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教育的隨筆彙編15篇

教育的隨筆彙編15篇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瞭解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育的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的隨筆彙編15篇

教育的隨筆1

珍惜孩子們的愛心,星期三下午大掃除,當我擦窗戶最上面的玻璃時,由於太高,務必放上兩張桌子再放上小椅子才能擦得到,我心裏很害怕,消息翼翼地站在小椅子上,心裏直髮怵。

“老師,您留意點!”忽然一個孩子輕聲地說,之後全班幼兒一齊說:“老師,您留意點呀!”並有幾個小朋友跑過來給我扶着下面的桌子:“老師,您不要怕,我們給您扶着。”我心裏一陣激動,而且心裏也一下子塌實多了。

這些孩子們,心靈多麼純真啊!我必須珍惜他們的感情,用十倍、百倍的愛心去呵護他們,使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教師要有耐心、能容忍,“老師,趙國坤又拿我的彩筆了!”“老師,趙國坤拽我的衣服了!”“老師,趙國坤打我了!”。前一段時間我經常聽到小朋友們這樣的“小報告”,而對於趙國坤小朋友,我已不止一次地對他所犯的這類小錯誤進行了批評教育,他當時也都很容易地理解了“老師,我不拿他的彩筆了。”“老師,我不和她打架了。”……但不久他又會犯一些小錯誤。對這孩子屢犯屢教、屢教屢犯的行爲,我真是傷透了腦筋。

靜下心細細想來,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用得不恰當呢?幼兒年齡小,自我控制潛力差,動作、行爲往往比較衝動,想到什麼就做什麼,看到什麼就說什麼。大多數狀況下孩子們都不是有意犯錯的。另外,我們在兒童心理學課上學過,幼兒的長時記憶尚處在發展中。如果我們所講的道理超出了孩子的理解潛力,他就可能根本聽不懂老師的話,記不住那麼多的道理。再說,他也不必須能夠把一個情境中學到的概念用到另外一個情境之中,所以纔會出現“屢教屢犯”的現象。

之後我便換了一種用心的教育方法,不再對他進行批評,而是儘量用簡潔、明瞭的語言,耐心地告訴他哪裏做得不適宜了,就應怎樣做纔對,並注意在不同的情境中反覆強化。

慢慢地,趙國坤小朋友的行爲有了很大的變化,他所犯錯誤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小朋友們都願意跟他一齊玩了。

有時候,老師的耐心和容忍反而是激勵幼兒上進的動力呢!

教育的隨筆2

《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晚上“夜貓子”、白天“小賴牀”,現在不少孩子的作息時間越來越成人化,而充足的睡眠是寶貝長身體的重要保障,所以培養孩子早睡早起好習慣是至關重要的。

尊重孩子的選擇

林慧妮

每天晚上,孩子總要看動畫片,任由她看的話,會看得很晚。我讓孩子自己選擇一個動畫片,看完後必須關掉睡覺,孩子很聽話。以前我總是強行關掉孩子喜歡看的動畫片,她就哭啊鬧的,她認爲是我的強迫纔是她不能看動畫片的原因,久而久之,她會想着法子來對付你不讓她看動畫片。

尊重了孩子,等於尊重了她的選擇。冬天裏,讓孩子早早起牀,確實是個難題,切不可以強行將孩子從被窩裏拉出來,這樣就會造成孩子對起牀的反感心理,要給予適當的引導。

早晨,孩子醒後,我會讓她在被窩裏多躺會兒,不過,這得有時間限制的,在被窩裏躺多久,還是讓孩子自己選擇,我會給她時間,一分鐘還是五分鐘。

如果孩子選擇了,她會很珍惜在被窩裏的時間,然後,時間到了,就會很快地從被窩裏爬出來。

睡前故事和起牀音樂

鄉下玉米

玩得正起勁,很少有孩子願意立刻就睡,因此,孩子睡覺前,家長一定不要和孩子瘋鬧也不要讓他做劇烈運動。該上牀休息的時候,給孩子洗洗之後可以給他講個不留懸念的故事,然後要求他好好休息。早上起牀時,可以用孩子愛聽的音樂叫醒他,剛開始是輕柔的,慢慢地聲音可以稍微大一些。睡意矇矓的孩子就會在他愛聽的音樂中醒過來,開始一天的愉快生活!習慣成自然,時間長了,孩子就會知道:聽了睡前故事就要睡覺了,聽到起牀音樂就該起牀了!

