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唐朝所有的皇帝

唐朝所有的皇帝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所有的皇帝,我們在初中的時候就已經學習過歷史了,而且在歷史書上就已經認識了很多的皇帝,唐朝這個朝代是有很多皇帝的,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唐朝所有的皇帝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唐朝所有的皇帝1

包括唐穆宗在內直至唐朝滅亡的9任皇帝中,有7任皇帝是宦官擁立的,只有唐穆宗之子唐敬宗李湛和唐朝末帝哀皇帝李柷不是由宦官擁立。

唐穆宗李恆是唐憲宗李純第三子。元和七年(812),立爲太子。雖然被立爲太子,但是李恆的太子之位並不穩固,他的二哥李惲在宦官吐突承璀支持下一直對太子之位虎視眈眈。元和十五年(820年),唐憲宗暴崩。宦官樑守謙、王守澄等人搶在李惲之前,擁立太子李恆登基,是爲穆宗。李恆登基後,喜歡宴遊,怠於國事,親信奸佞,疏遠忠臣。河朔復失,藩鎮割據加劇。長慶元年(821),與吐蕃議和,立《長慶會盟碑》。二年十一月,與宦官擊鞠禁中,驚恐致病。由此宦官王守澄與宰相李逢吉勾結,權傾朝野。四年(824)正月,因服金丹致死。

穆宗死後,太子李湛即位,是爲敬宗。李湛並不是由宦官擁立,但卻是被宦官殺害的`。李湛即位後,日事遊宴、擊鞠、奏樂,賞賜宦官、樂人,親暱羣小,大臣罕得進見,致使朝政混亂。寶曆二年(826)十二月,夜獵還宮,酒酣入室,被宦官劉克明和擊球軍將蘇佐明等殺死。

寶曆二年(826)十二月,敬宗遇害,王守澄、樑守謙率禁軍迎穆宗第二字、敬宗弟李昂即位,是爲文宗。李昂喜讀《貞觀政要》 ,有意太宗政道,但無太宗之才。朝中牛李黨爭,更迭弄權,無制御之術,慨嘆“去河北賊非難,去此朋黨實難”。與李訓等謀殺宦官陳弘志、王守澄。謀泄,宦官仇士良殺宰王涯等,族誅李訓、鄭注等十餘家,事在太和九年(835),史稱“甘露之變”。開成五年(840)正月卒。

文宗死後,宦官仇士良、魚弘志矯詔廢太子李成美,迎穆宗第五子李炎即帝位,是爲武宗。李炎即位後,即召淮南節度使李德裕入朝爲宰相,內政外事俱有改善。武宗迷信方術神仙,服食金丹,性加躁急,喜怒失常。會昌六年(846)三月,因服方士金丹致死。

會昌六年(846)三月,武宗卒,宦官馬元贄等迎立憲宗第十三子、武宗叔李忱爲帝,是爲宣宗。宣宗即位後,改武宗之政,罷李德裕黨,重用牛僧孺黨。恢復並增建佛寺,誅殺道士趙歸真等人。任用裴休,改善漕運。悉復隴右故地。大中八年(854),與宰臣令狐綯謀去宦官,事泄,南衙北司關係更加緊張,地方兵變不斷髮生。晚年好方士神仙之術,祈求長壽。十三年(859)八月,因服藥致死。

唐宣宗駕崩後,宣宗長子李在宦官王宗實擁立下監國,隨後即位,是爲懿宗。懿宗遊宴無度,怠於政事。聽任宦官擅權,所用宰相韋保衡等亦非人才。驕奢淫逸,朝政混亂。鹹通十四年三月,遣使詣法門寺迎佛骨,羣臣諫者甚衆,不聽,並說:“朕生得見之,死亦無恨!”當年七月卒。

鹹通十四年(873)七月,懿宗死,懿宗第五子李儇爲宦官劉行深等擁立即位,是爲僖宗。即位初,僖宗年幼,政事全由宦官田令孜處置,呼爲阿父。而他則專務遊戲,好蹴鞠、鬥雞,尤善擊球。時南詔及嶺南戰事加劇,水、旱、蝗災頻繁,賦役苛重,民不聊生。乾符元年(874)、二年,王仙芝、黃巢相繼起義。廣明元年(880)底,黃巢攻佔洛陽、長安,僖宗倉皇逃奔蜀中。中和五年(885),纔回到京城,不久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等就兵逼京畿,遂再次逃出。此時,藩鎮間的戰爭愈演愈烈,江淮賦稅不入京師,國力空虛。文德元年(888)三月卒。

