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讀後感《小婦人》

讀後感《小婦人》

來源:女友組    閱讀: 8.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讀後感《小婦人》,這本書能帶給我們的思考遠超於它的創作目的,閱讀就像一場春雨,世界紛紛擾擾,讀後感是一種能夠盡情抒發感想的文體,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讀後感《小婦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讀後感《小婦人》

讀後感《小婦人》1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外國名著《小婦人》。作者在書中描繪出馬奇家四姐妹的形象。大姐梅格,二姐喬,三女兒貝思和小妹妹艾米。她們不僅有動人的面孔,還有一顆感恩、寬容、善良大方的心。

她們的感恩之心表現在馬奇夫人、馬奇先生身上。四姐妹在聖誕節那天,用自己的工錢,爲母親買了禮物,還向母親深情道謝。喬在馬奇先生住院的時候,剪去自己美麗的長髮賣錢,給予父親。

她們的寬容之心表現在矛盾身上。小女兒艾米和二姐喬發生爭執,艾米一氣之下將喬嘔心瀝血寫出的小書燒燬。喬回來之後大發雷霆、怒氣沖天,氣得臉發白。但最終在母親的幫助下,沒有“烏雲遮蓋太陽”原諒了艾米。

她們的善良大方之心表現在貧苦百姓身上。馬奇夫人帶着四姐妹把自己穿不上的衣物以及新鮮的食物送到貧苦人家裏,他們感激不盡,稱四姐妹爲“天使”。

《小婦人》用樸實無華的寫實手法描寫了馬奇家四姐妹,在她們藝術家一般的才華下,強調的是個人的尊嚴和自立自律的重要,體現了奮發有爲的精神。她們寫作、繪畫、彈琴、創作劇本、演出、管理家務……這些無一不透着她們的多才多藝。同時,她們又結社辦報、照顧嬸嬸、做家庭教師、勤於寫作……她們明智的、自由的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

我們也要像四姐妹一樣,因爲不論是爲愛而甘於貧困的梅格,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的喬,以及坦然面對死亡的貝思和一扶弱爲己的艾米,都曾自強不息的努力過。

自強自立,創造幸福!

讀後感《小婦人》2

[美]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小婦人》一書的主題是這樣概括的`:本書以十九世紀中期美國南北戰爭爲背景,生動描寫了作者親身經歷的家庭生活:父親參加北軍出征,四姐妹伴着慈愛的母親,過着清貧而富有樂趣的生活。全說歌頌了家庭的倫理觀念,鄰里間的助人爲樂。

我不要尋找答案,我要走近故事,感受我的感受。

故事開篇就通過四個小女兒在媽媽——馬奇太太引導下如何過聖誕節,體現了愛在與人相處、面對人生不幸時力量。從依賴父母的小女孩到獨立持家也爲人母人妻的小婦人,經過了感知力懵懂的童年——浪漫美好的少年——組建新家的成年,經歷過生活的貧窮、病痛、別離,體驗過愛而不能的無奈,收穫過勞有所獲的欣慰,生命在得失間心理歷程的蛻變,既有悲又有喜,讀溫情脈脈,扣人心絃,引人深思。

作者筆下描寫的家是一個幸福的苦難之家。幸在家庭有愛,苦在生活貧窮,還有其父——馬奇先生參軍在外,撫育孩子的重擔落在了吃苦能幹的馬奇太太身上。四個女兒各有個性,大女兒梅格持家有道,年少時有點兒虛榮,渴望上流生活,愛穿衣打扮,二女兒喬生性豪放,心直口快,熱愛寫作,三女兒貝思有音樂天賦,不爭不搶,體貼每位家人,四女兒艾米喜愛美術,圓通乖巧,注重個人修養,一心渴望進入上流人家。但她們彼此相愛,體貼父母。

馬奇太太注重孩子教育,鼓勵女兒們努力上進富有愛心,追求成功,但不趨炎附勢。當聖誕節臨,女兒們因爲沒錢買自己想要的禮物,馬奇太太卻告訴問她們願不願意分享她們的早餐給正受飢餓摧殘的鄰居,孩子們聽從母親的話,給予鄰居幫助。善良讓她們意外得到了家庭富裕的鄰居勞倫斯家的饋贈,她們度過了一個豐盛美好的聖誕節。