強行介入孩子早起早睡

於顯偉

晚上,要等孩子瞌睡,也得折騰半宿。這樣我受不了,第二天我還要上班呀,必須督促孩子早睡早起。我不看電視節目,以身作則,孩子想看也找不到理由了。一到晚七點,我強行帶他到臥室,最好分牀分屋睡,現在我的孩子有單間,不受外界影響。按時熄燈,孩子一時睡不着,我就陪着睡,爲他哼唱催眠曲,等孩子入睡以後再離開。早上孩子起不來,我也是及時喚醒,悄悄進臥室就掀被,強行給他穿衣服,即使哭鬧也不心軟,有時還拿溼毛巾給他擦臉,讓他清醒。由於我強制介入他的作息時間,孩子也格外警覺,已經形成早睡早起習慣,他知道不這麼做,媽媽是不會放過他的。在這些原則性問題上,在孩子跟前要鐵面,當媽媽的要敢說“不”字。

教育的隨筆3

體育遊戲時間,我正和孩子做“網小魚”的遊戲。孩子們扮成小魚圍着我歡樂的游來游去。可是我發現僅有嬌嬌一個人坐在自我的位置上看着我和小朋友遊戲。

嬌嬌是我們班一個比較特殊的孩子,她膽子比較小,做事比較慢,對人不信任,總是拿着某種物品作爲自我的依戀物。看得出來她也想參加我們的遊戲,可是又不敢參與進去。儘管我不停的鼓勵她遊戲,她還是不願意。怎樣辦呢?我想再多等她一會,看看她的表現。我邊和小朋友遊戲邊關注着她。當我唱到“一會上一會下,好像歡樂的小朋友”故意走到她身邊和她親近親近、和她抱一抱、對她笑一笑。孩子們也模仿我的動作,相互擁抱。嬌嬌被我們的氣氛感染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重複遊戲,在我的邀請下,她最終邁出了第一步和我們一齊遊戲。

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抱一抱、笑一笑是讓他們接納別人最好的方式。何況和教師的交往才短短的幾個星期。活動時她不願意參加,我沒有強求她。因爲孩子的適應有快有慢。讓她有一個調整適應的過程。最終用自然親密的動作打動她,讓她參與遊戲,讓她邁出勇敢的第一步。看着她的提高,我也感到無比的欣慰。

教育的隨筆4

九月二日是我們幼兒園新生入園的第一天,儘管我們幼兒園作了充分的準備工作:讓家長帶孩子們早一天熟悉環境,和老師們交流情感;增派教師到小班照顧孩子,可還是無法完全打消孩子們那家入園的焦慮情緒。

這天我到小班幫忙,孩子們由父母陪伴相繼入園,有的孩子在父母離開時用大聲哭鬧來表示__;有的孩子看到新玩具、玩的比較投入,父母離開時反映並不大。

有一名叫瑩瑩的小姑娘在媽媽離開時,主動和媽媽說再見,並高興的玩了一個上午。下午剛起牀的瑩瑩態度卻來了個大轉彎,大聲哭嚷着找媽媽。無論老師用什麼樣的玩具來吸引她,對她來說都是無濟於事,上午的高興勁已蕩然無存。瑩瑩哭着,拉着我的手:“我要媽媽,我要媽媽……”

我所有的好話在一個哭鬧的孩子的面前是那麼無力。拉着瑩瑩的手走到“娃娃家”。我蹲下身子:“這布娃娃像奇奇一樣漂亮,我們來做遊戲好嗎?”對我的話瑩瑩並沒有反映,照樣哭嚷着找媽媽,身體卻靠近了我,我拉過一把小椅子坐下來,瑩瑩也就勢坐在了我的腿上,我用手臂把哭鬧得她攬了起來。漸漸的瑩瑩的哭嚷聲小了,頭靠在我的懷裏,不一會兒便止住哭聲。

再之後,我走到什麼地方,瑩瑩就跟我到什麼地方……三歲的孩子剛離開家,離開父母走進幼兒園,應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物在好奇和興奮過後總會有些不安和失落感。爲了讓孩子早一天適應幼兒園生活,我們要讓孩子感覺到愛與安全,給需要的孩子一個溫暖的空間。

教育的隨筆5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裏說一不二,與自己的父母講話也用命令的口氣,很多孩子把這樣的不良習慣也帶到了幼兒園。

在星期二的下午我們區域活動時,我發現我班的李浩小朋友用命令的口氣對小朋友講話。如:奎瑤給我拿鉛筆來,潤琪給我拿着樹葉和剪刀等等,針對班級的這種狀況,我分析了各種原因。

1、幼兒以自我爲中心,不替別的幼兒着想,幼兒的行爲動機初始一般都是“爲我”而不是“爲他”。4---5歲的幼兒是自我保護意識產生的階段,自我意識產生之後,幼兒更多的注意“我的觀察”“我的能量”我的作用,這一時期“自我中心”佔了上風,所以4---5歲的孩子都是從自我出發來進行選取和活動的,他們往往不去思考別人。

2、幼兒受到家庭的影響,家庭成員間進行語言交流,往往認爲自己不必客氣,常常有意無意地以命令式的口氣說話,給孩子造成了不良影響。

3、情緒的好壞也能影響孩子說話的口氣,幼兒行爲很少受

大班的孩子雖然年齡不大,但調皮起來個頂個都是好手。英語課堂上,爲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設置了一個“智力大沖關”的環節。但是,每每到這個環節,教室裏的紀律……也曾多次想過去掉這個環節,可孩子們的興至極高。如果哪節課沒進行闖關遊戲,他們就會問:老師,這天爲什麼不闖關了?我們都想闖闖關呢!於是便又將它留了下來。這天課堂上,又到了闖關環節了,如何讓未闖關的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師那裏呢?望着他們一雙雙明亮的眼睛,我忽然來了靈感,說道:“誰是好孩子,老師的眼睛裏就有誰。”聽到那裏,孩子們立刻做好了,個性是那幾個調皮蛋坐的最好。我立刻表揚了他們,想當然,我們的環節很順利地進行了下去。之後,我又將此方法用於學前班,效果同樣不錯。

