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樂園 > 我國少數民族的特點

我國少數民族的特點

來源:女友組    閱讀: 3.0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國少數民族的特點,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國少數名字是有56個的,我國56個民族各自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依賴着自然與自然資源維持生存,繁衍後代,同時又改造着自然。下面分享我國少數民族的特點及相關資料。

我國少數民族的特點1

一、少數民族地區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64%,這裏草場資源、森林資源、水力資源、動植物資源和旅遊資源都十分豐富。

二、各民族分佈的特點是大分散小集中。從全國的情況來看,雖然漢族主要居住在內地和沿海各省市,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邊疆各省、自治區,但居住情況不象區劃那樣整齊劃一,而是交錯雜居。一方面漢族居民遍佈全國,另一方面各少數民族大都有自己的聚居區。在許多民族自治地方漢族與少數民族混居,漢族人口在這些地方佔有不小的比重。

我國少數民族的特點

三、各民族歷史悠久,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風俗習慣。我國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共同創造了我們幾千年的悠久文化。在55個少數民族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不少民族還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在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節慶、禁忌等方面有着獨特的風俗習慣,大都有自己民族的節日。

四、宗教在我國少數民族中有比較廣泛和深刻的影響。一些民族的大多數人信仰伊斯-蘭教或佛教。宗教在少數民族生活中佔有不容忽視的位置,並深刻影響着少數民族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國少數民族的特點2

少數民族由於歷史上多次民族遷徙屯田、移民戍邊、朝代更迭等原因導致人口變動,現大多住在山區、高原、牧區和森林地區。使少數民族分佈形成既雜居、又聚居、互相交錯居住的狀況。

有些少數民族既有一塊或幾塊聚居區,又散居在全國各地。大約有一千多萬人口散居在全國各省、市的大小鄉鎮和鄉村。各少數民族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僅相互影響,且都和漢族有着密切的聯繫。同時物產資源豐富,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佔有極爲重要的地位。

我國少數民族的特點 第2張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除主體民族漢族以外的其餘55個法定民族均是少數民族。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爲制定和實施民族團結統一工作也爲讓各民族實現平等的權利,就開始下令組織力量對民族名稱與族羣進行辨別。

經過努力,科學家理清我國民族大家庭的基本構成,確認56個民族成分。民族識別的順利進行,爲開展民族工作提供依據打下基礎。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在憲法第四條第一款規定: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係。

我國少數民族的特點3

我國少數民族分佈特點是

大雜居、小聚居的分佈特點。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有漢族居住。這種分佈格局是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間相互交往、流動而形成的。中國少數民族人口雖少,但分佈很廣。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少數民族居住,絕大部分縣級單位都有兩個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國的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內蒙古、新疆、寧夏、廣西、西藏、雲南、貴州、青海、四川、甘肅、遼寧、吉林、湖南、湖北、海南、臺灣等省、自治區。

我國少數民族的特點 第3張

中國民族成分最多的是雲南省,全國56個民族中,雲南就有52個,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個,除漢族外,少數民族有25個。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資源豐富。截至1997年,民族自治地方森林面積5648萬公頃,佔全國的43.9%;林木蓄積量52.49億立方米,佔全國的55.9%;水力資源蘊藏量4.46億千瓦,佔全國總量的65.9%。此外,還有大量的礦藏資源,以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旅遊資源。

我國少數民族的特點4

我國少數民族飲食特點通過下面這幾個民族來舉例說明;

蒙古族

蒙古族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爲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幹伊得”,意爲聖潔、純淨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爲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爲“紅食”。奶製品一向被視爲上品。肉類主要是牛肉、綿羊肉,其次爲山羊肉、駱駝肉和少量的馬肉,在狩獵季節也捕獵黃羊。

最具特色的菜餚是剝皮烤全羊、爐烤帶皮整羊,最常見的是手扒羊肉。蒙古族人吃羊肉講究清煮,煮熟後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鮮嫩。喜食炒米、烙餅、麪條、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食品。每天離不開茶,幾乎都有飲奶茶的習慣。

