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生活保健 > 湯圓元宵哪個是南方

湯圓元宵哪個是南方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湯圓元宵哪個是南方,正月十五是一年當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是農曆中的元月,元宵節多年保留下來的傳統習俗非常多,每個地區姝習俗都有所不同,下面分享湯圓元宵哪個是南方。

湯圓元宵哪個是南方1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包括我自己,湯圓和元宵其實是一種東西,只是南北叫法不一樣。但其實他們本質意義上不是同一種東西,元宵是在麪粉上滾出來的,裹着中間的餡兒一個個滾着着變大,而湯圓其實類似包餃子,做法比較簡單。

過年的時候北方人喜歡吃元宵,南方人則吃湯圓,在我的印象中,湯圓和元宵一直是一種東西,都是中間裹着餡兒,外面包着麪糰。後來長大之後才發現原來他們是兩種東西,北方人也吃湯圓,但是他們更喜歡自己做元宵。

這大概和南北生活習俗的差異有關,北方人更喜歡吃麪食,很多東西也會自己親手做,包括元宵。元宵的做法是先把餡料拌好,切成一小塊一小塊 ,後面把這些餡料會撒入到好的麪糰裏篩子裏,然後辛勤的主婦們就拿着篩子“搖”起來了 ,這些元宵們滾來滾去 撞在一起,互相沾上外面的麪食團,最終滾成圓圓的,像乒乓球那麼大的一顆顆元宵。

湯圓元宵哪個是南方

而湯圓的製作過程就像包餃子一樣,先把糯米粉和水和好,變成不粘不膩的粉團,然後在手中攤開,放入拌好的餡料,再一個個把它們包成湯圓,下鍋一煮,就是一顆顆生動滾動的湯圓。

湯圓和元宵做法不同,用料不同,製作的工序也是不一樣的,雖然看起來都是外面的麪糰包着裏面的餡兒,但是它們卻是不同的一種東西。但不論是怎樣的,他們都寓意着團團圓圓,一家人幸福團結的在一起,度過一個一年一度的、美好幸福的元宵節。

湯圓元宵哪個是南方2

“南北之爭”元宵節到底吃湯圓還是元宵

中國的五大傳統節日:春節(含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元宵節能夠入選中國的五大傳統節日,肯定是有其特殊歷史文化積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爲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元宵節吃元宵是很多地方的習慣,不過就在這一點上,南北還是有一些區別的,北方元宵節吃元宵,南方人元宵節吃湯圓,很多人以爲這兩種叫法都是說一種東西。

但其實是不同的,雖然在外形上相同,但是在口味上是有極大的不同的。由此引發的“南北之爭”元宵節到底是吃元宵還是吃湯圓的爭論一直延續到今天。

湯圓元宵哪個是南方 第2張

首先是原材料的選擇,元宵用的是優質長糯米、湯圓用的是優質圓糯米。

其次是餡料的選擇,元宵多以什錦和棗泥餡爲主、湯圓多以芝麻、豆沙、核桃仁爲主。

最後是口感的差別,元宵表皮筋道、有嚼勁,湯圓表皮光滑、細膩。

南北之爭、元宵節吃元宵還是湯圓

北方:北方元宵節是吃“元宵”的,因爲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爲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

南方: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做湯圓相對簡單,一般是先將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然後將餡“包”好即成。

結論:北方元宵節元宵節當然吃元宵。南方元宵節吃湯圓當然是理所應當的。

最後結案無論是元宵還是湯圓只不過是口味的不同,根據自己的地理環境以及口味設計出最適合自己環境的食物。所以無所謂南北之爭。

元宵有什麼習俗和禁忌

1、元宵節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元宵節也就是情人節,古代的元宵節不僅是人們閤家團圓的日子,也是男女之間不多可以單獨相處的日子。因爲古代的女子一般都是在自己的閨中的,不可以輕易出門的,所以與男子之間交流甚少,但在元宵節這一天大家都可以上街去賞花燈,年輕的男女也是可以互相的見面交流的,可認爲是中國的情人節。