其實,每個孩子都願做老師眼中的好孩子,但是由於他們的理智控制,主要受情景和情緒的影響。爲了改掉幼兒用命令式的口氣說話的不良習慣,培養他們互相團結的精神,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在班級更注意從自身做起,避免用命令的口氣對幼兒講話,創造處一種民主、禮貌、和諧的氣氛。並且對幼兒給予更多的關懷、愛護,其次要耐心細緻地給幼兒講道理,讓他們懂得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請別人幫忙就應有禮貌別人才樂意幫忙你,說話像下命令、別人會厭惡你,不願幫忙你。我們還透過講故事、做遊戲等引導孩子想到他人、認識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

然後,要在一日活動中我要時刻持續高度的敏感性,隨時糾正幼兒命令式的講話。如果發現幼兒是在情緒不好時命令別人,老師就告訴他:“心裏有什麼不高興的事就告訴老師,用命式的口氣講話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把情緒帶給別人。”

透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引導,我班的李浩小朋友逐漸改掉了用命令式的口氣講話的不良習慣,還學會了更多的禮貌用語,我十分高興。

教育的隨筆6

外研社第五冊Module 4 Unit1對話展示的內容很適合孩子進行表演,於是在課堂上,我以讓孩子掌握臺詞的形式組織教學,強調小組合作,設計Sam,Amy爲搶奪Red

T-shirt爭吵時的語氣,拉扯時的動作,告狀時的表情,體會Ms Smart 勸解時的語句,更強調錶演時準備好道具,包括搶奪的衣服,晾衣繩等,要求課後好好排練,下節進行彙報表演。

今天下午第一節是六班的英語課,我提前到班裏候課,並想着選哪幾個小組進行展示。此時小遠走過來說:“Ms Wang,我都找不到我們小組表演的同學,都下去玩了。可是我們還沒排練好。”我一邊催促他去找組員進行排練,一邊瞭解別的小組排練情況,很不理想,大多數表示待會上課不敢上臺展示。離上課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了,若等到上課後舊事重提,批評教育,又耽誤時間,又沒有實質效果。

轉念一想,自己教了七個平行班,同時進行相同的課時,有很強的可比性,有的班級小組合作表演的很出色,有的班級表演水平很一般,有的班級甚至沒有小組進行展示,怎樣即能共享好的資源,又能讓他們見識一下同齡中的高水平,

此時我想起三班有一個小組合作特別棒,而且是脫稿表演,對!應該讓他們見識一下成功的範例。於是當機立斷,

跑去到三班,和該節老師商量,爲這一小組同學情五分鐘假,特邀該合作默契,表演成功的小組到六班進行巡演。作爲特邀嘉賓,既顯三班的實力,又壯三班的威風,很快就溝通成功。這邊上課鈴正好響起,六班的孩子正納悶爲何有別的班的孩子一起來?

我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同學們,今天我們特邀三班的一個小組來咱班進行課本劇展演,一定要認真觀看,思考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真的是臨時突擊,三班這一小組臨危不懼,機智處理道具難題,脫下自己的衣服當道具,在黑板上畫出晾衣繩和懸掛的兩件紅色體恤衫創造情景,但背下來的課文真是順手拈來,脫口而出,表演時怒目圓瞪,激烈爭吵,指手畫腳,用力拉扯,和善的勸解,真誠的道歉,迎來了熱烈的掌聲。巡演達到了應有的效果。

送走三班的孩子,面對六班的全體,“大家有觸動嗎?Ms Wang爲什麼請他們來咱班表演?他們的表演有哪些值得咱們學習?”孩子們在分析着,發言着,都表示要向他們一樣,甚至要超過他們,成爲明星一般,能到其他班展演,好,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我的話鋒一轉,“想不想欣賞咱班的表演?有哪些小組踊躍展示?”果不出所料,大多數都低下了頭,不敢和我目光對視,“孩子們,我們都知道不打無準備之仗,別人表演成功是因爲提前進行排練,用心準備,咱們只想要結果,都不去付出,那怎能有實力和別人比拼?老師希望大家吸取教訓,好好想想,我決定,多給咱班一次機會,本節暫停演出,課後好好準備,下節再開始展示,OK?”

在一片OK聲中一致通過,孩子們,期待下節課的精彩展示哦!

教育的隨筆7

大班的孩子正處於發展想象力的時期,常常把想象力與現實相混淆,幼兒園的教師和父母應幫忙孩子渡過這一真假難辨的年齡階段,但當孩子確定在撒謊時,就須引起成人的注意了。

那麼,怎樣對待撒謊的孩子呢?

