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爲什麼爸爸媽媽總是吵架

爲什麼爸爸媽媽總是吵架

來源:女友組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爸爸媽媽總是吵架,吵架其實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現象,基本上所有的父母都是會有爭吵的,而怎麼解決其實也是有很多方面的不同方法,以下爲什麼爸爸媽媽總是吵架。

爲什麼爸爸媽媽總是吵架1

這個是因爲存在問題,

或許情感

或許是家庭事情;

或者是生活;

整好自己的情緒。

自己的爸爸媽媽經常吵架,可能這也是生活中他們以這樣的方式來調解生活中的矛盾的一種方法。我們只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儘量少的去受其影響就可以了。

默默走開,不管不問。

如果自己的爸爸媽媽總是因爲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而拌嘴,你可以視而不見,不管不問,默默的走開就可以了。等他們吵完了,你可以去安慰他們。

保持中立。

當自己的爸爸媽媽吵架的時候,你不要去刻意的幫助其中一方跟另一方吵架,保持中立就可以了。

爸媽經常吵架,對孩子會造成哪些影響和傷害呢?

1、孩子沒有安全感:在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中生活,孩子會變得極度的沒有安全感,他們會擔心父母離婚,擔心自己以後會沒人照顧,內心面臨着死亡的威脅,心裏經常產生恐懼的感覺。

2、容易讓孩子脾氣暴躁:經常生活在父母吵架的家庭環境中,孩子感受不到愛,遇事缺乏溝通與交流,會讓孩子脾氣變得暴躁,可能經常會使用武力解決問題。

爲什麼爸爸媽媽總是吵架

但我們都知道,武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會讓問題更爲嚴重,甚至出現意想不到的後果與悲劇。

3、容易讓孩子叛逆甚至離家出走:不管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在網絡上,我們都見過不少孩子離家出走的例子。

而那些離家出走的孩子,大多數都源於經常吵架的家庭。

經常吵架的家庭,孩子感受不到溫暖,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只會讓孩子感到窒息,所以孩子就容易離家出走,因爲他要逃離,要回避這個讓他痛苦和窒息的環境。

4、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父母吵架,孩子因爲擔心而沒有辦法安心學習,上課也會心神不寧,根本聽不進老師講課,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下降,對學習產生厭惡的感覺。

5、極度自卑:父母經常吵架,會導致孩子不自信,有種極度自卑的感覺,有時候孩子會自責,認爲父母吵架都是因爲自己不好,以至於他在同學面前擡不起頭,顯得自己低人一等,感覺自己處處不如人,人際關係也會產生阻礙,影響以後的工作與生活。

6、影響孩子的婚戀觀:父母經常吵架,孩子會對婚姻產生恐懼和不信任的感覺。

小光是一位帥氣的男生,雖然參加工作很多年了,但他一直不敢談戀愛,也不結婚。

他說自己從小看見爸爸媽媽吵架,心裏都很痛苦,也很恐懼。

每當爸爸媽媽吵架的時候,他都在心裏暗暗發誓,發誓以後自己不戀愛,也絕不會結婚,免得傷害了對方,也害了自己。

後來,他的一位跟他關係很好的同事瞭解到他的這種心理,很想幫幫他,於是每個週末都把他叫到自己家裏去吃飯。

這位同事夫妻關係很好,每次小光到他們家去玩,他們夫妻倆都會一起下廚,煮上一桌好菜,招待小光一起吃飯喝酒。

也許小光受這一對恩愛夫妻的感染吧,他也很想有這樣溫暖幸福的家庭氣氛。

後來他遇到一位談得來的女子,於是建立了戀愛關係,也進入了婚姻。

但是在夫妻相處的過程中,小光心裏總是浮現父母吵架的情形,導致他對自己的婚姻始終不自信。

小光的這種表現,久而久之,總會讓妻子有些不好的感受, 於是短暫的幸福過後,他們之間出現了裂痕,婚姻漸漸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後來他們離婚了。

