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教育孩子緊記他還是個孩子

教育孩子緊記他還是個孩子

來源:女友組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孩子緊記他還是個孩子,很多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成長,要學會給孩子減負,孩子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得到父母的認可,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分享教育孩子緊記他還是個孩子。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孩子緊記他還是個孩子1

什麼時候要把孩子當孩子?當孩子把玩具弄得滿地都是時,當孩子想去玩或想看動畫片時,當孩子提一個很幼稚的問題時,當孩子畫的東西一點不象時,當孩子不跟您合作時,當孩子異想天開時,當孩子調皮搗蛋時——

教育孩子緊記他還是個孩子

人們經常說:“孩子還小,不懂事。”言外之意,其一,孩子就得像孩子一樣生活;其二,不跟孩子一般“見識”,亦不必把孩子“放在眼裏”。父母較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該把孩子當孩子時卻不能把他當成孩子。女兒快滿週歲時,旅居京城的我想方設法回了趟家。孩子朝我看看,伸出手,但當我伸手去抱她時,她馬上躲開了。那既想親熱又怕生的表情掛在小臉上,畢竟差不多半年沒見面了。孩子的外婆有點急,抱着孩子往我手上放,孩子一下子大哭起來。我說:“不急着要孩子認我這個爸爸,孩子也需要一個瞭解的階段嘛,但這個階段不會很久的。”果然,不到半天功夫,孩子就要我抱她了。訣竅是我跟她一起玩!

在接下來的幾天內,我發現孩子一天到晚特別好動,不是拿這個,就是翻那個,精力特別充沛。孩子想要拿什麼東西非要到手不可,否則很難把她移開。見到盆裏的水,或是水龍頭放水非要撲過去玩,這可急壞了妻子和外婆,實在哄不住了只好帶着脾氣強行地把孩子抱開。我說:“要是孩子知道什麼可以玩,什麼不可以玩,那她就不再是1歲的孩子了。”象這樣的事情很多。如果實在是危險品,可以把它們放在隱蔽的地方,使孩子得不到它們。但如果沒有危險,爲什麼要限制呢?

不把孩子當孩子的種種表現:

1、孩子的世界是沒有規則的世界。孩子打開櫃門將摺疊好的衣服一件件拿出來丟在地上:衣服下面“藏”有東西!而對孩子說這不能碰,那不能動,不要把房間搞得亂七八糟,或者對孩子的某些不合成人習慣的行爲橫加干涉和指責,都是把孩子當作大人看待。如果一個四、五歲的孩子脫口說出:“阿姨,你真漂亮,走在街上回頭率一定很高”,您不覺得很吃驚嗎?

2、有些父母,一回家抱起孩子就親,不管孩子願不願意;有些父母故意戲弄孩子,把孩子當成成人的“玩物”。孩子也有他(她)的自尊心。

3、動不動在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作比較。在別人面前誇耀:“看我的孩子多棒!”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炫耀品”;如果孩子的表現不如意,就會“憂心仲仲”,甚至覺得“低人一等”。孩子的表現與成人的個人榮辱聯繫起來,於是將所有的希望及自己未實現的“理想”全部“押”在孩子身上,孩子成爲“寄託品”,甚至“堵注”,承受着遠非一個孩子所能承受、也不應承受的壓力。

4、包辦孩子的事情,替孩子做好一切。孩子不需要想自己該幹些什麼,也不需要想自己在幹些什麼,不需要對自己負什麼責任,反正爸爸媽媽都替他(她)承擔了。父母,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爲之忙碌,成爲“僕人”。

5、強制孩子學這學那,剝奪了孩子玩遊戲的時間。孩子從幼兒園一回家,馬上問:“今天你在幼兒園學了些什麼?”孩子的童年是天真、浪漫並充滿幻想、情趣及快樂的時期,而遊戲就是童年生活的主要內容。如果孩子的大部分時間被各種名目的“學習”佔用了,如果孩子的稚嫩、敏感的心靈被各種繁雜的知識所搪塞,那麼,孩子就沒有被當作孩子來對待,他(她)被當成了“學生”。孩子想象的激情與創造的靈感也就隨之被扼殺掉了。

教育孩子緊記他還是個孩子2

是在養育孩子還是教育孩子?

