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論語經典名句及賞析

論語經典名句及賞析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論語經典名句及賞析,《論語》作爲記載孔子思想和言行最具權威性的一部著作,而且論語也是有着很多的經典名句,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論語經典名句及賞析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經典名句及賞析1

01、巧言令色,鮮矣仁。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花言巧語、僞裝和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愛之心的。

【賞析】這是孔子的話。他指出仁者必須直言正色,要誠實。仁,絕非外在的華麗,矯揉造作只能是僞善,那種巧言令色、以假面孔示人的人,是很少有仁者之心的,要注意提防。

02、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人家做事是不是盡了自己的能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實的地方?老師傳授的學業可曾用心溫習?

【賞析】這是曾子的有名的“吾日三省吾身”的話。曾子是儒家學派中強調內省、修養的有力倡導者,他自己也以此嚴格要求自己。他告誡人們:做人不要自欺,要天天反省自己,做事要謹慎。

03、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辦理父母的喪事要謹慎地盡禮盡哀,對祖先要誠敬地追念致祭,(能做到這樣)民間的風習,就會歸於淳厚了。

【賞析】這是曾子的話。他告誡人們,使“民德歸厚”的做法,要從“慎終追遠”做起。注重喪祭,目的是強調仁、孝。仁、孝,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有了仁、孝,民間的風習就自會淳厚,而不是刁頑。

0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處不求安寧,勤勉敏捷地做事,謹慎地說話,又能經常向有道的人學習來糾正自己的錯誤,這樣可算是好學了。

【賞析】《論語》多次提到如何對待學習的問題。孔子對學習有很高的要求,要求自己不停地學,少說話多做事。他還對自己的弟子顏回身處陋巷、“簞食瓢飲”卻追求完美的精神生活大加讚揚。

0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不憂愁別人不瞭解自己,擔心的是自己不瞭解別人。

【賞析】一個人只要道德高尚、品德美善,何愁沒有知己?因此,他沒有必要爲別人不瞭解自己而擔心。他要做的是從自身做起,看自已是否能瞭解別人、體悟到別人的方方面面。嚴於解剖自己,發揚自己的美德,如此才能高朋滿座,知交遍天下。這樣的話,即使你身處陋巷,居於茅屋,也不憂慮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了。

06、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出處】《論語·爲政》

【釋義】北辰:即北極星。共:同“拱”,拱衛,環繞。施行政事要用仁德,便會像天上北極星一樣,固定在一定位置,不移動,而所有的星辰都會環繞着、拱衛着它。

【賞析】這是孔子的話。他以北極星受衆星拱衛爲喻,闡明國君爲政之要當以仁德爲本,這樣人民便會像衆星拱衛北辰一樣,歸順於他。

07、君子不器。

【出處】《論語·爲政》

【釋義】君子不要像器皿那樣,只有一種用途。

【賞析】孔子認爲一個人不能只侷限於有某一方面的知識技能,而應該廣泛地學習,把各方面的知識都貫通起來,這樣纔算比較成功。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真正學業有成的人不是“偏--才”、“怪才”,而是“通才”、“全才”。

08、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出處】《論語·爲政》

【釋義】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樣纔是聰明的(求知方法)。

【賞析】對待學習我們要有嚴謹的態度,不能一知半解就以爲通曉全部,半桶水晃來晃去,這樣只會延誤學習,影響學業所得。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肯定會遇到不少不懂、難懂的知識,如果沒有承認自己不懂的勇氣,那麼我們也必將和真知擦肩而過。只有坦誠地對待自己的學習,才能獲得真知。

0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出處】《論語·爲政》

【釋義】一個人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怎麼可以立身處世。

【賞析】孔子很重視仁、義、禮、智、信,經常反覆地教導學生應該注意提高這五個方面的修養。孔子還以“文、行、忠、信”即歷代文獻、社會生活的實踐、對待別人的忠心、與人交際的誠信四種內容教育學生。

