困境賺個溫飽;許多公務員剛剛擺脫端茶倒水、打零雜的狀態;普通工薪階層生存問題剛剛得到解決(房價、教育等社會成本增高)。提出“五十而立”是讓多數年輕人放平心態,期望不要太高,壓力不要太大,不要過分急躁;提出了“三十知天命”,恰恰是因爲這個年齡更需要及早知天樂命,看清人生大道,不違天命(自然法則、社會潮流、人生使命)這套理論通過各種論壇和大學演講,反響很好,還真救了不少人。

但後來我仔細閱讀《論語》中孔子的原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發覺我原來的論點有些缺乏依據,如孔子講的“30而立”中的“立”指的不是立業,而是立志立身,銜結前後兩句就能明白。他的意思是說,我15歲開始做學問,30歲立志(周遊列國,佈道授業),40歲左右時學問習精,不再受外界誘惑而偏離方向。無論是學問不惑還是人生方向不惑,都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立業”層面。

大家知道,所謂人生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對於孔子來講,立德算在40多歲後周遊列國,50多歲弟?3000,賢人72;立功是孔子在68歲歸魯方被尊以“國老”之後;而立言呢,在公元前722年訖於公元前479年即孔子卒年間,孔子修訂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真正的立言不朽之作《論語》是在他去世後弟?們整理的。可見孔子的“立業”是很晚的。我常以此告誡那些視“30歲立業”爲成功標尺的年輕人說:“聖人尚且如此,何況我等凡夫乎?”

職場警惕29歲現象 第3張

企業立得住嗎?我退出管理一線已近兩年了,48歲近50歲了企業纔有些“立”的跡象,企業文化、戰略模式、管理機制等方面纔有些大模樣。然而管理體系上的“三機制兩原則”雖然提出來了,但真正能可持續發展推行,穩定執行尚需時日,真正應了我提出了的“五十而立”。五十歲看清世事,知天達命;六十歲對反對意見也當音樂聽;七十歲達到了思想的自由王國,怎樣馳騁都不會超越鐵的自然法則的。如果說一個人立與不立,大概這是一個分水嶺吧。

我想對年輕一代說的是,你們的夢想追求固然可以理解也值得尊重,但過於急於求成的心理是不切實際的、有害的。希望你們把夢想藏在心底,保持知足常樂、知天樂命又積極進取,相信付出總有回報的心態。走好走實人生的每一步,相信你們的人生能頂天立地,你們的事業能穩健而長足發展,年輕人,你們的路長着呢,一路走好!

職場警惕29歲現象2

“三十而立”的古訓讓現代職場中許多29歲的年輕人出現惶恐。小孫一畢業就進了某大型國企的財務部工作,工作安逸,但眼看着自己一天天逼近30歲,事業上沒有任何突破,於是發奮努力考上了某機關公務員,希望能在事業上有所突破。可是已經29歲的他欠缺機關工作經驗,看着年輕的後輩們,他再次感覺到提拔的.希望很渺茫。

的確,日復一日做着同樣的工作慢慢消耗着熱情,升職沒有了空間,薪水沒有上漲的希望,年齡在不斷增長,後起之秀們的職場發展勢頭卻咄咄逼人!這更讓大部分29歲的職場人焦慮不安。

賽軻心理諮詢機構首席諮詢師李颯認爲,29歲現象較爲普遍,很多人可能在職場經歷中都會遇到,內因是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識,內在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外因可能是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行業、工作單位或工作部門。職業方向的確定有幾個不同的模式,譬如定位成爲某一行業或領域的資深專家、步入仕途、躋身中高級管理層、自主創業等等。具體選擇哪一條道路因人而定,要結合個人興趣、能力特長、社會資源及外部環境等因素確定。機遇往往偏愛有準備和真正有能力的人,只有經過不斷積累和學習,厚積薄發,培育屬於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才能大大加速職業發展和成功的步伐。

職場警惕29歲現象 第4張

在職場上,29歲、30歲其實還是一個相當年輕的年齡段,如果是因爲沒有賞識你的人和使用你的環境,積極主動地尋找“伯樂”也不失爲一種解決職場29歲現象的好辦法,但不要輕易跳槽。因爲只有連續不間斷在同一領域的工作經歷才能積累有效的工作經驗。另外也不要頻繁跳槽,跳槽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過適當的工作變動和探索儘快確定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