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祕笈 > 育兒寶典 > 貧窮是種病別傳染給你的孩子

貧窮是種病別傳染給你的孩子

來源:女友組    閱讀: 3.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貧窮是種病別傳染給你的孩子,孩子的教育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有很大的影響的,所以對於貧窮的教育觀念也是有很多的禁忌的,以下分享貧窮是種病別傳染給你的孩子。

貧窮是種病別傳染給你的孩子1

小時候看電視劇,都是“寒門出貴子”、“富不過三代”的套路。貧農出身的主角A善良堅強,靠着自己的努力,實現逆襲;富二代配角B不學無術,揮霍無度,還人品差,最終敗光家產下場可悲。(關注微信公衆號:朵媽親子時光,聊聊育兒那些事)

長大後發現,電視劇裏的劇情都是騙人的:

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而且他們大多數人比窮人更懂禮貌、更慷慨、更優秀;窮人的孩子成爲富人的機會很少,大多數只比父母好上一點,而且窮人家也會有自私自卑、目光狹隘的“鳳凰男”、“鳳凰女”。

難道貧窮決定着我們的人生,也決定着孩子的`人生?

同樣的“窮父母”,也會有不一樣的孩子

好友娜娜上週去參加發小珺珺的婚禮,婚禮非常隆重。回來後,她說看着同樣起點的朋友,與自己的差距越來越大,覺得內心充滿了嫉妒和不甘。

娜娜和珺珺自小住在同一棟樓,都有個在工廠上班的爸爸,當家庭主婦的媽媽,也都是最普通的小家庭。

小時候,娜娜總以爲珺珺家比自己有錢,因爲珺珺的媽媽會給珺珺買新衣,學習文具也從來不缺,而且珺珺還有零用錢。但其實,這只是珺珺媽媽更加懂得精打細算,整天想着的事情都是怎樣用有限的錢讓家裏過得更好。

而娜娜的媽媽總抱怨家裏的花銷很多,讓她懂事點,還常拿表哥穿過的衣服給她穿,告訴她表哥的東西都是好貨!

媽媽從來死摳着每分錢,娜娜9歲了,媽媽還讓她縮在懷裏,裝成小點的孩子躲票,那時候的她多害怕被售票員揭穿。

娜娜到初中時,還沒自己的零花錢,每次向媽媽要錢時,媽媽總是要嘮叨一番纔會給。有一年訂校服,媽媽覺得家裏的校服太多了質量太差,還打電話告訴老師堅決不訂!娜娜那時候堅定地對同學說這是維權,其實她心裏很明白媽媽就是不想交這個錢。

娜娜媽對生活充滿不安全感,總想存多一點錢才覺得安全。

學生年代,娜娜成績比珺珺好一些,但珺珺一直都是娜娜的羨慕對象,珺珺總是把自己收拾得很得體,性格更加開朗,很受老師和同學歡迎,而娜娜骨子裏總有一股自卑,不敢和朋友出去玩,因爲沒錢;不敢學習新的東西,因爲害怕花錢;不敢戀愛,害怕別人嫌棄她家窮。

長大後,娜娜漸漸發現,珺珺家境其實也就跟自己家差不多。她與珺珺的差距從來不是錢,而是父母的生活觀念。

總被提醒窮的孩子,太苦澀了

娜娜跟我說,她並不怨恨家裏不富有,父母也有不容易。但卻無法理解,父母何苦也讓窮滲透進她生活的每一分,一舉一動都必須告訴自己是窮人,必須是這樣謹慎地活着。這樣的窮,讓一個孩子的成長多苦澀啊。

你可以不給孩子買好吃的好玩的,但你別總提醒孩子家裏有多窮,窮會像個枷鎖桎梏着他。

在無能爲力改變家庭環境的童年,你這些埋怨,會讓孩子感到無助和不安,每花一分錢都帶着愧疚感。

窮,還會讓孩子把自己劃爲和別人不同的一類人。因爲囊中羞澀,因爲怕被鄙視,所以他們在交際裏顯得小心翼翼,脆弱又敏感,甚至是內向和自卑。試問,辛苦奮鬥的你,就爲了給孩子這樣的童年嗎?

貧窮是種病別傳染給你的孩子

別讓你的觀念讓孩子越過越窮

爲啥珺珺的生活過得越來越美滿,娜娜卻被留在原地?娜娜的總結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觀念。

娜娜媽媽的生活方式是省出每分錢,存起來;珺珺媽卻對生活充滿了主意,想盡方法把錢利用好,偶爾也會嘗試小投資。

守財奴的生活觀,讓娜娜媽不捨得亂用一分錢,她永遠不曉得如何用錢讓家人生活得更好。孩子畏懼錢,能守錢,卻不會利用好錢。

珺珺媽愛生活,懂得錢只不過是生活的工具,但也尊重錢,讓每分錢用在剛剛好的地方,讓錢去成爲家庭更幸福的工具。

孩子對錢的觀念,使用錢的能力,很大一部分是從父母那裏學習來的。別把一切歸爲宿命論,也別逢人就說是孩子命不好。想讓孩子過得好,你也得學習下怎麼別讓自己被貧窮所打敗。

貧窮是種病別傳染給你的孩子2

很多外國孩子到了18歲就開始“自己養活自己”了,而18歲對於中國孩子們來說,是大學剛剛開始的年紀,大多數孩子還在心安理得地花着父母的錢在大學裏讀書。“事實上中國孩子自立的年齡現在不是提前了而是推遲了。”

社會學者認爲,其實“啃老”不僅僅意味着成年後還把生活的來源依賴在父母身上,另一種“啃老”表現在靠父母託關係找工作、即便結婚了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拿爸媽家當“食堂”等等,而最嚴重的“啃老”事實上是在精神上無法獨立,不知道除了聽從父母的指揮外,未來的路該怎樣走。

貧窮是種病別傳染給你的孩子 第2張

外國人着力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中國的父母則看上去更“有責任感”,不但要給孩子付學費、找工作,還要負責孩子的結婚、買房……作爲家長,究竟爲孩子付出多少是最合適的呢?

現代派:18歲就把兒子趕出家門——

不過隨着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開始具有了“儘早讓孩子獨立”的觀念。在媒體工作的樑先生就打算讓兒子從18歲就開始靠自己生活。樑先生覺得這對孩子來說是很好的鍛鍊,因爲畢竟父母不可能跟孩子一輩子。“尤其對於男孩子來說,越早自立越好。以後的路就讓他自己去走,我不會再給他留什麼錢。”

從事早教工作的鄭小姐則表示:“孩子的成長最好靠他們自己,我認爲最珍貴的是從小培養子女有一個健全的人格,端正的言行,這纔是給他們最大的財富。”

“我自己從大學畢業後就不再問父母要一分錢了。”已經有了8個月身孕、海珠區的王女士如是說。“雖然現在房價高,消費貴,但大家的條件都一樣就沒啥可抱怨的。既然我是靠自己的努力貸款買的房,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跟他的同代人一起去競爭,搞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樣才能培養他作爲一個獨立社會個體的意識。而不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