父母在孩子的生命裏,首先扮演的角色是物質的供養者,孩子作爲一個有機體,需要吃、喝、呼吸、保暖等等物質條件的供應才能活下來,並逐漸發育成一個成年人。就像有機體需要物質供應一樣,孩子的精神人格同樣需要適當的養分才能發育成長。

教育孩子緊記他還是個孩子 第2張

亞里士多德曾說:“人在出生的狀態,不是完整意義的人,經過二十幾年的人化過程,才使他變成了人。”這句話提醒我們,把孩子變成人需要教化,需要按人的方式對其進行初始化。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博士說:“人作爲一個精神的存在,要藉由肉體把自己表達出來。”而印度狼孩的發現,更使我們明確了,人在出生的狀態下,作爲“精神的人”還是一粒種子,如果給它“人”的養分,它就可能發育成人,而給其“狼”的習性的薰陶,就可能使它發育成狼。

常識和經驗都告訴我們,任何人其實都是兩個人:即“肉體的人”和“精神的人”。決定一個人行爲的原因是“精神的人”。一個孩子好學上進、學習自覺、體諒大人、幫助同學、協助老師等良好行爲表現取決於他的“精神的人”狀況,而與他的“肉體的人”幾乎沒有關係。同樣一個孩子好吃懶做、無心學習、桀驁不馴、與人衝突、自私自利等行爲表現,也是他的“精神的人”的狀況決定的。一個人是好是壞,是高尚還是卑下,是偉大傑出還是平庸無爲,是才華橫溢還是愚笨遲鈍,主要取決於他的“精神的人”的發育狀況而與他的“肉體的人”基本無關。因此作爲家長,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成長爲傑出的人,我們教育孩子的重點就是按正確的方式培育“精神的人”。

通過多年的研究,我們發現,要把一個孩子培養成一個傑出的人,就必須給他的“精神的.人”提供豐富的養分,使孩子的“精神的人”健康發育。爲了區別物質供養,我們把精神的養分供應寫成“精神供氧”,意思指給“精神的人”提供氧氣。要使孩子的“精神的人”健康發育成長,在孩子生命之初,至少得有一個精神供氧者。

這個精神供氧者(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媽媽,少數情況下是爸爸,極特殊情況下是其他人),在孩子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站在他的背後,持續地給他精神供氧,他的“精神的人”才能發芽、發育並健康成長。也就是在一個孩子的最初生命裏,至少有一個成年人,無條件地接納他,無條件地愛他,用欣賞的目光關注他,不斷地鼓勵他,經常地表揚他,及時地確認他的優點,花大量的時間陪伴他等等。這樣做的結果,相當於給孩子輸入精神的養分。由於有人陪伴,因而消除了孩子與生俱來的恐懼。他感到自己是安全的,由於被愛和接納,使他找到了“自我價值”,他的生命纔打破原來的封閉狀態開始向外擴張,就像小雞衝破了蛋殼,種子衝破堅硬的外殼一樣,他開始探究周遭的世界——學習與瞭解物質世界的知識;由於被鼓勵和表揚,他不再害怕“人”——他開始產生與人交往的慾望。如果在孩子的生命初期,沒有精神供氧者或供氧不足或供給有害成分(打罵或恐嚇),那孩子的“精神的人”的發育成長就一定受到影響,致使孩子的外在行爲出現偏差。

美國心理學家們在孤兒院中,發現那些沒有父母愛的孩子,儘管物質生活一點也不差,甚至要好於那些家庭生活困難的有父母的孩子,可是他們明顯存在行爲的偏差: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正常與人互動,無法學習知識,情緒低落,與人衝突,不守規則等等。當心理學家招募女大學生志願者,每週定期到孤兒院去給這些沒有人愛的孩子洗臉、梳頭、擁抱和親吻等愛撫了一段時間後,這些孩子的行爲偏差得到明顯的糾正。

孩子在學校表現出多動的傾向,他不停地動,頻繁地轉換注意力在不同的事情上,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不停地和同學講話和做各種各樣的小動作;正規場合讓他回答問題時,他唯唯諾諾不敢講話,而私下裏他卻胡作非爲,表現出調皮搗蛋;對自己和別人缺乏尊重,沒有自律精神以適應學校有組織的生活等行爲表現。並不是他的神經系統出了什麼毛病,這實際上是他內心世界的外化。這些行爲背後的真實原因是他沒有被接納、沒有被關愛、沒有被關注、沒有被承認、沒有被欣賞、沒有被讚美、沒有被鼓勵以及沒有被表揚。他的內心世界裏由於缺乏接納、愛、關注、承認、欣賞、讚美、鼓勵和表揚等“精神營養”而導致他的“精神的人”營養不良。這種精神營養不良的直接後果是孩子的“自我價值”嚴重缺乏,導致孩子外表雖然長的與人一樣,但是他的精神世界裏的人,沒有發育或發育畸形,他沒有按“人”的方式來行爲,他是一種“類人生物”——類似於人的生物。

要把孩子培養成爲傑出的人,我們認爲家長最重要的角色是孩子的精神供氧者。在與孩子一起生活的過程中,通過接納、愛、關注、欣賞、讚美、鼓勵和表揚等方式給孩子輸入精神的養分,才能使孩子的“精神的人”健康成長。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