首先,成人要識別真假謊言,如果孩子確實說謊,就要以淺顯的例子幫他認識錯誤,例如用故事《狼來了》來教育孩子。

其二,成人要多關心和愛護孩子不要在人多的場合指責孩子,更不要因爲應對孩子的錯誤姑息、遷就,甚至弄巧成拙。

其三,成人要避免給孩子製造說謊的機會。

教育的隨筆8

大膽用剪刀

今天A在美工區玩剪小花,她用剪刀沿花枝剪,動作很慢。沒一會他叫:“老師,花枝被我剪斷了,怎麼辦?”她很緊張的看着我,我說,“沒關係,你可以從另一頭繼續沿着直線剪。”我幫她把紙換了個方向,她低下頭繼續開始剪。一會兒,她又在叫,“老師,你看我剪好了。”我看後說,“嗯,比剛纔有進步,現在你可以剪小花了。”她聽後有點高興,拿起紅色的紙片開始剪小花。她有點怕剪壞,剪刀離輪廓線有點遠,剪下來兩個圓圓的小方塊。她把剪下來的東西貼在背景紙上就興奮的拿着給我看,“老師,我做好了。”我看後對他說,“做的挺好的,如果下次能把小花再剪細緻一點可以更好看哦。”她開心的點點頭。

A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孩子,自尊心較強,在面對新的'活動項目或者有點難度的活動時總表現畏懼和膽怯,缺乏自信,經常會坐着不動,怕出錯不敢去嘗試。她的媽媽在家不准他碰這些東西,導致了她自己對剪刀有了危險意識,在使用時慎之又慎,不敢嘗試。通過多次的練習,現在他已開始從心理上接受使用剪刀,並且在慢慢的熟練。

所以我們要給予信任,幫其戰勝膽怯心理,用“你可以的”“可以試一試”等語言來鼓勵他邁出心理上的第一步。同時,家園配合,告知家長使用剪刀不僅可以促進孩子手部小肌肉靈活的發展,更能訓練良好的手眼協調性,同時也能養成做事專注的品質。家長在這個時候只要注意引導,教給孩子正確的使用方法,就可以發揮使用剪子的優勢避免問題發生,幫助每一位寶寶培養成爲心靈手巧者。

教育的隨筆9

託班幼兒經常會出現爭搶玩具的現象,這屬於3—4歲幼兒的年齡特點,這個年齡的孩子處於絕對“自我中心”狀態。在遊戲中他們經常會出現別人玩什麼自己也想玩什麼,看見別人有的,自己總是想要。

我們在品德教育中,“以理服人”本是我們應恪守的教育原則,講故事也是幼兒教育常採用的方法。那麼爲什麼會讓我們感覺有的孩子似乎“屢教不改”呢?想起教育學老師給我們上課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此時我深深體會到這句話的意義。大家都碰到過類似的情況,託班幼兒剛入園的時候,一個孩子哭着想要別人手中的玩具小熊,老師一看小熊沒有了,就拿了個玩具小貓,搖着遞了過去,這個孩子立刻破涕爲笑,和老師一起高興地玩着玩具小貓。這時一個玩小熊的孩子放下小熊去拿小貓,緊跟着,玩小熊的孩子紛紛換成了小貓。可以想像,這些小不點連自己究竟想要什麼都搞不清楚的心理水平上,我們去給他們講一些抽象的道理,他們自然是難以理解的。在幼教工作的期間,我看到一位老師是這樣的:她對一個搶玩具的孩子說“你把寶寶的玩具搶走了,他沒有了怎麼辦?”老師本意是想通過這樣讓他具體地看到“別人沒有了”,從而知道“自己不對了”。而孩子卻很坦然地說去那兒拿一個(那兒即玩具架)。這就更清楚地說明此時孩子還不具備“因爲我搶了,所以他沒有了。”這樣的邏輯推理能力,也還不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因此,有時我們絞盡腦汁編的故事也往往會感到白費心機。對孩子的教育本來就不是一加一必然等於二的結果,如果讓孩子形成了逆反心理,就違背了我們的初衷,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與家長溝通聯繫,擺正孩子在家中的位置,注意隨機引導。孩子的不良習慣許多是在自小的養育中就開始了。現代獨生子女家庭中,成人對孩子的愛往往是單向的。這種單向的愛,使孩子只會享受家人的關懷、照顧,而不知道還要去關心別人。我們要根據幼兒自我中心的心理特點,在日常生活中耐心持久地加以引導,如引導幼兒能將好吃的、好玩的與他人分享,讓幼兒逐漸體驗到除自己以外還有他人的存在,讓幼兒逐漸擺脫“自我中心”狀態。

模仿是3—4歲幼兒主要的學習方式,特別是行爲習慣方面。我們可有意識地爲幼兒樹立榜樣,比如當有的孩子聽了對方的請求仍然不能把玩具給同伴玩時,成人則就以和幼兒平等的身份,去幫助幼兒共同遊戲的方法,如:“咱倆一起玩吧?”“你先玩,過一會兒再給我們玩。”等等,讓幼兒從簡單地進行模仿,逐漸變爲自己成功交往經驗的一部分。與此同時,孩子負面的行爲自然會得到相應的改善