唐朝所有的皇帝

僖宗卒後,宦官楊復恭等人擁立懿宗第七子、僖宗同母弟李曄爲帝,是爲昭宗。昭宗攻書好文,尤重儒術,尊禮大臣,意在恢張舊業。但是時逢宦官專權,朋黨傾軋,藩鎮跋扈,無力扭轉局勢。宰相崔胤謀借藩鎮兵誅宦官,密召汴州朱溫入援。他被神策軍中尉(宦官)韓全晦劫持至鳳翔,依附節度使李茂貞。朱溫趁機興兵,圍鳳翔三年。後兵罷還長安,制賜朱溫“迴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名。朱溫盡誅宦官,神策軍不復存在,凡事皆受朱溫挾制。及朱溫殺崔胤,被脅迫遷都洛陽。天祜元年(904)八月,在椒殿被殺。

昭宗是唐朝最後一位被宦官擁立的皇帝,在他之後的皇帝是他的第九個兒子李柷則是被朱溫擁立的傀儡皇帝,也是唐朝最後一位皇帝哀皇帝。

唐朝所有的皇帝2

唐朝一共21個皇帝,分別是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亨、唐代宗李豫 、唐德宗李適、唐順宗李誦、唐憲宗李純。

唐穆宗李恆 、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 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曄、唐哀帝李柷。

1、唐高祖李淵

唐高祖李淵(565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生於長安,是中國唐朝的開國皇帝。公元618年5月,李淵稱帝,改國號唐,定都長安,不久之後便統一了全國。

635年6月25日,李淵駕崩。李淵死後諡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葬在獻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號爲神堯皇帝。天寶十三載二月,上尊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2、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

生於開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隨父親李淵進軍長安於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戰天下,爲大唐統一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爲秦王、天策上將。

626年玄武門之變奪位登基後,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他虛心納諫,厲行儉約,輕徭薄賦,使百姓休養生息,各民族融洽相處,國泰民安。

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被各族人民尊稱爲天可汗,爲後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爲後世明君之典範,廟號太宗,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葬於昭陵。

3 、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字爲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爲長孫皇后,爲嫡三子。貞觀五年(631年)封爲晉王,後因唐太宗的嫡長子皇太子李承乾與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於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爲皇太子。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即位於長安太極殿,開創了有貞觀遺風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圖,以高宗時爲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裏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32年。

李治在位三十四年,於弘道元年(683年)駕崩,年五十五,葬於乾陵,廟號高宗,諡號天皇大帝。

4、唐中宗李顯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漢族,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諡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

唐中宗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韋后毒殺,終年55歲,葬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裏的鳳凰山)。

唐中宗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神龍三年八月三日加尊號爲應天神龍皇帝,景龍四年六月二日壬午日半(710年7月3日)被毒死於神龍殿,終年55歲,廟號中宗,諡號孝和大聖大昭孝皇帝,景雲元年十一月己酉葬中宗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裏的龍泉山)。

唐朝所有的皇帝 第2張

5、唐睿宗李旦

唐睿宗李旦簡介(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輪,漢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爲其兄長。

他一生兩度登基,兩讓天下,在位時間文明元年至載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雲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

公元712年禪位於子李隆基(唐玄宗),稱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葬於橋陵。諡號玄真大聖大興皇帝。