2、看花燈:看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古時城裏鄉間到處張燈結綵,盛況空前。

3、猜燈謎:燈謎是元宵節派生出來的一種文字遊戲, 也叫燈虎。

禁忌

1、不要殺生

2、不要洗頭

3、大門不要放破鞋,衣服也不能弄破

4、不要做大的`機械工作

5、不要借錢

6、避免說髒話或晦氣話

7、米缸不能見底

8、長輩不能打罵孩子,避免孩子哭泣

湯圓元宵哪個是南方3

北方的元宵和南方的湯圓,到底什麼差別?

聊兩個時令食品,元宵和糉子。當然現在生活好了隨時都有。

先說元宵,古代叫浮圓子,也叫湯糰。現在南北方的重大分歧在於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那到底什麼差別呢。不知道多少人見過這兩種食品的做法,“蘇果”倒是親眼見過,但沒動過手: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包出來的。

不知大家能不能想象出來,做元宵,是把餡餡是切成小塊的固體,先蘸上水,放在容器裏,撒上糯米粉,晃動容器讓餡滾動起來,慢慢的就沾上糯米粉。如果太乾,可能中間還會蘸水,慢慢地沾滿糯米粉後就變成的圓形。所以元宵是沒有口沒有縫的。湯圓就不一樣了,湯圓的做法有點像包餃子,是把糯米麪和好壓成皮,然後把餡放裏面包好。

元宵或者湯圓,作爲正月十五上元節的必備食品,始於宋代。南宋的周必大(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宋高宗趙構時代當上的官)寫的《平園續稿》中有記載。上元節就是現在的元宵節,在宋代是重大節日,《水滸傳》裏就有三回涉及元宵節的故事。

第一個是《水滸傳》第三十三回,在清風寨,小李廣花榮跟宋江出事那回,宋江看燈,劉知寨夫人指他爲賊人,結果入獄,引出後來的大鬧清風寨;

湯圓元宵哪個是南方 第3張

第二個是六十二回,水泊梁山攻打北京大名府,故事裏面說了大名府的元宵節的景色;

第三次就是第七十二回,宋江到東京汴梁,走裙帶路線,通過李師師求招安的時候。宋江帶着李逵去看到了東京汴梁的元宵節盛景。

這三回都描寫了當地上元節的極爲熱鬧的景象,可以找出《水滸傳》補習一下。

糉子有名是因爲我們說這是用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食物。這個說法很重要,往小處講它給我們帶來了端午節假期,往大了講這是我們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不以放假來表示重視,端午節就得被高麗人搶走了,他們滿腦子在想全世界都是他們韓國的。

糉子古稱“角黍(shǔ)”,春秋時代就有了,實際上跟屈原沒什麼關係。糉子最早是用菰(gū)葉,現在叫茭白的葉子包黍米成牛角狀,裏面有棗,糖,栗子或者肉等等。

黍米,就是黃米,很有黏性,我們之前說的五穀之一,《詩經》講:“碩鼠碩鼠,無食我黍“。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糉子在端午和夏至這兩個節氣吃都行,西晉的周處寫的《風土記》裏有明確記載:於五月五日及夏至日啖之。

從唐代開始,各種種類的糉子花樣繁多,各種餡多了去了。以至於大詩人蘇東坡的詩:“不獨盤中見盧橘,時於糉裏得楊梅。”別說什麼韭菜餡月餅的暗黑料理了,宋朝人就已經“潮”到在糉子裏面擱楊梅了。

宋元時期包糉子的材料也出現了箬(ruò)葉,到明清開始有了葦葉。葦葉多見於北方,而箬葉是南方箬竹的葉子,箬竹常用來編東西。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詩句應該聽過,唐代張志和寫的,膾炙人口。

關於糉子,還可參見傳統相聲《文武雙全》,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剛及其搭檔相聲皇后於大媽版的最好玩。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