離婚後的小光就一直單身,到現在已經40多歲了,小光也沒有想再婚的念頭,可能孤獨走完這一生。

寫在最後

其實,最好的親子關係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全家。你如果真的很愛你的孩子,那就好好愛你的另一半吧。

爸爸媽媽感情和諧,家裏纔會充滿歡笑充滿愛。爸爸媽媽關係和諧,家裏纔有溫暖纔有幸福和甜蜜。

爲什麼爸爸媽媽總是吵架2

父母經常當着孩子的面吵架,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1、影響孩子以後婚姻觀

如果家長在孩子小時候,經常當着孩子的面吵架,家長可能覺得沒有什麼,但是孩子會全部看在眼裏,看着父母整天爲了一點小事整得面紅耳赤,甚至大打出手

等到孩子將來長大之後孩子會出現恐婚的狀態,因爲孩子害怕自己結婚之後會成爲父母那個樣子,想想都害怕。所以孩子遲遲不敢跨進婚姻的殿堂,寧願自己一個人。

2、影響孩子的性格

家長經常當着孩子的面吵架,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影響。因爲有時候家長會把情緒牽扯到孩子的身上,孩子平白無故地也會躺槍。每當孩子看到家長歇斯底里的樣子,孩子就會特別害怕,甚至有的孩子都想找個地縫藏起來。慢慢的孩子膽子在家長的吵架聲中變得越來越小,孩子也越來越不願意說話。

3、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家長經常當着孩子的面吵架,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家長怒髮衝冠的樣子印在孩子的腦海裏遲遲消失不去。

有的孩子白天看到父母吵架,晚上都會做噩夢。更有甚至,每當孩子看到吵架的畫面孩子就會特別的緊張和害怕,如果孩子長大之後和別人之間發生口角,孩子就會渾身發抖。因爲家長給孩子留下的心理陰影一直圍繞着孩子。

爲什麼爸爸媽媽總是吵架 第2張

所以家長無論如何爲了孩子考慮,再大的事也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吵架,如果家長之間真的.出現衝突,也請家長避開孩子。

當父母想要吵架的時候,該如何做可以避免傷害到孩子

1、不當着孩子的面

父母如果真的到了怒火中燒的時刻,到了不可控制的時刻,家長也不要當着孩子的面,父母雙方可以避開孩子,找個孩子看不到的空間,聲音也不要太大,不要打擾到孩子。等到父母的事情解決完之後再出來。而且出來之後不能讓孩子看到父母情緒的變化。

2、雙方冷處理

父母雙方想要吵架的時候,父母可以選擇用冷處理的辦法,父母雙方暫時誰也不要理誰,等到孩子睡了或是孩子不在家的時候,父母再把事情拿出來探討,這個時候父母的情緒都已經冷靜了,再去解決問題也不會起什麼波瀾。

3、不拋下孩子獨自離開

父母吵架的時候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孩子,有的父母一生氣雙方都摔門而去,留下孩子一個人,這種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所以父母吵架無論怎樣也要留孩子獨自一人,因爲這樣對於孩子來說確實挺害怕的。

如果父母不想傷害孩子,不想給孩子留下陰影,父母最好不要吵架,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有沒有孩子。再有就是父母吵完之後可能很快就忘記了,可是孩子不知道,孩子會一直記着父母的那種狀態,甚至影響着孩子的一生。

所以父母之間遇到問題,請和平相處,有問題大家拿出來一起解決一起商量,不要動不動就氣急敗壞,這樣不僅傷害父母之間的感情,還會傷害整個家庭的氛圍。而且人在情緒中很容易說出一些傷害別人的狠話,這些話說出來容易,收回去可就沒那麼容易啦!