論語經典名句及賞析

10、見義不爲,無勇也。

【出處】《論語·爲政》

【釋義】見到了應該挺身而出的正義行爲,卻不肯去做,這是沒有勇氣的表現。

【賞析】這是孔子的話。孔子不僅把仁、義看作是道德的體現,也把敢不敢行仁仗義看成是一個人的道德體現,這就是道德的勇氣。所以孔子非常強調智、仁、勇這三種美德,認爲智、仁、勇是“天下之達德也”。當然勇也需以禮來節制,不然要出問題。爲此,他又說:“勇而無禮則亂。”“義”、“勇”之間的關係,孔子說:“君子義以爲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這些道理,闡述得非常深刻。

論語經典名句及賞析2

1、朝聞道,夕死可矣。

【出處】《論語·里仁》

【釋義】早上聽到了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可以。

【賞析】大凡聖賢哲人,必是對真理有着極爲熱烈的追求,一生都在追求心中那個崇高的目標。而一旦獲得了這個真理,人生也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2、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出處】《論語·里仁》

【釋義】君子關心的是德行修養(的提高),小人關心的則是土地財富(的積累);君子關心

的是國家的法令、制度(的建設),小人關心的則是(別人給他的)恩惠。

【賞析】這是孔子的話。他論述君子與小人的人生志趣與追求的不同。君子追求的是道德高尚,而小人想到的是個人發家致富,沉溺於個人居處的舒適、豪華;君子想到的是國家大事,而小人想到的只是別人給了他什麼好處。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差別。

3、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出處】《論語·里仁》

【釋義】君子明白的是義,小人明白的是利。

【賞析】這是孔子的話。這裏談的是君子與小人的人生志趣與追求的不同。《論語》中對君子=與小人的概念,所指常有不同。有時以地位分,則君子指統治者,小人指平民百姓;有時以道德區分,則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水準低下的人。這裏的君子、小人的含義,顯然是指後者,意爲在如何對待“義”和“利”的態度上,就區分了誰是君子、誰是小人。儒家認爲人們對“義”和“利”的價值評判,實質上也是一種對道德價值的評判。

4、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出處】《論語·里仁》

【釋義】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要有一定的去處。

【賞析】爲了減少父母的擔心,古人提出“父母在,不遠遊”。即便要出行,也不能漫無目的地四處雲遊,而應有個明確的落腳處,好讓父母能放得下心。

5、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出處】《論語·里仁》

【釋義】君子說話要遲鈍些,而做事要敏捷些。

【賞析】所謂言多必失,一個人要想在道德上有所建樹,就不能不謹慎地對待自己的言行。少說多做甚至不說多做,這樣才能在多方面都有建樹,成爲一個實幹家。

6、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也。

【出處】《論語·公冶長》

【釋義】爛的木頭不能再雕刻,骯髒的土牆不能再粉飾。

【賞析】孔子要求自己的學生努力學習,積極進取,要有大作爲。這是孔子批評他的學生在白天睡懶覺時說的一段話。

7、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出處】《論語·雍也》

【釋義】質多勝於文(即只有樸實的內心,而語言粗魯、行爲野蠻、儀態醜陋),則如野人般粗鄙;文多勝於質(即只有漂亮的言辭、文明的行爲、儒雅的儀態,而內心不夠樸實),則浮華不實,文、質配合適當,才叫君子。

【賞析】這是孔子的話。孔子認爲個人的樸實的內心與外在的表現(包括語言、行爲、儀態),二者須配合適當。作爲一個君子要使自己內在的良好的品質與外在的表現配合得當,既有內在的美德,而又能表現出文雅的風度,這才叫文質彬彬的君子。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出處】《論語·雍也》

【釋義】知道它,不如喜愛它。喜愛它,又不如以它爲樂。

【賞析】這裏講對待知識的態度。對於一門知識學問,我們只有從內心裏熱愛它,纔可能百折不撓地去學習它、追求它。孔子的話告誡我們,如果我們要做成什麼事業,一定要從本心出發去追求,把它當成一種樂趣,因爲“興趣是的老師”。