教育的隨筆10

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偶發事例,往往是教師意想不到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學會控制自我,處變不驚,用機動、靈活的方法,及時地引導幼兒聯想,巧妙地轉移幼兒的注意力。如教師正在組織戶外體育活動“練習聽信號走”,天上南飛的大雁引起了幼兒的注意,幼兒興奮地議論着,對教師的話根本聽不進去,教師可暫時中止活動,加入到幼兒行列中,同幼兒一齊觀察南飛的雁羣,並引導幼兒說出雁羣的隊形,同時告訴幼兒雁羣爲什麼要排成隊飛,並告訴幼兒大雁紀律性很強。不能掉隊等,還能夠教給幼兒“候鳥啊、”南遷“等詞彙,讓幼兒瞭解大雁爲什麼要南遷等趣味的現象。

待雁羣飛過,再靈活地組織幼兒活動,如向大雁學習,遵守紀律,聽教師的信號走成雁羣的隊形或其它隊形,這樣必須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活動效果。

教育的隨筆11

一、結果爲什麼不一樣

今天,在上活動課《動物園的新成員》的時候,有兩個孩子因爲意見不一致而吵起來了。李靖宇說“獅子是從左開始數的第三個”,而國道遠則認爲是“從右開始數的第四個”。本來他們是隔開了一個桌子,爲此兩人開始“爭吵”起來,而且站起來湊到一起。其它的小朋友就開始議論紛紛了,都忙活着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他們提議直接來問我。以前,孩子們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就馬上找老師,而我一般也會直接告訴孩子答案。今天,我想讓他們自己來解決。於是我一步一步的引導孩子,首先讓孩子先想想老師問的問題是什麼?再讓孩子按照問題逐步去找答案。在這過程中,孩子們都爲了幫助小朋友解決問題而動腦筋了,同時我也能瞭解孩子們對這節課內容的掌握,一舉兩得啊。最後孩子們發現當起點不同的時候,結果是不同的。他們對自己得出的結論覺得非常滿意,又來找我校對答案,我高興的告訴他們的答案是對的,這時候孩子們所取得的成就感使他們開心極了。

如果當時我第一時間告訴他們答案,可能就看不到這麼精彩的一場辯論與幫助了。通過這件事,我覺得教師不同的引導方法對於孩子來說效果完全是不同的。我想我會在教研的路上不斷地學習,讓自己成爲幫助孩子形成各種能力的高手。

二、疊被子

耿奧林是班裏令人頭疼的小朋友,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喜歡“碰碰”其他小朋友,惹得他們哭聲、告狀聲一片。但是今天午睡起牀時的那一幕,卻讓我發現了他的閃光點。

現在,雖然漸漸進入冬季,孩子們穿的比較多,午睡時他們自己穿脫衣服、疊被子也很迅速。一些孩子在起牀音樂放了四個八拍就已經全部整理好,坐到自己的小椅子上了,還有一些孩子爲了和其他人比賽誰快,粗粗的疊了一下被子,有的甚至將被子任意的往牀上一扔,走了!

在班級制定的規則中,使三遍音樂起牀整理,而現在纔剛放到第二遍音樂,午睡室裏就只剩下連耿奧林在內的六個小朋友了,只見耿奧林完全不受其他小朋友的影響,他輕輕地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起毛巾毯的一角,由於被子堆成一團,而右手又拎着一隻角,左手在尋找另一角的時候有些困難,他只能放棄已經拿着的那隻角,兩隻手一起找到其他的角,再一隻一隻的將角輕輕地拎起來,在輕輕往外一甩,將被子放平對摺。他又走到另外一邊,輕輕地拎起兩個角再對摺。被子終於摺好了,他很快得穿好鞋子,回到位置上開始和其他孩子說鬧起來,這是三遍音樂也結束了。

在整個疊被子的過程中,他疊的專心致志、小心翼翼,可以感覺到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受外界任何影響,都沒有發現我就在他身邊看着他。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喜歡“碰”別人、自制力不強的是他,而現在小心翼翼疊被子,專心細緻做事情的也是他,其實每個孩子都是這樣,只要我們關注細節,從細處看孩子,就會發現更多不一樣的孩子。

三、幫助孩子成長

我班有個名叫王仁成的男孩,他的表現與衆不同:從不與人交往,從不參加集體活動,也不說話。當別的小朋友在興高采烈地遊戲時,他總是站在一個無人的角落裏,用冷漠的目光掃視着大家……王仁成的表現引起了我的關注。

有一天區域活動時,瘦小的王仁成躲在美工區的角落裏,拿着小畫本在認真地畫着什麼。這引起了我的興趣。王仁成在畫什麼呢?這也許是我可以親近他走進他內心的一個機會。於是我坐到王仁成的身邊,只見偌大的一張畫紙上只有一個看起來畫得有些凌亂的毛線球。我開始主動和他聊天:“王仁成,你畫的是什麼啊?能和我說說嗎?”他轉過身去,拒絕和我說話。“王仁成,是在給小貓繞毛線嗎?你繞得真好!”本以爲可以用鼓勵的話讓王仁成說說自己的心裏話,沒想到適得其反,他更不願意理我了。坐在旁邊的我有些不知所措,只能安靜地畫畫。而接下來,王仁成一直在畫好的線團上用黑色的彩筆一層一層地覆蓋,大概在活動區快要結束的時候,王仁成纔拿起畫本告訴我他在畫垃圾。這個答案讓我有點糊塗,整整40分鐘他都在畫垃圾。王仁成畫垃圾的事情也隨着活動區的結束告一段落。

