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寶寶總成受氣包爸媽先彆着急

寶寶總成受氣包爸媽先彆着急

來源:女友組    閱讀: 9.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總成受氣包爸媽先彆着急,作爲父母的我們都希望寶寶能夠健健康康快快樂樂成長,但去了學校之後,有些孩子卻成了受氣包,敢怒不敢言,總成受氣包爸媽先彆着急,現在教會你怎麼應對。

寶寶總成受氣包爸媽先彆着急1

真實案例:

陽陽3歲了,在家裏很活潑,也很討家人喜歡,但是在外面玩時,卻變成了個小“受氣包”。別人搶他的東西他不懂迴避,別人打他、撞他、掐他,他也不懂躲閃。別人搶走了他的東西,他也不敢去要,即使是他很喜歡的玩具也不敢要回。在這些情況下他從來只知道哭,然後說要回家。於是,陽陽經常哭着鼻子跑回家,跟媽媽說誰誰欺負他了,誰誰把他的玩具搶走了。

所以,對於孩子受到小朋友的欺負,父母不要聽風就是雨。孩子偶爾帶回來一點傷是正常的,關鍵是家長不能給孩子貼上“受氣包”的標籤,也不要心疼、憤怒或痛心疾首地數落孩子。家長定性似的評價、消極的態度對孩子產生的不利影響,遠比他受到其他孩子欺負的影響嚴重得多。

有的孩子所說的經常欺負他的孩子,正是他的玩伴,他所謂的“欺負”只是正常的交往衝突,等等。對於不同的情況,父母要區別對待。當然,如果孩子真的成了“受氣包”,那麼父母就需要格外注意了。對於家裏的這個小小“受氣包”,父母一定要以一種理性的態度來對待。

1、教育孩子時,切莫頭腦發熱、一時衝動

如果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欺負而回來告狀,這個時候,父母切莫頭腦發熱、一時衝動,一定要了解其中的緣由後再確定應對之策。孩子受欺負,可能是因爲別的孩子太霸道,也可能是因爲孩子惹惱了別的孩子。總之,只有查清事因,才能分析出根本的解決之道。

2、教育孩子“我不被人欺負,但也不能欺負別人”

在孩子與小朋友們一起玩耍時,父母一定要注重給孩子灌輸這樣一種理念:我不能被人欺負,但也不能仗勢欺負別的孩子。如果教育過線,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的孩子。

寶寶總成受氣包爸媽先彆着急

3、過於忍讓會讓孩子越來越怯懦

如果孩子總是遭到別人的欺負,這個時候,父母就不要總對孩子一味地強調忍讓。否則,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父母無法保護自己,這會讓孩子滋生出怯懦的心理。

同時,如果孩子遇事一味地退讓,那麼父母也無法塑造其堅強的性格。因此,建議父母不要過多地強調“忍讓式”的教育。現代社會充滿競爭,孩子堅強性格的塑造更加重要。

4、告訴孩子反擊要適度適量

雖然父母可以鼓勵孩子進行反擊,但要告誡孩子反擊一定要適度適量。要告訴孩子,行爲不能太過分,以免讓孩子滋生暴力的性格傾向。一般來說,適當的強硬反擊會讓不講道理的孩子望而卻步,但過分地強調強硬,則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5、以愛和同情的心接納孩子

孩子受了欺負,心裏一定不好受,他們並不理解自己爲何經常受到別的小朋友的欺負。這個時候,他們認爲家是最安全的,他們渴望父母的關心。所以,如果孩子受了欺負時,父母千萬切忌有“你怎麼這麼笨”、“你爲什麼總是受欺負”等這類的話來質問孩子,以免使孩子更加受到傷害。

寶寶總成受氣包爸媽先彆着急2

一、“受氣包”式的孩子是天生性格懦弱嗎?問題可能出在父母身上

我發現,朋友的孩子雖然在外面是個“受氣包”,在家裏卻是個十足的“小霸王”。他常常爲一點小事就和媽媽發脾氣,比如,媽媽沒給自己買想要的東西,他會發火,飯不對胃口,也要發火。

朋友每次都是大聲訓斥孩子,母子倆吵成一團,但最後都以媽媽的妥協而結束。他們母子相處的狀態經常是:孩子發脾氣,媽媽大聲呵斥,最終媽媽被孩子所壓制。

平時孩子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最多,因此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最大。而媽媽給了孩子過多呵護的同時,卻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這給孩子樹立了不好的榜樣。

孩子學會了發脾氣,並且他相信,只要自己堅持發脾氣,媽媽遲早會對自己妥協。可是到了外面,別人可不慣着你。於是孩子在小朋友面前感覺到了深深的挫敗感。

另外,媽媽包辦了孩子的'一切,孩子在家遇到任何問題,都由媽媽解決了,孩子沒有機會練習和別人交流溝通,這樣,孩子就會缺乏交流溝通的能力,就會在與小朋友相處中總是碰壁,從而出現逃避,變慫,討好別人的現象。

