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幸福生活 > 家庭 > 對孩子說“不”的藝術

對孩子說“不”的藝術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聽了一個0-6歲的親子講座,裏面有兩點讓我受到很大的啓發。其實這兩點都圍繞着一個話題,那就是“如何與孩子溝通”。這種溝通方式可謂處心積慮,如果我們的父母都這麼與孩子說話,那親子之間的問題一定會大大減少。

對孩子說“不”的藝術

在家裏,我也和二娃試着用了一下這個方法,發現孩子更加按照父母指引的方向走了。所以在這裏與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方法,但願這個方法能給您的家庭增添一份和諧。

1.合作式語言和命令式語言

對於有些6歲以下的孩子,讓他們養成收拾玩具的習慣可是要花一些時間來培養,在家裏經常會發生這樣的問題,大人開始可能會對孩子輕柔地說:“寶貝,將玩具放到玩具箱裏。”孩子聽到了,但沒有動。大人再重複一遍,孩子還是慢慢騰騰地一邊收玩具,一邊玩玩具。大人的怒火,就這樣被一點一點地點燃了。最後可能對孩子大聲斥責說:“現在就把你的玩具放好!”有的孩子聽完了會因爲害怕父母有進一步的舉動,開始快速收玩具,但有的孩子就未必這麼順從了,這些孩子可能會因爲大人的這種斥責,故意通過行動與大人對抗。其實,這種挑起爭端的語言還可以這麼說:“你要是在6:30之前將玩具收好,就能趕上吃飯了(或者媽媽就能給你講一段故事了)。”這裏需要注意的就是語氣一定要顯得平靜,面目表情保持中性。這就是合作式語言。下面再舉兩個例子:

a)

外出之前,換衣服。

命令式語言:“快點穿衣服,哎呀,先穿褲子再穿鞋…”

合作式語言:“你是想在家穿完衣服出去,還是想拿着衣服到車(或外面)裏穿呢?”

孩子因生氣,對父母大喊大叫。

命令式語言:“不要喊,小聲點,太沒禮貌了。”

合作式語言:“你看起來很生氣,當你的語氣像我一樣柔軟時,我就會很高興地來聽你講話。”

2.將說“不”轉化爲說“是”

大部分時候,我們的父母及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對學齡前的孩子說的“不”確實有些太多了,有時想一想,都覺得這樣對孩子有些太不公平了,“不許碰刀子”,“不許吃糖”,不許這個、不許那個,這種話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絕於耳。下面舉兩個例子,如果我們的父母能將此舉一反三地應用在和學齡前孩子的交流上,就會大大減少了孩子聽到的這些負面的話語。

a)

“我想吃冰棍”

常用的回答:“不行,吃完冰棍,飯就沒法吃了。”

更好的回答:“可以,吃完飯,半個小時以後。”

“我要玩電腦。”

常用的回答:“不行,你還沒寫完作業了。”

更好的回答:“可以,寫完作業的。”

上面的這些例子,只是給了我們一些思路,將這種思路應用在與學齡前兒童的交流上,可以大大地增加孩子與我們的合作,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別人讓我們幹什麼,總是“不”字在先,我們心底裏還願意配合嗎?當我們拒絕孩子時也能用正面的語言來說,不也是給孩子樹立正面積極的榜樣嗎?本文來自父愛本色的博客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