孩子心理是不是有問題?我帶着這些疑問,與經常接送王仁成的媽媽進行了溝通。王仁成的爸爸因爲工作原因經常出差不在家,媽媽性格很內向,加上工作繁忙,很少與王仁成交往。這讓王仁成缺失了安全感,使得王仁成性格孤僻。

我們建議家長平時在家中多與王仁成交談,每天抽出時間陪孩子說說話,不要讓孩子的記憶裏只有幫阿姨掃垃圾的情景,並希望家長與老師加強溝通,一起幫助王仁成改善性格。

在幼兒園,我經常找各種話題引發王仁成開口說話。有一天,我針對他依戀感強的特點和他談起家裏的事。王仁成終於開口了,告訴我家裏有什麼玩具,還告訴我他最喜歡掃地車。話雖不多,我卻如獲至寶。下午當他媽媽來接他時,我有意當着王仁成的面讚賞他認識的汽車很多,都成了小老師了。王仁成的媽媽也默契配合,立即表揚了王仁成。王仁成露出美滋滋的表情,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可見,兒童色彩心理很微妙,通過孩子運用的色彩及表達方式,我們也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調整他們的情緒、狀態,讓他們更好地宣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情緒。當然,孩子對顏色的喜歡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我們要根據孩子的表現去理解去分析,以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四、遊戲樂趣多

又到了遊戲時間,我組織孩子們玩“盲人和柺杖”的遊戲,要求孩子兩兩組合,一個孩子用布蒙着眼睛做“盲人”,另一個孩子做“柺杖”帶領“盲人”走過“高山”“天橋”“小河”等,到達終點後再互換角色,但“柺杖”不能用語言提示“盲人”。

遊戲就要開始了,這時,耿俊傑輕輕地走到我的身邊:“老師,我想跟你一起做裁判,小朋友沒有人願意跟我玩的。”這時我才意識到班上有35個孩子,這意味着有一個人將沒有搭檔,而耿俊傑平時非常淘氣,經常在同伴活動時進行搗亂,所以很少有人願意跟他一起玩。於是,我對他說:“我跟你一組吧,我也沒有搭檔呢。”他開心地笑了。

孩子們快樂地遊戲着,很多小組的配合都很默契。最後輪到我們了,經過商量,我先做“柺杖”,在帶領耿俊傑經過障礙物時,只見耿俊傑擡着一條腿,似乎在等待我的幫助,因爲事先沒有約定好,我不知道該怎樣用動作來帶領他,看他一次次地遭遇“危險”,情急之下,我小聲地提示着他“向左”“向右”“跨”“前進”,好不容易完成了一輪遊戲。接下來輪到我做“盲人”了,耿俊傑對我說:“老師,要向前跨時我就拍一下你的手,要向左轉時我就拉拉你的左手,要向右轉時我就拉拉你的右手。”遊戲開始了,我的眼前一片漆黑,感覺很無助,完全依賴“柺杖”的照顧。耿俊傑耐心地攙扶着我,輕輕地拍着我的手,有時我沒能領會他的意思,他就蹲下身子來搬我的腳。走上“天橋”時.他轉過身子倒退着走,慢慢地帶我向前移動……終於我們順利地到達了終點。孩子們給了我們熱烈的掌聲,而此時的耿俊傑也笑成了一朵花。

這次遊戲過程讓我感慨萬千:沒想到平時不受同伴歡迎的耿俊傑在遊戲中的表現遠比我出色,也許他平時的“淘氣”“搗亂”只是源於沒有表現的機會,周圍的人對他也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尊重。我想,爲了促進每個幼兒的發展,教師應該爲孩子創設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展示自己的潛能,鍛鍊自己的能力。

教育的隨筆12

繼續讀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家長》,今天讀的這一章主要講“不要忽視學習計劃”。在文章裏他說,許多優秀學生的學習經驗已經證明,是否有科學而且能夠落到實處的學習計劃,直接關係到學習成績的真正提高……

讀完他的這篇文章,我沒辦法不臉紅,因爲自己就是那種經常(或和孩子)寫計劃,但是又沒能堅持(或監督孩子)把計劃落實到行動當中去的家長。因此,我們家孩子的學習狀況依然是沒有章法,很隨意,收效不佳。

《中庸》裏有句話說:凡事預(豫)則立,不預(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這句話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成功,若是不做準備、倉促上陣就會失敗。說話前先組織好語言,纔不會詞窮語塞;做事前先想好方案和步驟,就不會出現重重困難;行動前先想好可能會出現的後果,就不會內心不安;出行前規劃好路線,就不容易陷入困境。

是的,做事之前沒有計劃,想到一出是一出,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沒有條理,沒有輕重緩急,哪有什麼效率?又怎能取得好成績?歷屆高考狀元在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無不表示──有計劃的編排學習內容、組織複習,是他們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我的一位學霸朋友,每次見面看上去都是氣定神閒的,家裏也收拾得井井有條。她生完孩子後本來也有點小胖,然而,才半年工夫,身材就變得十分fit。我羨慕不已,便問她用了什麼妙招,她聽了後從手機裏翻出一張圖片,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張健身鍛鍊表,上面很清晰地寫着哪一天要做哪一項運動,做多長時間,後面還留了空格記錄完成情況。看了她的表格,我暗自歎服不已,連做運動都列有計劃表,那麼學習和工作就更不用說了吧?怪不得她當年是學霸,出來工作沒幾年就年薪幾十萬了。

常言道:平時做事無計劃,急時做事無頭緒。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或者生活,制定一份合理、周詳的計劃,再加上堅持不懈的執行,才能獲得想要的成果,有計劃的人生更美好!