9、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人之方也已。

【出處】《論語·雍也》

【釋義】所謂“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使別人事事行得通。能夠就眼下的事實腳踏實地一步步去做,可以說是實踐仁道的方法。

論語經典名句及賞析 第2張

【賞析】孔子的一生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之所以如此,並不是他不喜歡有好的生活環境,他爲的是向各國統治者推行自己“仁”的思想,實踐自己提出的“仁”。仁德的起源和推廣都要從自己做起,自己做好了,再推己及人,彰顯仁德。

10、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出處】《論語·述而》

【釋義】不培養品德,不講習學問,聽到正確的主張卻不能跟着去做,有缺點卻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愁的啊!

【賞析】一個人只有懷有對學業和道德的崇敬之情,不斷開拓進取,才能成爲真正的君子。像孔子這樣嚴於律己,常常擔心自己不能進德修業的人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論語經典名句及賞析3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釋義】把自己不喜歡的'事或物,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賞析】遇到不好的事情,我們往往想讓別人來承擔,但是若站在別人的角度想想,不管誰來承受結果,其最後的性質是不會變的。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從自己的利與害想到對別人的利與害,多戰在對方的立場想想,這應該是我們終身奉行的做人的原則。

2、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

【釋義】多想着責備自己,而少責備他人。

【賞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我們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君子的修養方式:嚴格要求自己,常思己過不責備他人。

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釋義】遇到賢達之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見不是賢達的人,就應該反省自己的過失。

【賞析】在生活中,我們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往往會表現出嫉妒或厭惡,而看到不如自己的人,就會譏笑或輕視,沾沾自喜,這都是不好的處世觀念,我們要正視自己的短處,學習別人的長處,只有這樣才能使自身不斷進步。

4、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即衰,戒之在得。

【釋義】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應該警惕戒備:年輕的時候,正在長筋骨,氣血尚未定型,在男女問題上必須警戒;到了壯年時期,身強力不虧,精力旺盛,要警戒無原則的糾紛和爭鬥;到了老年,體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貪得無厭。

【賞析】這句話對於我們現代社會的青少年來說,是具有相當警示的言語。因爲它提出了“酒色”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我們應該重視這句話,應爲它對我們的下一代、對祖國的未來,都具有相當的教育意義!

5、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與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釋義】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處不求安寧,勤勉敏捷的做事,謹慎地說話,又能經常向有道的人學習來糾正自己的錯誤,這樣就可以算是好學了。

【賞析】這句話就是一種學習態度。我們知道孔子對待學習是非常嚴格的,他嚴格的要求自己多學習,多做事,少說話。像這樣的學習態度是一直被世人所倡導的。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釋義】不要憂愁別人不知道自己,要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

【賞析】典型的“明星”意識。一個人只要對大衆有一定程度的貢獻,還愁別人不認識你,還害怕沒有知己?所以,沒必要爲了別人不知道自己而擔心,從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多爲社會貢獻自己的光和熱,這樣做了,即使身處陋室也是光芒萬丈。

7、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優也。——《論語——述而》

【釋義】不配樣品德,不講習學問,聽到正確的主張卻不能跟着去做,有缺點卻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愁的啊。

【賞析】一個人只有懷着對道德和學問的崇敬之情,不斷地開拓進取,學習別人的優點,填補自身的不足,在生活中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時常提醒自己的道德和學問還達不到老師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學習中提升自己。這些可能就是作爲老師們的通病吧!

論語經典名句及賞析 第3張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釋義】知道它,不如喜歡它,喜歡它,不如以它爲樂。

【賞析】這句話所說的就是對待學問的態度。對於知識和學問,我們只有從內心深處熱愛它、喜歡它,才能不斷地去學習,不斷的去探索,不斷地去追求。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如果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就要從自己的本心出發,把它當成一種樂趣,因爲樂趣纔是前進的動力。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