鄰居勞倫斯家有祖孫二人。孫子勞裏是比馬奇家喬小的男孩子,父母早亡,勞倫斯老爺爺傾注了全部全部心血嚴格的管教的教育模式,使這個孩子鬱鬱寡歡。天性男孩子氣的喬發現這一點,勇敢機智說服勞倫斯老爺爺,使這個小男孩勞裏找到了童年的玩伴,這是他成長中的一次幸運。老倫斯老爺爺還把已逝孫女的鋼琴送給了酷愛音樂的貝思。快樂對於孩子說是簡單的:有愛的家人、玩得的夥伴。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幸福的家庭也有感受不美好的時候。貧窮使讓懂事的喬不得去馬奇叔婆——也是她的親戚家,掙錢補貼家用。這是個脾氣暴躁的老太太,遇上天性豪放不羈、心直口快的喬,相處並不愉快,但是爲了生活,喬也能忍,當然主要是馬奇叔婆家的很多藏書,這成了喬堅持留下的主要原因。在馬奇叔婆打盹兒或着陪客人時,她喬撲在書本上"猶如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天生對字的熱愛,加上日積月累比不停綴地付出,似乎預示着這個性格耿直的女孩將會有一片光明的前途。不幸的是,鄰居牢裏邀約喬和梅格、貝思去玩,唯獨留下了年齡尚小的艾米。悲傷孤獨氣過頭的妹妹呀,竟然以燒燬姐姐喬的爲報復。深受精神打擊的喬發誓這輩子不理這個妹妹,家庭所有人的安慰無濟於事,連智慧有信服力的馬奇太太,也選擇了沉默。

家庭幸福的祕密是什麼?這本書裏固然有它自己的答案,並不是通過這小事下的定義。即使下了定義相信也不會有說服力。這場矛盾是以一場意外事故差點失去艾米而巧妙感人地化解了。讀到原此處,或許會不由得老生常談般感嘆:人總是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其實,中有句話纔是真諦——愛可以掩蓋很多過失。

當然,這只是家庭矛盾中的一個邊角料,還算不上"不幸"接下的變故纔是對一個家庭和每個人真正的考驗先是被傳父親馬奇先生病危,母親前腳離去不久,禍不單行,三妹貝思染病意識逐漸模糊,既怕母親擔憂,又迫不得已在緊急召回母親,好在這個可憐的家庭還算幸運,三妹救活,父親也趁看病機會,病癒後回家一趟,那將是多麼歡樂的一家啊。這場災難中,貧窮時鄰居親戚解囊相助、苦難中一家人相互關愛的場景充滿溫情。

幾年後戰爭結束,馬奇先生與家人團聚。孩子們一晃長大。用馬奇太太對孩子們的話說:誘惑的大門纔剛剛向你們打開……但是這些孩子們中雖有人愛慕虛榮的渴望通過婚嫁過上衣食富足的上流生活,但母親的智慧的教育還是讓她們做出了適合於自己的選擇,當然不乏性格命運的驅使。

大姐梅格雖少時有些愛慕虛榮,但最終嫁給了愛情——一個疼她愛她的男人

可憐的體貼三妹,從小體弱多病,最終沒能逃過命運的劫難,還未享受愛情的甜蜜就已夭折。

一心想在繪畫有所造詣的四妹艾米:立志即使成不了偉大的藝術家,也要成爲一個有吸引力的有造詣的女性,靠不斷努力自我修煉最終嫁給童年玩伴勞裏——這個苦戀二姐喬的老裏。

男孩氣的喬——也是以作者自己爲藍本的主角,也是故事中最爲傷感悽美動人的一個角色。在自己努力和家人鼓勵下終是學路上收穫豐碩,性格所致,立誓終身不嫁卻被勞裏苦苦追去,她理智分析了自己的性格斷然拒絕。在面對最愛三妹的離世,姐妹們相繼遠離,徹底品嚐到了孤獨的澀味,冥冥之中期待一份美好幸臨於她,誰是她幸福的創造者與共享者?——"我當被愛,愛情應如期"——一個並不富有但是就似適合於喬的男人如期而至了。

整個故事中,馬奇太太教育影響女兒的片段堪稱經典:比如她對待有心事的女兒不是粗暴追問,而是明白"人心像花兒一樣,不能粗暴地對待,只能讓它自然地開放",能女兒相信並求助她,這是長期建立的信任,是在母親點滴關心中建立起的信任。

再比如孩子們放假什麼都不想幹,只想懶散時,她是如何巧妙離開讓女兒感受到只有勞動纔是痛並快樂着的選擇。智慧的母親從沒有說過要求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才,但是她的女兒追求她們想要的幸福。

我的孩子對我的愛、尊敬和信任,作爲一個要她們向我學習的婦人說,這是能到的最甜蜜的報答了——馬奇太太說。這是一個智慧的母親對孩子期望。有句話說:父母相愛是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這本書裏沒說,但處處彰顯這個道理。這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家庭幸福的祕密泉是什麼?或許就是已婚女兒梅格出現家庭危機時,馬奇太太自己的婚姻之道:很多事上各幹各的,但在家裏我們一起合作。而這似乎也適用與父母與孩子相處美好的祕密。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