唐朝所有的皇帝3

唐高祖李淵566年1月13日至635年,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字叔德,唐朝的開國皇帝,傑出的政治家和戰略家。李淵出生於北朝的關隴貴族,七歲襲封唐國公。天下大亂時,李淵從太原起兵,攻佔長安。公元618年5月,李淵稱帝,國號唐,定都長安,不久之後便統一了全國。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位成爲太上皇。貞觀九年,李淵病逝。諡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葬在獻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號爲神堯皇帝。唐玄宗天寶十三載二月,上尊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的第二個皇帝,唐高祖的次子。唐太宗於隋開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599年)出生於武功別館,是唐高祖李淵與竇皇后的次子。公元614年娶妻長孫氏,武德九年八月二十一日立爲皇后,即長孫皇后。公元649年,太宗駕崩於翠微宮含風殿,享年52歲。太宗皇帝成爲當時天下共主,唐代西北各族君長對唐太宗尊稱爲天可漢。我國古代西北各族君長稱可汗﹐爲對太宗表示擁戴,故尊之爲"天可汗"。唐王朝給西北各族君長的璽書對太宗亦沿用此稱。除唐太宗外,唐高宗、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也曾被稱爲天可汗。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 ,字爲善,中國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爲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是嫡三子。貞觀五年(631年)封爲晉王,後因唐太宗的嫡長子皇太子李承干與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於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爲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即位於長安太極殿,開創了有貞觀遺風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圖,以高宗時爲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裏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於弘道元年(683年)駕崩,年五十五歲,葬於幹陵,廟號高宗,諡號天皇大帝。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 —716年7月13日),初名李旭輪,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李顯同母弟。初封殷王,領冀州大都督。他一生兩度登基,二讓天下,在位時間文明元年至載初二年(684年―690年)和景雲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690年讓位於母后武則天,被封爲皇嗣。公元710年再度即位。公元712年禪位於子李隆基(唐玄宗),稱太上皇,居五年去世,享年五十五歲,廟號唐睿宗,諡號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葬於橋陵。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兩度在位。章懷太子李賢被廢后,李顯被立爲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臨朝稱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廢爲廬陵王先後遷於均州、房州等地。聖歷二年(699年)召還洛陽復立爲皇太子。神龍元年(705年)復位。李顯在位期間,恢復唐朝舊制,免除租賦,設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館學士,發展與吐蕃的經濟、文化交往,實行和親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保證了邊疆地區的穩定。唐中宗李顯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龍四年(710年)去世,終年55歲,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諡孝和皇帝),葬於定陵。

李重茂(695年-714年),即唐殤帝,又稱“唐少帝”,唐中宗李顯第四子,生母不詳。聖歷三年(700),封北海王,後進封溫王。景龍四年(710)中宗被毒死後,爲韋后所立,而形同傀儡,實權均屬韋后。 李隆基(玄宗)殺韋后,他被廢。景雲二年(711)改封襄王。開元二年(714)轉爲房州刺史。同年七月去世。時年二十歲。諡號殤皇帝。廣德元年(763年),廣武王李承宏在吐蕃幫助下於長安稱帝后,上李重茂廟號曰恭宗。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廟號“玄宗”,又因其諡號爲“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爲唐明皇。清朝爲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爲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垂拱元年(685年)秋八月戊寅,李隆基生於東都洛陽,性英明果斷,多才多藝,知曉音律,擅長書法,儀表雄偉俊麗。永昌年間(689年)過繼給李旦的長兄孝敬皇帝李弘爲嗣,初封臨淄王,後改封楚王兼任潞州別駕。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後賜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國家的最高統治權,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前期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後期寵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爲唐朝中衰埋下伏筆。天寶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爲太上皇。寶應元年(762年)病逝,終年78歲,葬於泰陵。

唐朝所有的皇帝 第3張

唐肅宗李亨(711年—762年),男,本名李璵,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唐朝皇帝,756年—762年在位。天寶十四年(755年)爆發安史之亂。次年,唐玄宗逃往四川,李亨即位於靈武。肅宗在位7年,在宮廷政變中驚憂而死,終年51歲。肅宗在位期間,無法對後宮、宦官勢力的膨脹進行限制,反倒給安史之亂後的重建留下了難消的隱患,這是肅宗個人的不幸,也是大唐帝國的悲哀。肅宗死後,宦官李輔國、程元振殺張後等,擁立太子李豫(唐代宗),把肅宗葬於建陵(今陝西省禮泉縣東北18裏的武將山)

唐代宗李豫(公元726年1月17日-公元779年6月10日),初名李俶,唐肅宗長子,唐朝第八位皇帝(不計武則天和殤帝),公元762年-公元779年在位。 初名俶,原封廣平王,後改封楚王。公元756年(天寶十五年),安祿山叛軍攻佔潼關,玄宗逃至馬嵬驛,當地民衆攬留肅宗,於是護送肅宗北上靈武即帝位。安史之亂中,以兵馬元帥名義收復洛陽、長安兩京。公元758年(幹元元年)三月改封成王,四月被立爲皇太子。公元762年(寶應元年),宦官李輔國殺張皇后,肅宗受驚嚇而死,李俶於肅宗靈柩前依其遺詔即位,改名豫。公元763年平定安史之亂。公元779年去世,廟號代宗,諡號睿文孝武皇帝,葬於元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三十里的檀山)。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