孩子班上有個成績很好的同學,每個週末都可以去附近的公園或遊樂場放鬆放鬆。看了他媽媽放在朋友圈的照片,令我十分不解:同樣多的作業,爲什麼他有那麼多時間遊玩,而我們家的孩子卻總是忙忙碌碌的呢?和他媽媽一聊,原來他每個週末回家都會根據作業量制訂計劃,安排好在什麼時間寫哪種作業,提前做完就可以自由玩耍。啊,原來輕鬆高效和忙碌拖沓的差別就在於制定計劃並堅持實施計劃!

看來,我得再和孩子們重提製定計劃和實施計劃這個話題了。那麼要怎樣制定計劃才能更好的實施並長期執行呢?帶着疑問,我們可以繼續看李鎮西老師在書中怎麼說:

學習計劃要符合實際,重點是指下面這三點:

1、緊扣教材上的學習內容,與學校老師的要求同步,避免與老師的要求發生衝突;

2、要與自己的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吻合,不要提出自己現在達不到的目標;

3、要考慮自己每天所能自由支配的時間的多少,以此來確實每天完成的任務量。

計劃制定好後,就應持之以恆地實施。對於孩子們來說,堅持計劃比制訂計劃要難得多,因爲不完成計劃的理由太好找了:“今天搞衛生耽誤了時間!”“今天的電視太好看了!”“今天的晚飯吃遲了!”“今天我有點不舒服!”……我絕不允許女兒以類似的各種“理由”塞責,因而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相反,讓她隨時提醒自己:別忘了當初的決心和承諾!

當然任何一成不變的學習計劃都是不科學的,再好的計劃也應隨着學習情況的變化而適時調整。儘管制訂計劃時可能考慮得比較周到,但隨着學習的深入,計劃也可能會有不適應的時候。比如:考試前的學習任務可能要重些,某一單元的知識點特別難或者某一天老師佈置的作業特別多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我便引導女兒對計劃進行一些調整,儘量使計劃富有一定的彈性,以便於計劃能堅持下去。

看到這些,我茅塞頓開,因爲,之前自己每次做計劃都把孩子在家的時間安排得緊緊的,沒有考慮過孩子的實際能力,也沒有適時調整,搞得他們疲憊不堪、心生厭倦,最後不了了之。另外,我自己的虎頭蛇尾、久了就忘了監督,也是造成孩子計劃無法堅持的重要原因。在沒有養成習慣之前,孩子還是需要父母的監督和催促的,天生就自律和自控的孩子畢竟還是很少有的。

暑假就要到了,這一次我要和孩子們商量,讓他們自己制定計劃,自己只提適當的參考意見。然後也把提醒和監督他們按計劃完成作業列入自己的日常生活計劃中去。

朋友們,不知道我今天的這篇讀書筆記可否讓您得到收益、受到啓發?歡迎留言發表看法哦!

教育的隨筆13

今天中午午飯後,我帶着小朋友們進行餐後活動,我們圍起來講故事,我邀請了幾位小朋友出來講故事,小朋友們都聽得津津有味,黃文錚的一個有趣的故事(螃蟹與鴨子)引起了小朋友們的一場爭論。

黃文錚小朋友的故事內容大概是說:螃蟹與鴨子比賽跑步,最後一起到達終點,裁判讓他們用剪刀、石頭、布的方式決定勝負,鴨子死也不幹,他說:“剪刀、石頭、布我一定不會贏。”聽了這個故事我突發其想,我問了小朋友一個問題:“爲什麼鴨子死也不幹呢?”孩子一下子就知道鴨子的手是蹼,但螃蟹的的手就是鉗,所以螃蟹必定會贏鴨子。就因爲我的這個簡單而隨意的問題的提出引起了小朋友的爭論,吳京樵說:“如果鴨子跟馬比賽的話,鴨子就不會輸,因爲馬的手是馬蹄。”黃文錚立刻說:“如果是鴨子和馬比賽,馬是賽跑能手,那就會跑贏鴨子,還哪用猜拳來決定勝負呢!”肖蘇婧小朋友說:“那就和烏龜賽跑吧,那鴨子肯定會贏。”曹曉東小朋友說:“那鴨子像小兔子一樣去了睡覺的話,那就肯定會輸。”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越說越起勁。