小孩子本能地喜歡平等,他們會更喜歡一個坦蕩、有趣的小夥伴,而不喜歡唯唯諾諾的小夥伴。所以就算你的孩子在與別的孩子玩的時候總是“不計較”,別的小朋友依然不喜歡與他做朋友。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尹建莉說:

孩子的受氣相都是從家裏帶出來的,一切問題的根源都在父母親那裏。

沒錯,孩子的這種行爲正是父母行爲在孩子身上的影射。所以要從孩子父母身上去找原因。

孩子現在已經7歲了,才發現這個問題,說明是父母用了7年的時間和無數次的錯誤將自己的兒子“打造”成了“受氣包”,而孩子人生初始的7年裏,正是父母妥協式的教育讓孩子的認知出現了偏差。

寶寶總成受氣包爸媽先彆着急 第2張

二、孩子受氣背後的原因,你真的知道嗎?

如果媽媽給孩子的安全感不夠,就會讓彼此之間從小形成“矛盾型依戀關係”的模式,同時也稱之爲“焦慮型依戀”,這樣的孩子一方面表現出來的是對媽媽強烈依賴,另一方面又很抗拒和媽媽的親密接觸。

這種關係通常會表現爲孩子在媽媽離開後會一直哭鬧,而且等到媽媽回來後反而會哭的更厲害,還把媽媽往外推,可等媽媽要走了,又會捨不得,拉着媽媽不放手,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很容易成爲受氣包。

1、矛盾型依戀的孩子長大容易變成受氣包

通常情況下,對於矛盾型依戀的孩子來說,長大之後會明顯的表現的非常不自信,而且也會像朋友的兒子一樣,在小朋友中表現的格格不入。

這類孩子心理總是會充滿着被拋棄的焦慮,所以在跟親近的人相處的時候,通常會忽視自己的感受而去可刻意討好他人,同時也容易給人一種好說話,很弱小,好欺負的感覺,因而飽受欺凌,要知道那些經常受到校園欺凌的孩子,通常都是這樣的家庭相處模式。

2、矛盾型依戀的孩子長大後容易家庭不幸福

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給予這樣的孩子所需要的安全感,那麼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就會將這樣的相處模式也帶入到工作和、人際交往、甚至婚姻當中。對孩子將來的人生產生很大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情緒波動較大的寶媽更容易培養出矛盾型依戀的孩子。因爲當她心情好的時候,會對孩子很好,而一旦心情不好,就會拿孩子撒氣。寶媽的這種行爲會讓孩子不知所措,倍受打擊。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家的孩子已經有了矛盾型依戀的傾向,那麼,家長要做的是一定要讓自己保持穩定的情緒,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與關愛,溫和的對待孩子並及時給予孩子正確的迴應,只有這樣才能慢慢撫平孩子內心的不安。

三、那麼,我們家長應該採用怎樣的方式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作爲孩子的父母,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渴望得到認可和歸屬感的心理,給孩子自由表達和自己作主的權利,讓孩子從小養成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1、首先,要接納孩子的不足,並儘量忽略其不足,多讚美、鼓勵孩子的優點。

世上沒有完美的家長,也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優秀的孩子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之處。所以作爲家長,我們不要對孩子的缺點糾住不放,更不能放大孩子的缺點和錯誤。

我們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和自信,就要做到經常鼓勵和讚美孩子,放大孩子的優點。絕不能只講一堆抽象的大道理,比如,“你應該變得更自信、更自愛,別人纔會尊重你”。

抽象的道理只會讓孩子陷入困惑,不知道怎樣去做。我們應該抓住孩子生活中做的一些小事,進行有目的的讚揚,讓孩子明白,怎樣做纔是對的。這樣孩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自信起來。

2、其次,家長一定要注意與孩子說話的方式,要給孩子平等表達觀點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重視。

有些家長遇到孩子犯錯誤或不聽話的時候,就會失去耐心,就會大聲訓斥、責罵,孩子如果要辯解,家長就會認爲是孩子在找藉口,根本不給孩子辯解的機會。

這樣就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渺小,自己的話語不重要。即使自己是有原因的,也不會被人傾聽和理解。於是孩子內心就會失去價值感。

所以,我們家長要以更多的耐心去傾聽、接納、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平等、自尊的價值感,讓孩子感受到被他人重視,從而讓“我很重要”的自我價值感內化和建立。

3、最後,家長可以教孩子一些與人交往的方法,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培養其“成就感”。

有的孩子天生內向,不會主動與別人交往,這時候家長可以教孩子一些和其他夥伴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比如,教會孩子學會一樣小技巧,然後讓孩子去教給別的小朋友。這樣別的小朋友在跟他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更有利於孩子主動學習與別人的交往。

同時家長還要鼓勵孩子多交幾個朋友,這樣,當有一個朋友不理他的時候,他還可以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並不會把所有的情感都放在一個人身上,就不會出現迎合、討好別人去換取友情了。

另外,父母最好可以經常帶孩子多看看課外書、參加一些親子活動,接觸的世界越大,孩子的自我價值感越強。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