滿族

滿族喜在飯中加小豆或粑豆,有的地區以玉米爲主食。東北滿族大多有吃水飯的習慣,即在做好高粱米飯或玉米飯後用清水過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時撈出。餑餑是滿族的特色食品,各種黏餑餑是用黏高粱、黏玉米、黃米等磨成面製作而成的。含糖、油較重的“薩其馬”是滿族人喜食的'特色點心。冬天,滿族民間常以秋冬之際醃漬的大白菜(即酸菜)爲主要蔬菜。食用油以豆油、豬油和蘇子油較多。

朝鮮族

朝鮮族常食用大米麪製成的片糕、散狀糕、發糕等。常食“八珍菜”(用綠豆芽、黃豆芽、水豆腐、幹豆腐、粉條、桔梗、蕨菜、蘑菇等製成)、“醬木兒”(用小白菜、秋白菜、大頭菜、海帶等製成的湯)、泡菜、辣椒。肉類以豬、牛、雞和各種魚類爲主,普遍喜食狗肉。朝鮮族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克依姆奇”,即朝鮮泡菜及冷麪、打糕、狗肉湯等。

在有老年人的家庭裏,進餐時一般要爲老人單擺一桌。全家人進餐時,不許在長輩面前飲酒吸菸。朝鮮族人注重節令,每逢年節和喜慶之時,在菜餚和糕餅上要用辣椒絲、雞蛋片、紫菜絲、綠蔥絲或松仁米、胡桃仁加以點綴。注重根據不同季節調整飲食,如春天食用“參芪補身湯”,清明節必食明太魚,伏天食用狗肉湯,冬天食用野味肉、野味湯和用牛裏脊肉與各種海鮮製成的“神仙爐”。

我國少數民族的特點 第4張

維吾爾族

飲食主要有小麥、水稻、高粱、玉米、豆類、薯類等。其中以麪食爲主,喜食牛、羊肉。常食的主食有饢、羊肉抓飯、包子、麪條等,烤羊肉串、烤全羊等菜品頗具地方特色。用小麥粉或高粱粉等製作的各種形狀、風格的饢是維吾爾族最具民族特色的食品。羊肉抓飯維語稱“樸勞”(維吾爾族風味名吃,漢語名爲“羊肉抓飯”),主要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蘿蔔、洋蔥、葡萄乾、清油等,因其營養豐富、色澤悅目、氣味誘人,被俗稱爲“十全大補飯”。

藏族

藏族一般以糌粑爲主食,食用時,要拌上濃茶,若再加上奶茶、酥油、“曲拉”(即奶渣,是打出酥油後的奶-子熬好後經晾乾而成,若用酸奶或甜奶熬製則更香美)、糖等一起食用則更香甜可口,糌粑被稱爲藏族的“方便麪”。四川一些地區的藏族還常食“足瑪”(即蕨麻,俗稱人蔘果)、“炸果子”以及用小麥、青稞去麩和牛肉、牛骨入鍋熬成的粥。青海、甘肅的藏族也食烙薄餅和用沸水加面攪成的“攪團”,還喜食用酥油、紅糖和奶渣做成的“推”。藏族喜飲奶、酥油茶及青稞酒。

藏族民衆普遍信奉藏傳佛教,藏曆年“洛薩節”(漢族新年)是最大的節日。屆時,家家都要用酥油炸果子,釀青稞酒。

苗族

苗族以大米爲主食,喜吃糯米食,常將糯米做成糯米粑粑。常食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蔔,肉食多爲豬、牛、狗、雞等。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喜好酸辣,一些地區“無辣不成菜”。廣西隆林、田林等地用骨頭、辣椒、食鹽、生薑、酒加工而成別具風味的“辣骨湯”,是當地苗民最喜愛的調味品。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蔬菜、雞、鴨、魚、肉都被醃成酸味食用。

壯族

大米、玉米是壯族的主食,肉食主要爲豬、牛、羊、雞、鴨、鵝等,有些地區還酷愛吃狗肉。壯族多自釀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壯族的節日與漢族有許多相同之處,以春節爲重。除夕晚,宴席上一定要有一隻大公雞,壯族習俗認爲,沒有雞不算過年。

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湯圓,初二以後開始拜年,互贈餈粑、糉子、米花糖等食品。每年農曆三月三日吃婦女燒成的五彩糯米飯;以糯米、去殼綠豆及幹醬醃過的豬肉爲主料製成的壯糉,尤其是廣西寧明壯族春節時以鬥米做成的“大駝背糉”,都是壯族獨具特色和風味的食品。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空間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