幼兒園的課程就是這樣,不用特定的時間也不用特定的教學內容,就是一個小小的故事,一個簡單的提問,小朋友的思維與語言能力就從這裏得到了表現和提高。

教育的隨筆14

又到吃點的時候了,孩子們津津有味地吃着香甜的點心。孩子們已養成了吃點的好習慣,不打鬧、不說話;吃完點的孩子陸續取杯喝水。突然有個孩子過來對我說:“老師,垃圾桶裏有一塊餅乾,不知道是誰偷偷扔掉的。”我一看,垃圾桶裏果然有塊餅乾。我撿起這塊只咬了一小口的餅乾大聲問:“這是誰扔的?”孩子們瞪着眼睛看着我,教室裏頓時鴉雀無聲。孩子們害怕的眼神使我一下子感到自己的行爲好像嚇到孩子們了,我立刻語氣緩和的說:“大家想想誰扔的這塊餅乾?”孩子們還是沒有作聲的,誰也不敢承認。放學的時間到了,孩子們陸續被家長接走了,但今天吃點時發生的一幕還是令我難以釋懷。我想,既然是偷偷扔的,說明孩子有顧慮,這件事應當從正面積極引導,當場教育孩子們知道這種浪費行爲是不對的,並且要在全體孩子面前解決,因爲當時解決纔是實最佳時

第二天,我準備了一些有關餅乾製作的圖片,讓孩子們看怎樣製作餅乾。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及圖片瞭解餅乾的製作過程,感知工人們的辛苦。然後我用橡皮泥教孩子們一起製作餅乾,孩子們在活動中興奮不已,製作出了形狀不同的餅乾。我表揚了鑫蕊和小娜,過去吃餅乾時非常慢還剩下,現在吃得又快又多,身體壯了,個子也高了。孩子們笑着看着她們倆,我又問:“爲什麼她們現在比過去吃得多了?”孩子們紛紛說:“她們愛活動啦,從前不愛活動,所以不想吃東西。”藉此機會我對孩子們說:“對了,所以大家以後要積極參與各項遊戲活動,因爲人的飯量會隨着活動量大小而增多或減少。”這時梓新順着我的話說:“我就是這樣,昨天我活動量太少了,覺得有點飽,吃點時我就吃不下餅乾了。”我說:“對呀,梓新和老師說的一樣,以後我們要是吃不下點時應該告訴老師,千萬不能丟到垃圾桶裏去浪費了多可惜呀!”這時梓新小朋友瞪着一雙大大的眼睛,看看這個,聽聽那個,臉上的表情讓我明白了,垃圾桶裏的那塊餅乾是她扔的。我及時說,“像昨天不知誰不小心把餅乾掉垃圾桶裏了。”梓新說:“老師,是我扔的,我錯了。”我在全體小朋友面前表揚了梓新,知錯就改是個好孩子。

今天對孩子們吃東西要節約和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教育雖然補上了,但我還是覺得沒有昨天吃點時的教育效果好,今後工作中對孩子們的教育一定要抓緊教育時機,因爲最適時的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的隨筆15

請相信我們的孩子

大班的孩子從這個學期開始已經開始動筆書寫了,我們讓孩子書寫的都是一些最簡單的數字,大部分的孩子握筆的姿勢正確,書寫也挺好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孩子不會握筆,書寫不成行。這部分孩子的爸爸、媽媽紛紛找到教師,問是不是孩子沒有認真學,或者是孩子太笨了……

班裏御哲就是這樣的孩子,大班了,畫圖還是亂畫一通,拿筆姿勢也不對,在田字格中寫數字佔得格子都不對,怎麼改也改不過來。離園時,和他媽媽說了這個情況,讓她晚上在家多陪陪御哲練一練寫數字。練了幾個晚上後,御哲媽媽來找我,有點氣急敗壞的說:“班裏還有孩子不會寫數字嗎?是不是御哲最笨啊?在家怎麼練也不管用,真是急死我了。”聽完了她的話,我心平氣和的對她說:“別太着急啊,御哲本身動手能力就是比別的孩子差一點,再說我們也不能拿他去和別的孩子比較啊,他有他的優點,比如說雖然他寫的是不好,但相比前一段時間進步已經很大了啊,我們不能要求他一步就趕上,要慢慢來!”那天,和他媽媽聊了很久,爲了讓他寫好數字,我們制定了計劃,在幼兒園和家裏分別用不同的方法來練習。過了一段時間後,御哲寫的數字已經很漂亮了。

經過這件事,我想對各位家長說,你們彆着急!孩子的能力發展有快有慢。大班的孩子剛剛開始書寫,怎麼可以一下子就給孩子下定論呢?這樣,無疑是給孩子背上思想包袱,影響他的發展,給他以後的學習造成一定的障礙。

孩子的年齡只有四、五歲,許多細微的動作做不好也是正常的,像書寫的動作就是細微的動作,剛剛開始拿筆時,多少孩子不會啊!現在看看不是都會了嗎。

各位爸爸媽媽,你們可以試着回憶一下:孩子剛開始是不會說話的,到了兩、三歲的時候,孩子不是什麼都會說了嗎?而且說得非常好!就用等待孩子開口說話的耐心等待孩子可以正確握筆,並且寫出漂亮的字吧!

爸爸、媽媽,請相信我們的孩子,也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很出色的!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