爲什麼爸爸媽媽總是吵架3

爲什麼爸爸跟媽媽吵架,孩子都會護着媽媽?背後藏着3個因素

答案一:出於本能

孩子保護媽媽其實從胎兒時期已經形成,孕媽不能吃,擔心自己生病會給寶寶帶來風險。結果發現懷孕之後,生病的機率大大下降。

這是因爲胎兒在母親體內發育時,產生一種特殊的物質,既保護媽媽心臟,又提高抵抗力,幫助媽媽的身體素質變強。

而且從懷胎十月到出生的照顧,幾乎都是媽媽爲主。媽媽是孩子最熟悉的人,因此處於本能的反應,孩子會第一時間選擇保護媽媽。

答案二:爸爸言行的影響

爸爸日常生活中對於媽媽的照顧、愛、包容,這些舉動都會被孩子盡收眼底,也會學着爸爸的樣子尊重媽媽、愛護媽媽。

當他意識到,媽媽會受到傷害時,立馬就會選擇保護,即便對方是爸爸也不行。

答案三:認爲媽媽是弱者

在孩子的眼中,相對於強壯的爸爸來說,媽媽是弱者,自然會生出保護的慾望。我家就是如此,如果我與爸爸發生爭執,哥哥和妹妹的天平就會偏向我這裏,無論事情誰對誰錯,都會選擇先保護我,並且還給爸爸講道理:媽媽那麼辛苦,你就不能讓着點?

爲什麼爸爸媽媽總是吵架 第3張

原生家庭行爲影響力

雖然孩子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保護媽媽,但是建議年輕的父母,別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執,更不要假裝去試探孩子。一旦久了,他的潛意識中認爲“爸爸要打媽媽”,就很危險了。

1、影響孩子與父親感情

本來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就比較少,他們會與媽媽更加親近一些。如果經常會出現一些“動手”或者爭吵的問題,會讓孩子潛意識中更加疏遠爸爸,影響到父子/父女之間的感情。

Tips: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父親的陪伴與引導,如果造成心結,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有些行爲要慎重。

2、孩子會形成暴力解決問題的方式

當孩子很小的時候,潛意識中看着“爸爸打媽媽”,這種畫面會一直存在與他的腦海中。

妹妹的一名幼兒園同學,經常動手打別的小朋友,與家長溝通之後才知道是父母的一些行爲影響到孩子。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他會認爲“動手”就能解決問題。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爲: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因此父母不要輕易在孩子面前嘗試“打鬧”行爲來試探他的反應。

培養優秀孩子三要素

其實只要對孩子進行正向的培養,不需要試探,孩子也會拼盡全力去保護媽媽與其他家人。但前提需要父母給予他們正向、積極的教育與引導。

要素一: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與擔當

有一次在公園我見到這樣一幕:兒子不小心將手中的薯片灑了一地,奶奶看到後要幫着撿起來。媽媽阻止了奶奶的動作,並且告訴孩子“這是你自己的事情,要自己承擔”。

爲什麼爸爸媽媽總是吵架 第4張

這是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但媽媽從細小的事情在教孩子學習承擔與責任。潛移默化中,孩子就能夠對自己行爲負責,也能承擔對家人的照顧。

要素二:以身作則

教育家陶行知說:“我要兒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 我要兒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

都知道孩子是一張白紙,他們所有的言行舉止都受身邊的人影響,尤其是父母。如果父母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言行,那麼這種影響每天都會滲透進孩子的意識中,並且毫無保留的複製出來。

Tips: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從出生就開始了,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塑造孩子的性格與人生觀、價值觀。

要素三:父母執行力

我身邊有很多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採取溺愛的方式,儘管他們一再告訴自己要好好教育孩子,但是常常因爲執行力不夠而就此放棄。

縱觀很多孩子的不良行爲,都是來自家庭教育的失敗。而家庭教育的失敗,不是父母不懂教育,更不是不愛孩子,而是因爲太愛,導致的縱容,在“執行力”上出了問題。

教育孩子更多的是靠父母的影響力,而不是試探。尤其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他們本就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父母的一些試探性行爲會極大可能的影響到孩子。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